句子成分分析法:解决文言文教学语法难题的密钥

2019-03-28 09:53林跃奇陈海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介词谓语定语

林跃奇 陈海英

(1. 漳浦道周中学,福建 漳浦 363200;2. 漳浦县第五中学,福建 漳浦 363200)

语文课程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工具性显得更为重要。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中,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运用,能够解决困扰文言文语法的很多难题。能够帮助学习者简单地断句、理解特殊句式、掌握词类活用。从而,使得学习文言文变得轻松自如,消解文言文语法学习的瓶颈。

一直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是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教师讲了很多,但是学生不理解,难掌握。讲完就忘,忘完又讲,讲了又忘,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发现这问题时,笔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发现:若是把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引进文言文的教学中进行分析。这些文言文的难题大多就解决了。于是,笔者将“句子成分分析法”通过教学实践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文言文的语法问题。长期的实践表明:“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简单地断句、理解特殊句式、掌握词类活用。在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这一个简单而又易于推广的方法一一地做个演示,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推广运用,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和运用。

一、演绎“句子成分分析法”

按照句子成分排列规则,把句子成分排列如下: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举例子说明:在教室里,博学的林老师正在专注地给学生讲授有趣的《鸿门宴》。

按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主谓宾是主干。定状补是修饰成分,是用来修饰主干的。“在教室里”是状语,“博学的”是定语,“林老师”是主语,“正在专注地给学生”是状语,“讲授”是谓语,“有趣的”是定语,“《鸿门宴》”是宾语。

这里,必须弄清什么词语可当什么成分:充当主语的词类是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是动词、动词性短语;充当宾语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是形容词或带有“的”的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充当状语的有:形容词、副词、带有“地”的短语或词组、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动词中的助动词等。当补语的有动词、动词性词组、介词词组等,说明动作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1]

再记住这句语: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放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这样就基本能够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了。

再举个例子专门来分析补语:

晓红的数学成绩提得很快。

在这例子中,“晓红的”是定语,“数学成绩”是主语,“提”是谓语,“很快”是补语,补语放在谓语之后,起到补充说明谓语程度的作用,可加“得”字来提示。

理解了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就可此为准绳,将其转化到文言文的学习,用来消解文言文的难题,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变得轻松。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文言文断句中的运用

文言文是没标点的,在学习文言文时,必要学句读,也就是断句。学断句最重要是要用句子成分来断句,如果一个句子,意思相对完整就要断开成句。意思相对完整就是说这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对完整,能够独立成句,就可断开成句。这就是要捉主干,捉主谓宾。在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确定停顿的位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此句中“吾”是主语,“思”“跂而望”“学”“登”“见”是动词,可充当谓语,“矣”“也”,是句末语气词。因此,捉主谓,据语气词,可断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中,常用“云”“曰”“言”等,因此,碰到“曰”“云”等动词时,这些词当谓语,就要断开。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当然,文言文的断句,还要注意文言虚词的作用,文言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是辨别句读的重要标志,要注意各类虚词的用法:

句首发语词常见于句首,一般要断开,比如:唯、窃、请、莫若、若夫等。[2]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此句中“吾”是主语,“师”是谓语,“道”是宾语,“也”是句末语气词。

句尾词“哉、焉、矣、耳”等,其后要断开。比如: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该句中,“嗟乎”是句首语气词,“师道”是主语,“传”是谓语,“矣”是句末语气词。

三、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实践

特殊句式的判断离不开句子成分分析法,只须熟练地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用句子成分分析特殊句式,再难判断的特殊句式亦迎刃而解。

1.宾语前置

文言文的宾语前置是指宾语放到谓语前,起到提示作用。宾语前置有种情况:一是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要前置。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这句是疑问句,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来判断宾语前置。

先找主干成分主谓宾。主语是“大王”,谓语是“操”。那“何”是代词,在文中作什么成分呢?据代词的用法可知晓,代词一般当宾语或定语。在这句中,“何”不能修饰动词“操”,只能当宾语,这就前置了。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先找主干。第二句“吾”“谁“都是代词,可当主语,但不可同时都当主语,按句子成分排列次序规则,只能是“吾”当主语,“归”是动词当谓语,那么“谁”在这充当什么成分呢?理解句意,换成现代汉语语序是“吾与谁归?”“谁”与介词“与”构成介宾短语,当“与”的宾语。是介词宾语前置了,这是宾语前置的第二种情况。

(3)“而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

据句子成分分析,主语是“狼”,谓语是“知”,“未”是状语,放在主谓间,作状语;“之”是代词,也放在主谓之间,因有两个词放在主谓间,不能理解为“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而“知”没有宾语,就要考虑到“之”是“知”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是“而狼未知之也”。这是宾语前置的第三种情况。即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2.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短语是由中心词和定语构成,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文言文的定语后置刚好相反,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石钟山记》)

此句用句子成分分析,主语是“石”,谓语是“所在皆是”。那余下的当是什么成分?应是修饰主语“石”的,用现代汉语把语序整理一下,前半句应是“铿然有声者石,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者”译为“……的(人)”,“之”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此句中的“蚓”是主语,“无”当谓语,“爪牙”是宾语,“利”应是“爪牙”的定语,义为“锋利的”。下半句的句式与上半句一样,所以“强”是“筋骨”的定语。正常语序: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之”表示后置的标志,不译。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宾结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谓语的前面当状语。也可放于句首,当状语。文言文中的介宾结构短语如当状语,却在谓语的后面,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也称状语后置句。

比如,“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句中的主干是谓语“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词结构,介词“以”加介词宾语“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放于“饰”后当状语。正常语序是“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这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

4.谓语前置

这是主谓倒装句,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被倒置了,起强调和突出谓语的作用。比如: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此句中,“甚”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为了突出谓语,就把主谓倒置了。

四、句子成分分析法为文言文词类活用排扰解难

句子成分分析法运用到词类活用的判断中,就如一条鱼自由自在地在大海里遨游一样,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下面作个例解。

1.名词用作动词。

(1)“籍吏民,登府库。”(《鸿门宴》)

按照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句中“籍”和“吏民”都是名词,应构成动宾结构,或说,应是主谓或谓宾的形式。观后半句,结构与上半句一样。因此,上半句应是谓宾结构,也是动宾结构。故而,“籍”应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登记”。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司马谏议书》)“事事”两个名词叠用。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第一个“事”前是否定词“不”,“不”一般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因此,第一个字“事”应为动词,译为“做”;第二个“事”放在句末,应为名词,译为“事情”。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动词,当谓语了。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按照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素”是平素,“善”形容词作动词,当谓语,义是“与……交好”。留侯张良作宾语。[3]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据句子成分排列规则,句中“至”前“其”当代词,修饰“至”,因此,“至”是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到达的人”,它在句中的特点具有明显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前边有“之”或“其”修饰,当主语。

(2)“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依句子成分排列规则,“将军”是主语,“披”和“执”是动词;“坚”和“锐”都是形容词,与前面的动词构成动宾结构,要活用为名词,译为“坚硬的盔甲”“锐利的武器”,当宾语。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很普遍的。这就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按照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吾得兄事之”中主语是“吾”,谓语是“事”,“宾语”是“之”,“得”“兄”放在主谓之间,应该当“状语”。在这里,“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兄长一样地”当状语,修饰谓语“事”。

5.数词活用

按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数词在句子中活用,可当主语,宾语,谓语、状语。

(1)数词活用作名词

作主语,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按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则,一是指一座山,作主语。“厝”通假“措”,义为“放置”,动词作谓语。

(2)数词活用作动词,作谓语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四海一”应该是构成主谓结构,因此,“四海”是主语,数词“一”应是谓语,意为“统一”。

由此观之,用“句子成分分析法”这一秘籍,就解决了文言文中几个“老大难”的语法问题。当然,一个方法不是万能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只是解决了文言文上述的这些语法问题。要解决更多文言文工具性的难题,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猜你喜欢
介词谓语定语
非谓语动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非谓语动词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介词不能这样用
英语定语从句跟踪练习
非谓语动词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