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9-03-29 10:17路阿隆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路阿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正在迅猛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的城镇人口赶超农村人口,是我国原本就不多的城镇土地资源变的越加紧张,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使业内人士不断地对其研究与完善。本文就主要对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

引言

土建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推进高层建筑的稳定发展。在土建施工技术的引导下,高层建筑呈现规范化的发展模式,达到标准建设状态,避免由于技术不到位或数据不准确引发工程事故,保护高层建筑安全的建设能力,发挥高效的技术水平,明确高层建筑的建设目标。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我国建筑施工当中一种常见的建筑模式,是社会化生产和消费水平带来的必然产物。建筑施工已不满足于以往结构单一、功能简单的建筑结构,更加集约、经济、功能多样的建筑结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正是顺应这种社会潮流应运而生。它更加经济适用,更加符合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较之于传统的多层和中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具有其明显的特点。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的面积和体积很大,相应的工程施工量和施工难度也就更高。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作足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各项工种人员的配备齐全,施工原材料和机器的供应充足等等,以保证工程的进展顺利。施工时由于建筑高度的原因,施工的风险性增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人员施工的安全性是格外要注意的。同时,施工难度高还表现在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内合理布局。其次,建筑物的质量和地基的深度有必然的关联。越高层的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也就越高。高层建筑的地基构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多建有地下室。地基对建筑有足够的承载力是施工的首要原则;施工时地基要尽量深挖广挖,以免受到大气层和积水因素的影响。最后,高层建筑层数多但结构统一,所以具有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在施工中可以采用立体交叉作业来提高施工速度。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应用

2.1基础施工

地基的牢固度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质量,我们应高度重视起来。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办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材料,采取不同的打造地基方式。现阶段,我国有地基桩基技术、支护施工技术和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它们现在是我国地基施工的主流技术。国内应用较多的地基施工技术是地基桩基技术。因为,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结构,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施工的级别。所以,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此外,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也是重要的基础施工技术。此技术源于高层建筑地基基坑较深,所以施工难度较大,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有土钉墙与逆作拱墙。除此之外,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工程的基础性技术,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支护施工技术也是重要的基础技术。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所需承受力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力的加强,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使得我们的建筑有个坚实的保障。

2.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更是质量控制重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为了保障质量和施工的连续性,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应有专人负责调度,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混凝土离析。浇筑前,技术人员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确保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应保持在18cm~22cm范围内。高层建筑采用泵车浇筑时,混凝土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施工条件不允许,必须超过2m时应采用滑槽等辅助浇筑工具。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伴随有均匀的振捣,而不同的部位其浇筑和振捣方式也有差别,绝不能忽视。如墙体浇筑时,先要在底部接槎处浇筑约5cm厚的与墙体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人工用铁锹均匀入模。厚度过大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高度应不超过50cm,之后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m,而且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底层约2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整体性。墙体混凝土连续浇筑,最大时间间隔不允许超过2h。墙体通常设置有混凝土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过梁跨中的1/3区段。在门、窗等洞口浇筑时,应使洞口两侧的浇筑高度对称,且振捣时应从两侧同时进行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而振捣棒距离洞口两边应在30cm以上。通常,浇筑时如选择插入式振捣棒,其移动间距一般应不超过50cm,插入式振捣的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起浆液且不再沉落为达到振捣要求,避免漏振、少振现象,避免振捣棒碰到钢筋、预埋件、预埋管道等部位。

3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厨房、卫生间的防渗漏

在厨房及卫生间的楼板、管道及烟道施工时,应使用细石混凝土同膨胀剂进行混合,由管道壁的20厘米处,从里向外进行找坡、填充。墻体在180厘米处开始进行抹灰操作,同时混合相应的防水粉剂。厨房与卫生间的地面应比客厅地面略低20毫米,地漏周边位置应高于地漏,坡度为1%,同时在墙角位置加设300毫米的防水层。

3.2外墙面的防渗漏

施工企业应遵照施工设计的有关标准开展外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施工期间,应对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坍落度、振捣密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外墙面上预留的孔洞应同内孔洞之间相差10毫米的高差,并且向外部倾斜,对砖块的含水率进行控制,约为10%―15%左右,并且每天的砖砌高度应低于140厘米。另外,外墙的接缝宽度应高于5毫米,深度低于3毫米。填充孔洞及缝隙所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应为1∶2。

3.3屋面防渗漏

施工企业应对屋面的找平层进行提浆、压光施工,最低厚度应为25mm,倾角坡度为2%。如果应用柔性的防水层,需要依据设计标准要求的厚度及高度进行铺设。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楼板结构施工期间,应保证钢筋的间隔距离,混凝土的强度及保护层的厚度与标准相吻合。确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期间没有施工裂缝,并及时进行养护操作。

4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技术建议

我国在高层建筑事业高速发展时期,相关土建施工的中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的一些技术研究还没有定论。这些问题都是限制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土建施工中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会影响施工安全合理的进行,会增加潜在的危险事故和建筑安全隐患。相关土建施工中的技术研究不完善不能统一高层建筑行业的技术标准,即便是验收合格的高层工程也会在后期运行中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安全事故也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发性问题。当前国内大多数的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作业现场缺乏相关的安全教育普及,没有严格的安全施工监管办法规章,对于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解决。加强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施工中的监管力度。

针对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应当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对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进行公关,此外,在一些技术难题尚未解决之前应当谨慎对待高层建筑中的技术选用,尽可能多的对同类成功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充分吸收其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相关的技术。

5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其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风景线,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因其独特的特点,如设计较为现代、结构层次较为复杂,也相应地增加了现场施工技术的难度。因此,需要具体施工人员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其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适合的施工方法,并努力提高主要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建筑物高质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茅建木.试论土建项目中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要点[J].科技资讯,2011,(12).

[2]郭光临.浅析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06).

(作者身份证号码:210103198003126013)

猜你喜欢
土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途径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论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