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动态

2019-03-28 09:58
中国收藏 2019年1期
关键词:陈坤个展画廊

唯庸有光

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

即日起至1月6日

日前,艺术家陈坤同名个展在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陈坤最新创作的30幅布面油彩及纸本作品,是艺术家近20年抽象艺术探索实践的首次完整呈现。陈坤的作品中有一大特色,即用毛笔替换铅笔与油画笔,毛笔与亚麻布的融合与消解,形成了丰富而敏感的视觉信息。在微观与宏观的平衡中,恍然可见的是雄壮的山水气象和淡然的文人情怀。相对于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或蒙德里安的冷抽象,陈坤的作品是含蓄而温润的,那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幽深和虚空却隐含了道家“唯庸有光”的思想特质。

尴尬

上海香格纳M50

即日起至2月17日

近日,香格纳M50推出了CarteBlanche单元之四《尴尬》。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FAS项目第一期的青年艺术家们不同媒介的作品。展览主题“尴尬”一词意为“不够完整”或“行为鬼祟”。作为试图追求稳定文化身份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中渗透着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尴尬,记录着当下的艺术环境,讨论着艺术生态中的个体身份、社会关系和更多可能性。

十年总结

OCAT深圳馆

即日起至4月8日

日前,OCAT深圳馆推出了隋建国个展“体系”,展览展出了近1 00件作品,包括雕塑、3D打印作品、文献记录、手稿、影像和纪录片等形式,全面梳理了艺术家十年来的雕塑创作和观念系统的转变过程。自2008年的“盲人摸象”系列开始,隋建国告别了现代主义雕塑和观念艺术的传统,通过持续不断、类型广泛和数量众多的实践,建立起一套独立的个人体系。

隐含的时光

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

即日起至2月28日

近日,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呈现了熊宇的个展“隐含的时光”。展览展出了多幅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架上油画精品。与隐喻相关的图像,以及虚幻记忆的再构,一直是熊宇创作方法的主线。通过连绵循环的图像创造,艺术家孤独的个体体验被具象化,而这些作品也成为熊宇以个体身份面对时代变迁与艺术发展的物证。

“解构”至“重构”

香港世界画廊

即日起至1月7日

日前,香港世界画廊推出了多媒体艺术家姚海的个展,展览以艺术家对“解构”的概念为出发点,延伸至《被打开之后的状态》、《缝合》和《花粉》系列,展出共21件作品,探索姚海对自身、社会、时间及现实的怀疑至消解怀疑的过程,直到“重构”。

这次个展的装置作品灵感来自绘画,而数码绘画的作品又是以艺术家过往的行为表演所得的拍摄图像作为基础蓝本而创作的。在思考的线索背后,有与空间和材料的关联性在其中。對应其绘画作品,可以看到这些装置作品中的一些符号、语言体现出现实生活的某个局部,它是一个议题,也是一种空间关系,事实上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件对象。姚海又通过作品将其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回到现实中,形成一种空间与时间的反复交融。

训诂

台北耿画廊

即日起至1月20日

近日,台北耿画廊带来了东方抽象表现主义先锋陈荫罴个展“训诂·抽象”,透过陈荫罴以抽象美学粹炼文字意符的艺术探索。展览脉络始自艺术家早期融会水墨书画技法与后印象派绘画理念的绘画创作,展延至越趋抽象——弥漫东方韵外之致的绘画表现,并以晚期将文字笔法摩灭解构为抽象符码的经典东方表现主义绘画作为这段旅途的终站。

新水墨新诠释

台北心动艺术空间

即日起至1月20日

“2018心晴艺术选——新式水墨联展”不久前在台北心动艺术空间开幕,展览偕同十位创作者以身处当代的自身观看方式重新诠释水墨意向,展现他们所看、所想和体验的世界,并且就水墨本身极强的能指和象征特质表达内在的美感意识,充分体现出台湾当代创作者看待水墨的现象和角度,同时探讨水墨在新时代下如何“再发展”。

渐隐

首尔佩斯画廊

即日起至2月23日

佩斯画廊于日前在首尔空间为中国艺术家仇晓飞举办最新个展“渐隐”,展出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一系列绘画精品。仇晓飞以“渐隐”为题,既是因其在新作中尝试将其日常生活中对于时光渐逝的切身体验,借助对时间的持续感知这一同样具有时间性的行为予以揭示。在这种体验中,画家不再是客体对象的描绘者,而是与绘画一道隐退为生命自然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陈坤个展画廊
展览纪录
陈坤从二次元中看世界
画廊
100张碟片成就
画廊
香格纳北京推新展
画廊
颜磊、何迟双个展
“大北方”杨光个展亮相爱慕美术馆
陈坤:在行走中传递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