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

2019-03-28 11:32程士元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程士元

【摘 要】一部堪称千古绝唱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其情景交融的文字描述中不经意蕴藏着美不胜收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由此衍生出古典文学中的诗意审美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字的诗意审美孕育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创作灵感,其艺术想象可以连通美术设计思路;另一方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为文字的诗意审美呈现出多维的视觉图像,其创意设计能够借鉴美学修辞手法。

【关键词】长亭送别;诗意审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015-02

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文脍炙人口,通篇行文诗情画意,以美景映悲情,烘托出离别的不舍之情。不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丰富的视觉艺术审美经验,而且闪现出生动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故本文将撷取如下几点来分别加以解读,试图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角度去剖析和鉴赏该段戏文的审美特征。原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①

一、场景方位设定

该曲首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非常具象的六维空间。虽说这更像舞台空间设定,但其实包含着中国古代的宇宙空间观念,呈现出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场景方位认知方式。“碧云天”,指上面方位;“黄花地”,指下面方位;“西风”,即秋风,来自西边方向,其“紧”字说明崔莺莺是正面朝向西边,否则该字语境不切。另一可参考的证据是,古人送别多往西方,盖因西方辽阔荒凉,陌生遥远,故伤感之情即景而生,所谓“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也。既然崔莺莺是面朝西,那就意味著她原来是乘车马自东方来的。因此,“西风紧”三字暗喻了主角在舞台上的站姿应该是面西背东的人物戏剧方位。至于“北雁南飞”的南北方位就交代的十分浅显了。这里仅仅十三个字,却囊括了上、下、东、西、南、北六个具体的场景方位,从而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传统的六维舞台空间,一场旷世绝美的爱情经典戏剧由此空间拉开了帷幕。

二、戏剧时间设定

“碧云天”,高秋季节。“黄花地”,黄花是秋天的信物,香瓣一地,说明时令已近暮秋。“西风紧”中的“西风”本是秋风的别称,一“紧”字则加强了秋深程度。“北雁南飞”中的雁为入秋之候鸟,从北往南飞的候鸟带着特定的季节符号和色彩自然地在空间中留下了时间的维度。这里面也不妨理解成一个戏剧影视时空的转场。“霜林”,秋之树;“醉”字则通过形容“霜林”的树叶红艳程度来划出此时秋天的季节时段。天、地、花、风、雁、林、叶等所有景象无一不反射出时间的色彩。从“碧云天”到“黄花地”,由此引出“西风紧”,继而“北雁南飞”,再到“霜林醉”,它们在景色交融和渲染烘托秋的诗意境象的同时,有节奏、有层次、有远近地传达出戏剧时间的概念。这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众所周知,影视戏剧因时间因素的介入而堪称四维的艺术,而四维的时空将时间维度与长、宽、高三维的空间不可分割地整合在一起,演绎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存在形式。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角度看,“晓来谁染霜林醉”所呈现出来的情感视觉图像非常丰富。一方面,晚秋萧瑟时节与霜林红叶空间所产生的时空交融;另一方面,此时此刻所形成了离愁别恨的情感诉求与诗意境象的视觉景观之间的情景观照。可见,掌握好戏剧影视的时间要素有助于美术设计的精准传达;反过来,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又离不开捕捉戏剧表演的时间节点。

三、情感色彩设定

作为视觉元素的色彩,其具有情感属性。此处有红、黄、青三原色可供设定,这与典型的中国传统戏剧色彩非常接近。开句“碧云天”中的“碧”字,一般指青绿色,与翠色含义不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碧的色彩常常被掺合了多种复色,通常碧色,含有伤心之意。如“寒山一带伤心碧”,“上穷碧落下黄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②等等。当崔莺莺忧伤地从第一句“碧云天”的“碧”唱到第二句“黄花地”的“地”的时候,又何尝对应的不是她心中那片幽怨痛苦的天地?“黄花地”,鲜黄的色彩,与“碧云天”的青绿色的碧色响亮呼应。这在色彩学上属于对比色系列,即两色并列能产生强烈对比,极容易产生舞台戏剧效果。作者正是通过大面积铺垫明快强烈的对比色调背景,籍此来凸显崔张两人强烈的矛盾心理和叛逆情绪。与碧色相应,黄色具有刺激,期待和无力等象征寓意。秋天的霜林本来就是红火的,更何况“醉”?一“醉”字可将红色附上了情色的温度。由此可见,这里的红色可理解成爱情之火,叛逆之火。结合崔张二人个性追求的爱情宣言,红色在整个戏剧场景中自有其一番深意,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之色。另值得一提的还有,“离人泪”的“泪”不妨理解成血泪,这又和红色相关。作者将浓郁的情感赋予文字以色彩的光芒,这些光芒的色彩又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提供了创作的元素和情感的寄托。

四、抽象元素设定

如果将一部戏剧影视看成一幅抽象绘画的视觉艺术形式,那么对体现整部作品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气氛是很有帮助的。以此段为例,我们可以大略发现一些绘画抽象元素在塑造美术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比如“碧云天”,可看成一大片面;“黄花地”,也是一大片面,确切的说是被分割成为大小不一的几块面;“西风紧”,吹落黄花无数,故呈散点状;“北雁南飞”,呈线状;“霜林”,近似体的形状;“泪”,或点或线。与其说这些点、线、面、体等抽象的几何元素在构建一幅抽象的画面,最好可视为它们在艺术地分割一个特别的戏剧空间。结合前面的场景方位所设定的舞台空间,这些语汇就在其中有意味地构建着形式画面。“碧云天,黄花地”,天地两色,对比响亮;而“西风紧”明显节奏紧迫,故增添萧瑟。“北雁南飞”,由点及线,由近及远,目光远眺,愁绪万千;“晓来谁染霜林醉”,触景伤情而以设问自况;“总是离人泪”,以泪作答,以泪为诉,以泪收尾。所有的这些抽象元素营造出来的诗意境象都可以对接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视觉审美。

五、视觉流程设定

以上只是分别从场景方位、戏剧时间、情感色彩、抽象元素等单个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来切入剖析。如果将它们综合起来看,那将形成一个新的语汇,即视觉流程。该段文字类似一个多机位表现的特殊镜头画面效果。试看,“碧云天,黄花地”两句的视点自上而下,自远而近。紧接着“西风紧,北雁南飞”,由近推远并横移。其中“西风紧”句承接上句的“黄花地”,两句意义互文,图像互现。黄花一地是因为西风凄厉,西风凄厉才导致黄花一地。“北雁南飞”的视点由北向南橫移取景,呈现出一片辽阔的天空,并为随之而来“霜林”转场做铺垫。“晓来谁染霜林醉”表现的是红色霜林的画面,镜头从高远的天空切换到茂密的霜林。既有色彩的变化,也有疏密的对比。其形式感随着画面视点的变化而愈发生动,其内容随着视觉流程的移动而不断完整。最后特写的才是崔莺莺伤心滑落的眼泪,从而完成了出场人物的视觉艺术空间表现。整个视觉流程的设定是从仰视的远景拉到俯视的近景,继而由近推远,再横向平移,随之自上而下,最后拉近特写——非常有意味的视觉空间变化轨迹,仿佛是一个富有诗意境像的轮廓造型的运动路径。换言之,一段如此抽象诗意的文字,殊不知暗含这样具象可感的视觉流程轨迹。

六、节奏韵律设定

此曲文属《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的选段,即《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曲牌中按古五音“宫、商、角、徵、羽”划分出的一种曲调,是元曲里五个宫调之一;端正好,弹词曲牌,曲调庄重、肃穆,无语助词,散唱。由于正宫的声情是惆怅肃穆,在讲究节奏韵律的格律曲牌中,《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显然应是惆怅的、悲壮的。通曲依照《正宫·端正好》曲牌平仄格律填写曲文应为:“碧云天(仄平平),黄花地(平平仄), 西风紧(平平仄),北雁南飞( 仄仄平平),晓来谁染霜林醉(仄平平仄平平仄)?总是离人泪(仄仄平平仄)。”共押3仄声韵(地、醉、泪),1平声韵(飞);且3仄韵均要求是去声。格律以节奏见长,而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此曲的韵律和节奏与现代歌曲的A调、B调大致相同。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注重节奏感,并加以渲染,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显得十分和谐。节奏和韵律可以通感视觉画面。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它们之间自然结合,并因情随物而设,形同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此曲的节奏和韵律既有严整之美,又具错落之致,融音乐和美术于一体,其文白相间,相得益彰,堪称“花间美人”。这里,戏剧心理冲突以节奏的形式,通过唱词和表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崔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宛然如见,自然对接到观众的视觉呈现的层面。特别是词曲的格律所产生的韵律感,层次分明地实现了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成功地传达出了人物那婉然低回的渠水般、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在场氛围,让人一来就如置身于凄恻缠绵的送别场面之中。

综上所述,一部堪称千古绝唱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其情景交融的文字描述中不经意蕴藏着美不胜收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由此衍生出古典文学中的诗意审美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之间的密切关系。当主观想象设身处地于现场实景当中,体察心悟而物我相融,凝想形物而立意尽象。通过领悟文字中诗意境象的审美特征而最终置换成视觉艺术呈现。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正是这样将文字中抽象出来的意境通过情景的体验而最终落实到具体可感的物境中来。一方面,文字的诗意审美孕育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创作灵感,其艺术想象可以连通美术设计思路;另一方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为文字的诗意审美呈现出多维的视觉图像,其创意设计能够借鉴美学修辞手法。通过解读该戏文中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语汇,相信对深入领会整部文学作品的视觉审美,特别是对从事美术指导和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注释:

①西厢记[M].中华书局,2015年1月.

②唐诗三百首[M].中华书局,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