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2019-03-28 11:21杜彦洁
戏剧之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叙事性张艺谋电影

杜彦洁

【摘 要】张艺谋导演电影中色彩运用有着不断变化发展、偏好红色、色彩推动电影剧情和表达意愿十分准确的特点。他使用色彩的技巧,主要有色彩对比、光与色彩的结合、色彩组合搭配等。并且张艺谋将在电影创造过程中对色彩运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延伸到其他的艺术领域,对其他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色彩;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75-03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视觉媒介的电影行业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发展迅速。从最早期的黑白无声电影到彩色杜比声效电影,人们感受电影发展带来的视听感受也越来越明显。色彩作为电影画面直接呈现的原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色彩是否完美已经成为人们评判一部影片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张艺谋电影作品中色彩运用特点

“是色彩运用成就了张艺谋,还是张艺谋发挥了色彩的重要作用?”这是很多研究张艺谋导演作品的学者经常疑问的一个问题。张艺谋导演电影作品的色彩有很鲜明的个人特点。

(一)色彩运用呈现演变性。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做摄影师时他就特别注重运用色彩,成为导演后,其作品也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他善于用最直观最直接的色彩表达方式,冲击观众的感官,推动剧情发展。

例如《黄土地》《红高粱》《菊豆》等通过一种近乎原始的色彩,表现出土地的贫瘠和人们感情的热烈,热烈如火山喷发的感情与原始色调的黄土地发生着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碰撞,突出了影片人物,同时也使得观影者感受更为明确。

《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又在细节方面通过色彩的不断变化和对比,表现出人物和时间的流逝,通过色彩的变化推动着剧情的变化,不用额外的表述,色彩的变化反映了人物命运的转变。通过这几部电影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张艺谋导演已经开始探索色彩表意的作用,已经不单纯地把色彩作为一种彩色的道具了。

后来张艺谋导演经历了大制作、大投资的时代。这一时期,张艺谋导演拍摄了不仅是其个人里程碑,而且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都带有标志性的作品《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时期的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色彩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电影作品元素了。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演员是在为色彩服务。这一时期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大开大合、大块铺陈,用最直接的色彩冲击着观影者的感官,进而带动观众的情绪。

反观《山楂树之恋》和《归来》,在经过了刻意追求色彩的浓郁与冲击力以后,其作品对色彩的运用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运用大自然中本来的色彩,以最质朴、最真实的色彩去呈现人物和故事的厚重,表达出一种润物细无声和水滴石穿的力量。

(二)色彩运用偏好红色。在电影作品中,要论对红色色彩的运用,张艺谋导演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作品中色彩运用丰富,是张艺谋推动叙事的手法之一。但是在诸多色彩中,其色彩的表达是偏向于红色的。

《红高粱》中红色充斥着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演员的服装和配饰,还是大背景大场景,近乎每一个镜头中都有红色元素出现。在一片红色中,电影人物仿佛有了新的蓬勃的生命力。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在不同的阶段有了不同的含义,红色的灯笼时而象征着繁荣与喜庆,时而代表着压迫和压抑,时而代表着权利与欲望,时而又代表着灭亡。影片中的红灯笼早已经超出了一般道具的作用,它贯穿整部影片,红色的灯笼将深宅大院中的尔虞我诈表现得淋漓尽致。

《菊豆》中红色更是运用得突出,如那红色的染布、红色的染池,象征着不屈的抗争、畸形的欲望,以及人物对命运的不屈与无奈;《我的父亲母亲》中象征着爱情与思念的红剪纸、红发卡,与母亲的红棉袄交相呼应,表达出了爱情的甜美与悠长;《秋菊打官司》中,一串冬季的红辣椒正是秋菊那不屈不挠倔强性格的象征,火辣而耿直。在这些影片中,色彩运用不止是红色,但是张艺谋的红色是一部部影片的灵魂和关键,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表达偏向红色。

(三)色彩运用呈现主观性。任何一部电影,不论导演如何变幻拍摄和完成手法,不自觉中都带有导演的个人风格。尤其是色彩运用上,色彩不仅是电影作品中的造型元素,更是可以表达出剧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色彩可以表达影片中人物和导演的主观意愿。通常所说的观看一部电影,最后是看导演想让观影者体会和感知什么。而色彩就是最直接的传情达意、表示导演主观性的手法和方式之一。和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较,张艺谋导演的影视作品赋予色彩更多的内涵,表达的层次更深,表达的观点更加主观化,往往是整部影片的一条线索,甚至是主线。在很多作品片段中,色彩甚至成为了其情感和剧情变化的支撑。

以《英雄》为例,该作品体现色彩表意的主观性是非常明显的。色彩的不断变化,表达了不断变化的场景、故事发展的激烈程度和人物的情绪变化。影片讲述了秦朝统一六国期间,几位江湖侠士携手刺杀秦王的故事,整个故事场景色彩与人物道具造型色彩相统一,每一个人物都极具个性,表达得非常清晰。如月在红色的胡杨林中,穿着红衣与飞雪拼死一搏,不抵飞雪,最终的画面定格在红人、红树、红叶、红眼,天地间充斥着一片红,观影者在替如月惋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比拼的惨烈,更深一层地体会到两个不同的女人面对一个男人时的那份特殊的感情,也明白了主人公为了完成最后的目标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一个色彩表达出导演想让观影者感受到的情绪变化。体现了电影色彩表达浓厚的主观性。

与《英雄》相比,《我的父亲母亲》则打破了傳统电影中采用黑白色表达过去和记忆的手法,以温暖柔和多彩的色调表达过去,体现温馨美好的感情,以黑白等单调凄冷的色调表现现在,将两种状态下生活感官表达得很准确。以此来表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对于时光不老人易老的无奈和唏嘘。同时也表现了导演对叙事和色彩的把握。

二、张艺谋电影作品中色彩运用技巧

(一)色彩对比。较于中国其他的电影导演,张艺谋更加注重色彩浓郁和对比强烈手法的使用。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有很多色彩运用浓郁且色彩对比强烈的场景,所有的道具和场景造型以浓郁的色彩冲击着观影者的眼球和感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场景,一个是二王子造反后,与宫中禁卫军厮杀,红色的鲜血与黄色的菊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浓郁的色彩运用,表达出战斗的惨烈。还有一个就是重阳节登高,高台之上,红色的桌子,红蓝相间的地毯,黄色的器皿,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既体现出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威,也体现出皇室之间爱情、亲情荡然无存的悲哀,更体现出彼此逼迫的那种压抑。通过浓郁的色彩运用将故事的紧凑推向高潮,将整体的氛围推向极致。

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相比,《金陵十三钗》却是另外一种色彩浓郁的体现。它选取灰色的冷色调衬托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萧杀和恐怖,整个南京城的灰色色调与教堂中彩色的琉璃窗户和十三钗亮色多彩的旗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抹亮色即表现了战争中死里逃生生命的美好,又体现出战争残酷下安全区的脆弱。《金陵十三钗》中,女学生第一次透过琉璃玻璃看到不同场景的颜色,一个是日军的暴行,一个是十三钗摇曳着旗袍,风情万种地走进教堂,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劫后余生的美好,透过女学生的双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体会到侵略者的暴行和人们对美好、和平的渴望。一个场景,三个镜头,不同的色彩运用,同样浓郁,表达的却是导演三种不同的意愿和情节,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光与色结合使用。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对色彩与光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那就是借助光线调整色彩的饱和度,也借助色彩促进光的发挥和呈现。

以影片《归来》为例,整部影片的基本色调为灰色冷色调。彰显出对于光线和色彩的控制。但是在为数不多的几段色彩运用中,依然可以看到张艺谋导演对色彩与光的运用是非常娴熟和灵活的。其中一段是陆焉识在雨夜偷偷返回家中躲藏,雨夜本身光线比较暗,同时大背景又是黑色的,本不利于阐述故事的情节和表达情绪,但是张艺谋导演采用逆光造型表达陆焉识惶恐、凄凉和无奈,一个剪影效果,将人物的孤独无助和彷徨表现得非常清楚,也為接下来剧情的发展作了铺垫。另外一段,在影片结尾处,陆焉识为了唤醒爱人的记忆,在屋里弹奏曾经的钢琴曲,这段也是采用了逆光和侧逆光的暖色调造型,这段情节的处理,没有俗套地对两位主人公采用正面特写或者局部描述,而是通过光和色彩的搭配与烘托,配以钢琴曲,营造了一种温馨、充满感情的氛围,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冯婉瑜最终没有回忆起爱人陆焉识,一脸的复杂,此时的逆光又是充满了无奈。对逆光的两次使用,与色彩的搭配和相互成就,使观影者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陆焉识,自己就是冯婉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对于光与色彩的运用是相互辅助、相互促进,转换结合娴熟灵活。

(三)色彩组合搭配。张艺谋导演能够精准地运用色彩、造型、光,可以将色彩和光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并且可以精准地使用不同色彩的组合。正如张艺谋所言:“我希望视觉语言能融入到电影中去, 而不仅仅成为包装, 拍每部戏都要认真琢磨这些东西, 找到一个支点, 我才能拍这部电影。”①

色彩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造型作用,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用它特有的语言阐述影片。在不同的作品中,他常常选择不同的色彩组合,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叙事阶段,同样的色彩组合随着剧情的推进,其表达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的。如同样的红色,《山楂树之恋》更多是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而《归来》更多表现的是人物命运的多舛。

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可以看出,张艺谋导演对于色彩的运用组合把握得极其精准,能够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为观影者创造视觉盛宴。

三、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创新与启示

(一)色彩运用手法的创新性。在多年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张艺谋导演在不断探索和创造,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从开始使用黄褐色等最朴素最真实的颜色表达人们最原始的情感,到尝试以代表性的颜色——红色,表达不同阶段矛盾的冲突,体现晚清时期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再到大商业时期,以大面积色彩的组合,鲜明地表达故事和突出人物,以及近期返璞归真,以光和色彩的不同组合,润物细无声地阐述细腻的感情。

首先,创新性体现为色彩运用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高度契合。在促进电影工业技术革新的同时,张艺谋也在不断探索电影艺术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出一部部艺术水平非常高,市场反应强烈的优质作品。

其次,创新性体现为个人特点与先进手法的统一。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于新的色彩运用,学界和社会反应不一,在不断摸索中,张艺谋导演没有丢掉自身强烈的特点,反而形成了兼容并包的特色,促进了中国电影色彩运营的发展。

第三,创新性体现为色彩与电影叙事性的相辅相成。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并没有因为追求色彩运用和技法上的精巧而忽视了故事性的发展。相反,色彩运用精确和精巧,更好地表达了故事的发展。

(二)色彩运用对其他艺术领域的启示。张艺谋导演对色彩的运用表达,以及与其他视觉因素的结合并没有止步在电影领域,他将多年运用色彩的方法加以延伸,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手法和方式,并创新应用到实景艺术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色彩与实景的结合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之美;“印象云南”“印象刘三姐”开创了印象系列,色彩运用与大自然相结合,打造了人类艺术的瑰宝;“立体京剧”让色彩与电影艺术和国粹相结合,为京剧的发展探索了新的可能性;电影《长城》开创了实景、色彩运用与3D技术的完美组合;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和色彩运用又一次惊叹了世人。张艺谋导演依旧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叶坦.电影是感性的东西—与张艺谋谈话[J].电影艺术,1998(3).

参考文献:

[1]张会军.形式追索与视觉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2]张会军.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3]穆德远.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4]王慧.张艺谋电影中服饰色彩的冲击功效[J].科技创新,2012,(02):02.

[5]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范颖.色彩造型—一个美学范畴新概念[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12,(12):08.

[7]张燕,谭政.影视概论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宋超.故事片摄影实用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64.

[9](美)大卫·波德维尔,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10]张明与张艺谋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189-190.

[11]王建丽.电影色彩的情感作用[J].吉林画报·新教育,2015(01).

猜你喜欢
叙事性张艺谋电影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