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3-29 10:17李世纪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小学

李世纪

摘要: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受客观因素影响,当前阶段此项工作落实仍然存在问题,优化并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育的创新培养效力是当前阶段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广大教育者须对之加以关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信息技术教育的社会重视度不断增长,这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然而通过分析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况,我们不难发现众多问题。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是未来信息技术科学发展的需求

21世纪被誉为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致使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无法脱离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使用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能。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只有掌握了较强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有效推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优质型人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未来信息技术科学发展的需求。

(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促成素质教育目标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义务辅助完成学生的素质培养,而创新能力培养恰好为之提供了良好的路径。

(三)是保证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有力武器

素质教育施行的一大目标是帮助教育者和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对自身教育学习的束缚,借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育者引导学生利用知识不断解决新的问题,逐步突破自身的信息技术技术,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小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教育问题一直未能被有效消除,且以如下几点最为严重:第一,教学者盲目沿袭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工作因此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要求。第二,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未获得足够重视,正因为此学校方面的软硬件设施难以及时到位,严重的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展开。第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者在落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不注重教学的实践属性,亦没有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意识,信息技术教学因而难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多学生在脱离课堂、脱离教育者之后甚至不会主动去钻研信息技术技能,这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步维艰。

三、利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利用小學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解决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诸如帮助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者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度、完善学校方面的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帮助教育者明确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等,于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教育者在落实培养工作时还应关注如下几点:

(一)利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脱离教育者后仍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创新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利用长时间的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渡。虽然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最有效且最主要的场所,然而课堂教育受众多因素影响,所能够发挥的效力比较局限。正因为此,教育者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钻研相关技术和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化被动为主动,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二)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利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存在众多局限和不足,因此,教育者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合理引入新型的教学办法。例如,在落实输入文字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同输入方法的优劣性;再例如,在落实表格制作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合理开展分层教学法,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培养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趣味化了课堂教育,既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也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

(三)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学生属于不同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思想、艺术和审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力提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让学生自由探索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落实美化文档教学时,教育者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学生利用自身喜欢的艺术字、图形等尝试美化文档,用自己的理解赋予文档新内涵和新意义,在潜移默化之中推动学生的创新力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科学未来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还是保证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有力武器。然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者在落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没有较为明晰的教学目标,不善于理论联系实践,这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十分局限。利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广大教育者应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合理设计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夯实学生发展基础,进而为学生成为优质的综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以江.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 才智,2017(33):195.

[2]石永红. 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45-146.

[3]王守新.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 中国农村教育,2018(22):84.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中石油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小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