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忻选煤二厂选煤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2019-03-30 01:05辛战文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旋流器煤质精煤

辛战文

(中煤科工集团 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5)

1 引 言

同忻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东北部,距大同市约20 km。同忻煤矿为年产原煤10.0 Mt的矿井,拥有洗选能力为10.0 Mt/a的动力煤选煤厂(以下简称同忻选煤一厂),于2009年投产使用。随着矿井开采能力不断加大,矿井扩能改造后将达到16.0 Mt/a。同忻煤矿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正常放顶情况下井下原煤量可达4 000~5 000 t/h,而现有选煤厂的设计能力为1 894 t/h。同忻选煤厂一厂设置了3个3.5万t的原煤缓冲仓,如果矿井能力提升到16.0 Mt/a,原煤仓的缓冲时间最多只能保证2 d。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同忻矿区井下煤质条件更加复杂,部分区域存在火山岩侵入。火山岩侵入部分原煤细粒级含量增加、灰分增加,给选煤厂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随着矿井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波动幅度增大,煤质条件变化,同忻选煤一厂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必须建设选煤二厂以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同忻矿井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3~5号和8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5号煤层在本区南部、西部及东部局部地带以气煤分布,其余为1/3焦煤;8号煤层在北部、东南部及东北部局部地带以1/3焦煤分布,其余为气煤。各可采煤层煤质特征为:中灰分至中高灰分(25.83%~29.63%)、高挥发分(37%左右)、低硫(0.56%~0.95%)、特低~低磷(0.002%~0.012%)、中等发热量(Qgr,v,d为13.97~33.11 MJ/kg)、富油(各煤层焦油产率一般大于7%)、中等粘结~强粘结性、弱~中等结焦性。经洗选加工后,这些煤可作为良好的炼焦配煤和动力发电用煤。

2 原煤性质及用途

2.1 原煤粒度组成

采用同忻煤矿2010月11月12日的生产煤样,并考虑实际生产煤质波动,将毛煤灰分确定为35%。并以此为依据对同忻矿井煤质资料进行校正,具体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校正后原煤灰分为35.00%,属中高灰原煤。大于50 mm可见矸石含量为14.01%,占大于50 mm本级的66.61%,属高含矸煤;可见矸石的灰分为69.94%,矸石不纯。大于50 mm原煤含量为21.19%,灰分为47.57%,比原煤灰分高,说明大块矸石含量大,所以在大块原煤处理环节应设置手选。小于50 mm原煤含量为78.81%,灰分为31.62%,比原煤灰分略低。随粒度降低,灰分也随之减少,说明矸石和煤存在一定的硬度差别。各粒级全硫大都在0.5%以下,平均全硫为0.47%,考虑洗选还可以去除部分无机硫,精煤全硫可以控制在0.5%以下,满足精煤产品对硫分的要求。

表1 原煤自然级筛分组成(校正后)

表2 原煤小筛分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小于0.5 mm原生煤泥含量为8.29%,含量较高,灰分为24.04%,比原煤灰分低,矸石无明显泥化现象,符合大同矿区煤质实际情况。小于0.045 mm粒度灰分为26.56%,比小于0.5 mm原生煤泥灰分略高,含量占本级为22.47%;小于0.25 mm粒级含量占本级为68.15%,含量较高。小于0.5 mm粒级随粒度减小灰分无明显增加。细泥含量少,煤泥不易泥化,对后续煤泥水处理比较有利。

2.2 原煤可选性

根据浮沉资料绘制可选性曲线(图1、图2)。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大粒度浮沉组成中高密度含量多,随粒度减小,该密度级的含量也随之减少,与筛分组成分析的结果吻合。中间物含量多,各粒级中间物含量在19.47%~27.21%。对50~1.0 mm粒级,当理论分选密度为1.50 kg/L时,理论精煤灰分为9.13%,理论精煤回收率为35.73%,δ±0.1含量为23.11%,可选性为较难选。对于1.0~0.25 mm粒级,当理论分选密度为1.60 kg/L时,理论精煤灰分为10.36%,理论精煤回收率为52.47%,δ±0.1含量为22.63%,可选性为较难选。

图1 原煤50~1.0 mm可选性曲线

图2 原煤1.0~0.25 mm可选性曲线

3 产品结构

选煤厂扩能后(增加6.0 Mt/a原煤)生产的产品煤,当精煤灰分Ad不大于11.00%时,可作炼焦配煤;当精煤灰分Ad为20.89%、发热量Qnet,ar为22.99 MJ/kg时,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产品的市场定位为炼焦配煤和动力煤两种。

4 选煤工艺的确定

同忻选煤一厂现有生产工艺为:150~50 mm 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50~1.5 mm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15 mm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15~0 mm细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回收。由于上述工艺无法生产炼焦配煤,同时同忻选煤一厂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矿井要求,因此需在原有厂区设施基础上新建同忻选煤二厂,以满足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双重要求。该矿原煤可选性为较难选,从自动化程度高、分选精度易于控制及同忻一厂生产管理经验的角度考虑,适合采用重介质分选。

4.1 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存在的问题

重介质浅槽分选机是块煤排矸的最有效设备之一,其有效分选粒度为200~13 mm,有效分选密度一般在1.4~1.8 kg/L,在同忻选煤一厂进行动力煤分选时取得良好使用效果。但如果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炼焦煤,那么只能选择一个分选密度。当排纯矸时,分选密度1.8 kg/L,精煤灰分18.5%,达不到低灰炼焦精煤的要求;为使产品质量达到炼焦精煤要求时,将分选密度设为1.42 kg/L,则精煤灰分11.0%,但每年却有约82万t灰分为42%的中煤要随矸石一起排掉,造成资源浪费。可见重介质浅槽分选机不能同时实现既排纯矸,又生产炼焦精煤的目的。

4.2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的选择

4.2.1 重介质旋流器选前脱泥工艺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脱泥重介质分选,且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洗上限为50 mm,下限为1 mm。原因如下:原煤破碎至50 mm以下再进入主厂房入洗,可以加大原煤和矸石的解离,提高精煤回收率;选前脱泥可以提高重介质系统稳定性,降低生产介耗,提高脱介效果。

4.2.2 两产品或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洗工艺。原因如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精度高,可任意设置主再洗的分选密度,介质循环量少,入料压力小。同样直径的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排矸能力大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更适合同忻原煤中矸石量大的煤质特点。根据同忻矿井1/3焦煤的煤质特点,如果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其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的比例需要达到34.96%、27.94%、37.10%,进入二段分选的物料占65.04%;因此,如果生产炼焦煤产品,在矸石含量比较大时,需要先排出矸石,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能实现此功能。而目前的同忻选煤一厂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生产动力煤时,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的比例约为71.05%、3.15%、26.80%,通过中流管进入二段分选的物料只占29.95%,可实现动力煤有效分选,但不能用于炼焦煤分选。

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一段圆筒旋流器底流产物(中煤+矸石)的排放量受限,通常情况下,一段的溢流产物要比底流产物产率高,否则三产品旋流器的处理能力将大大减少。而同忻选煤二厂生产低灰炼焦配煤时,精煤回收率较低,若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则所需的台数较多或需选用更大直径的旋流器,经济不合理。而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原煤波动的适应强,中煤和矸石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重介质旋流器的处理量。

4.2.3 采用有压或无压入料的选择

本次设计采用有压入料。原因如下:有压入料时,介质循环量少;无压入料的分选效果不如有压入料;由于采用脱泥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采用有压入料,不但能保证分选效果,也方便厂房布置。

4.3 粗煤泥分选设备的选择

由于需要低密度分选精煤,采用TBS比较合适。该设备适合低密度分选,分选精度较高。但在其分选过程中受粒度大小的影响较大,在宽粒度范围分选时,分选效果不如螺旋分选机。为了获得更好的分选效果,本次设计时将脱泥筛的开孔由1.5 mm改为1 mm,分选下限为0.25 mm,这样可使进入干扰沉降床的粗煤泥粒级范围变窄。

4.4 细煤泥脱水回收

本设计细煤泥不采用浮选工艺,0.25~0 mm的煤泥直接脱水作为动力煤产品。原因如下:由于采用煤泥沉降干扰床分选1~0.25 mm的粗煤泥,只需要处理小于0.25 mm的细煤泥即可;而从煤泥的小筛分和可浮性资料可知,小于0.25 mm粒级的灰分较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低,在技术经济上并不合理。

细煤泥脱水采用加压过滤机与快开压滤机联合工艺,原因在于:加压过滤机单机处理量大,产品水分低,且排料呈散状,产品质量均匀;但是加压过滤机对于极细粒物料的回收效率不高,不能全部回收,如果煤质差,容易造成细泥积聚;而快开压滤机对于极细粒可以全部回收,但其产品水分较加压过滤机稍高,且排料呈饼状。

采用加压过滤机与快开压滤机联合回收煤泥,可以在有效防范煤质变化的前提下,保证产品水分和质量,保证煤泥水系统安全可靠,适应煤质波动的情况。

4.5 工艺流程的制定

综上所述,同忻选煤二厂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为:50~1.0 mm 采用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洗;1.0~0.25 mm粗煤泥采用TBS分选;0.25~0 mm 细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与板框压滤机联合回收。

5 结 语

同忻选煤二厂通过对原煤资料的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洗选工艺,选用了先进可靠的工艺设备和合理的工艺布置。选煤厂正式投产运行以来,根据不同的原煤煤质情况进行生产调节,各项生产技术及质量指标均达标,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旋流器煤质精煤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矿井煤质管理与煤炭洗选加工协作探讨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双级径向旋流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烧嘴旋流器优化设计计算
协庄选煤厂浮选精煤降水及掺配的研究与应用
煤质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田庄选煤厂精煤水分的研究和实践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