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在意蕴的探究
——以《铸剑》为课例

2019-03-28 09:53余慈榕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铸剑眉间意蕴

余慈榕

(宁德第一中学,福建 宁德 3521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被称为核心素养版,其亮点为提炼出核心素养的理念,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内在意蕴,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力途径。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内在意蕴,下面以《铸剑》为课例,从文体特征、单元设计、作者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抓住文体特征,探究内在意蕴

在探究文本的内在意蕴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方法。小说的文体特征是形象性,即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再现生活,表现主题,探究其内在意蕴时就要对三要素做具体分析。比如,在教学《铸剑》时,为完成探究文本的内在意蕴这一重点任务,从小说的文本特征出发,笔者选择从梳理情节入手。课前印发“三王冢”文字材料给学生,并布置预习题:与“三王冢”比较,概括《铸剑》情节。

在与“三王冢”的比较阅读过程中,梳理出《铸剑》的情节结构:开端——眉间尺决心报仇;发展——眉间尺献头给黑色人;高潮——黑色人杀死国王;尾声——复仇后的情景。这样,理清了文本的情节,初步了解了人物形象,才能为探究文本的内在意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单元设计,探究内在意蕴

高中语文课本多以主题来进行单元设计,同一主题的几篇文章合编在一起,篇与篇之间相互印证。因此,以单元设计的思想来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探究文本的内在意蕴。

语文版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如蜕”,包含《铸剑》《十八岁出门远行》《黑珍珠》《不会变形的金刚》四篇文章。该单元主题是叶弥的小说题目《成长如蜕》,表现的是青少年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鸿沟时困惑、挣扎与超越。青春的旅程要经受磨难的洗礼,是一个疼痛“如蜕”的过程。

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眉间尺的优柔、莽撞—果断坚决—成熟的成长历程,理解“成长如蜕”的主题:成长总是伴随着挫折和痛苦,没有痛苦永远长不大。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步明确单元主题。

(1)“与老鼠的戏斗”可以看出眉间尺有什么性格特征?(2)从“杀王行为莽撞;干瘪脸纠缠,手足无措”等情节中可以看出眉间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哪些情节表现眉间尺的性格重大转变?

明确:(1)当他听到“母亲的埋怨”和“父亲被杀”事实后,他“毛骨悚然”“全身烧着猛火”“毛发闪火星,拳捏得格格响”。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决定复仇。(2)他正确地选择黑色人帮他复仇,毅然交出自己的头和剑。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转变,表明他已经趋于成熟:成长迅速,抉择果敢。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该单元的其他篇目,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与学生生活关系较紧密的篇目进行文本分析。

三、基于作者思想探究内在意蕴

探究内在意蕴最核心的部分应该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文体,在探究文本意蕴时,都要从作者的思想出发。以《铸剑》为例,在对文本内在意蕴进行探讨时,学生会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比如黑色人为什么要替眉间尺报仇、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尾等,这些问题指向鲁迅先生的思想,并且与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相契合。

(一)依托问题解决,理解作品内涵

因探讨的问题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将问题进行切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发掘。眉间尺替父报仇,比较容易理解,黑色人为什么要替眉间尺报仇?问题难度在于他与眉间尺没有任何恩怨,为什么要替眉间尺报仇,如何复仇等。为了加强学生思考、讨论的针对性,可设置如下小问题。

1.黑色的人“冷”在哪里体现?(让学生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情描写等角度讨论)

2.黑色人的热在哪里体现?(让学生着重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角度讨论)

3.“……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这句话怎么理解?

4.如何理解“辨头”的闹剧、“三头互啮”“三头并葬”?

以上系列问题涉及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表现手法等。在《铸剑》中理解难度较大的是荒诞的手法、讽刺的手法。荒诞的手法:《铸剑》的情节具体生动,但怪异荒诞;特别是头颅唱出来的歌,怪诞生涩。这些一唱三叹的歌曲,怪异而森然,表现出黑色人内心的激越、慷慨和悲凉,以及对于复仇行为本身的超脱调侃和虚无感。[1]讽刺的手法:结尾部分写百姓的种种表现,用的是讽刺手法——辛辣地嘲讽了国民的奴性、愚昧。分析至此,文本意蕴逐渐凸显。

(二)以意逆志,发掘作品内在意蕴

钱理群说,《铸剑》对“复仇”主题的挖掘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具有极鲜明的鲁迅式的特点。[2]小说第四节即复仇完成以后是《铸剑》情节关键节点。钱理群是这样分析的:“这又是‘看/被看’,这回是男人(百姓)追着看女人(王后、王妃),女人(王后、王妃)忙着看男人(百姓),全民族从上到下都演起戏来。”原本是复仇的神圣、崇高,为什么到此变得如此戏谑搞笑?学生们理解看客的愚昧麻木,但不理解如此的结局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鲁迅的思想做更深层次的探究。

《铸剑》写于1926 年,当时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暴虐等严酷的现实促进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变化,现实斗争促使鲁迅在小说中表现出复仇精神。也就是说,鲁迅主张抗争,主张打破“铁屋子”,主张复仇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这种抗争有多大的作用,连鲁迅本人也都表示怀疑。《铸剑》结局的安排与看客的描写,反映了鲁迅倡导复仇与怀疑复仇的矛盾心理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鲁迅先生将复仇面对看客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出来,这是深刻的怀疑精神,但这又是何等痛苦。[2]钱理群先生所说的“复仇之后”,即对《铸剑》的解读重心应该是对“复仇之后”情节的把握与主题探讨。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挖掘、探究鲁迅的思想主张,让学生理解鲁迅所要注入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的生命体验以及现代怀疑精神。

猜你喜欢
铸剑眉间意蕴
“立德树人 育警铸剑”
——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
笑寒冬
段学俭(一首)
老铸剑师的秘诀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意蕴难求
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
素年锦时描在眉间
吹不散眉间一点春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