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设兵团基层扶贫实践与对策研究

2019-03-30 11:01吴鹏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策

吴鹏

【摘 要】 文章从新疆建设兵团当前扶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通过对田野调查点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探讨产业扶贫、兵地协作等兵团基层扶贫实践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兵团基层扶贫事业发展的对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大力发展地区生产力,推进扶贫事业;推动传统的、封闭的文化向开放的、与现代文明社会高度共融的多民族的大众文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实践;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地处我国西北部偏远地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区域与城乡发展双重不均衡所带来的贫困问题尤其严峻。在新的反贫困阶段,贫困发生的分散性和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也对扶贫工作造成巨大压力。现阶段我国实行以“精准扶贫”为中心、其他扶贫政策继续支持的扶贫策略。[2]在新近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从“精准扶贫”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比较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参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角色定位不明,[3]扶贫瞄准机制管理存在问题,[4]制度保障欠缺、责任不明等;[5] 在各地扶贫实践中,也面临着贫困主体参与度不高,贫困主体的发展能力和机会缺失等问题。[6]结合以上背景和观点,笔者从兵团当前扶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通过对于田野调查点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兵团基层扶贫实践中的可能路径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代表性和适切性的整体性对策,以求为推进兵团扶贫事业和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撑。

本文以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为例展开具体论述。兵团一师十三团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南岸,距阿拉尔市东南约30公里,现辖区面积约355平方公里,北临塔里木河,南面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现有总人口1.9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9万人,创业园区产业工人及流动人口0.55万人。团下辖农业生产单位23个,耕地面积24.64万亩。2017年全团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60:24:16。综上所述,十三团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团场,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自然环境恶劣,收入少,负担重,在南疆兵团各团场中具有代表性。

一、十三团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困境

众所周知,经济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及其直接造成的团场职工的生活贫困,是导致兵团基层扶贫压力的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经济产业发展不均衡,又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这些因素混合交织在一起,给基层扶贫实践带来严峻挑战。十三团的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1、经济结构单一

目前十三团的职工和承包户主要都是农户,农业种植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最近几年取消了农产品的保护价格,且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经常出现“种什么什么不上价”、“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一般来说,团场职工和承包户最喜欢种植的是棉花,十三团棉花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330亩,这一是因为棉花的价格波动较小、市场需求有保障,二是因为种植棉花的补贴比较高。通过对一些种棉大户的调研,我们发现,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等各项成本,棉花单亩的净利润是200—300块钱左右,绝大部分不超过400块钱。与棉花相比,种植红枣、苹果、香梨等果树的利润更低。这就造成这一后果——大家种地都很勤劳,起早贪黑,产量也很高,但就是卖不上价,利润很微薄。长此以往,对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很大打击。

2、团场职工对专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的掌握依然不足

十三团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对入社的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推广,但整体上仍有待提高。养殖业利润较高,但养殖业准入门槛也较高,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场地和专业的饲养人员,另外成本也相对较高,大多数职工并没有能力和资本从事养殖业;果业主要是核桃和红枣,但因为种植果树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和非常科学细致的管护,且收益周期较长,所以种植果树的人也不多。

3、现代化企业数量较少

十三團辖区内的企业,主要还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或者加工作坊,这些合作社和加工作坊缺乏现代化的设备,生产的产品比较初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难以对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拉动;而且这些合作社和作坊很难做到大规模批量生产,对团场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也比较有限。

4、团场职工的思想观念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十三团的大多数职工都是兵团二代、三代,外来务工人员也以贫穷地区的农业人口居多。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和祖辈、父辈并没有多大差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生活的全部,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此外,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新观念和创新性思维缺乏,面对环境的变化很难主动作出适应和改变。

二、兵团基层扶贫实践路径

1、产业扶贫推动生计模式转化

随着国家“对口援疆”、“产业援疆”力度的不断加大,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兵团,这不仅为兵团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兵团职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浙江洁丽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时至今日,公司办厂早非新鲜之事,然而与一般公司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毛巾及其配套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当地招工。几年来,在师市政府和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培养下,他们不仅熟悉了公司生活,而且在此落地生根,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维吾尔族小伙卡马力江,来自于兵团十三团二十六连,是新越公司一名管理着37名员工的生产班长,谁都很难想象,就在几年之前,他还忙碌在家乡的棉花地和沟渠里,“我以为这辈子只能围着家里的几亩地转悠了,没想到这么快成了一名工人”,2012年他在十三团就业办公室的介绍下进入洁丽雅公司,随即作为50名代表之一,被公司派往浙江总部接受系统培训,培训归来迅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和生产骨干,此后又成为公司面向少数民族员工的“再培训”工程的重要力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公司的发展轨迹相吻合。像他这种情况的兵团人,在公司里面并不少见,“我们厂里还有很多同事都像我一样,从农村走向工厂,从农民变成工人”,新越公司对于他们的帮助和改变是共同的,“进入洁丽雅后,我们在培训中学习到了如何操作现代化的机器、如何管理团队,这些都为我的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重要帮助”,现在,他已经是这里的老员工了,从生活到收入等各方面都让他感到满意,“以前种地的时候是太阳还没出来我就下地了,太阳下山了我还没到家,现在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也很好;我们厂有将近四千名员工,每天大家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对于我来说,这里不仅是单位,更像一个大家庭。”。由上可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岗位,产业扶贫可以解决多方面的扶贫困境。一方面,它让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它还推动了当地居民的身份转化和生计模式转化,使当地居民从农村走向工厂,从农民变成工人。

2、兵地协作与资源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十三团的农业承包发展较快,相应地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大。每年从春耕、春播到“三秋”拾棉花,劳动力紧缺状况严峻,为此需要从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区招募季节工,人数往往能达到数千人。在这一过程中,为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季节工服务管理工作,团党委与喀什地区泽普县图呼其乡、叶城县鲁克乡和宗朗乡、英吉沙县忙新乡、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乡建立了兵地结对共建关系,以推进兵地协作,实现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各基层连队与地方村镇、“访惠聚”工作组与驻点单位之间的对口援助,兵地双方的农业生产、收入水平和生活工作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兵地协作与资源互补的细致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收入和工作效率,还加深了民汉群众间的感情。十三团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通过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尤良英红枣合作社等具体措施,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就业创业。2015年,十三团下辖的基层连队与莎车县恰热克镇、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建立了兵地来往情谊,2900名职工与8000余名外来民族拾花工建立了长期友好共建关系。这不仅缓解了团场拾花劳力紧张,还增加了外来少数民族拾花工的收入。通过为季节工搭建增收致富平台,在为地方少数民族解决收入问题的同时,也为团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进而为做好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契机,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

三、推动兵团基层扶贫事业对策

1、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积极吸收优秀人才

文化教育可以深度地塑造一个人,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众所周知,文化教育最佳的习得时间是在童年时期,而孩子又意味着未来,所以要想实现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配齐教学设备,为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要持续推进民汉合校,鼓励团场内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团场学校入学,使得各个民族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下接触、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老师的配备上,也更加注意其专业素养。在校园教育之外,社会教育同样不可或缺。要加强对于基层党政干部和职工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与发展文化教育相呼应,兵团基层在扶贫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兵团当前面临着青年人流失严重、人才匮乏的局面。因此必须要开展切实措施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他们的待遇,把他们吸收到兵团工作中来。

2、大力发展地区生产力,推进扶贫事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推进兵团扶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地区经济,才能切实提高本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进而才能为其他社会事业的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应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要理性对待劳务输出。勞务输出,不应当成为地区脱贫和减少居民收入不平衡的主要方式,引导劳动力本地就业、以及对其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才是更为重要的治本之策,这就需要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市场规章制度,以吸引外来企业入驻;三是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平衡,防止掠夺性开发;四是要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牧民权益;五是要相互帮扶,加快偏远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3、推动传统的、封闭的文化,向开放的、与现代文明社会高度共融的该民族的大众文化方向发展

文化影响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一个地区的文化如果趋向于封闭、保守,那么这个地区接受外面新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就很低,就越难以学习其他地区的长处以发展自己,因此,需要推动兵团基层团场传统的、封闭的文化,向开放的、与现代文明社会衔接的文化发展。当然,在这个推动其由封闭向开放的的过程中,要坚持兵团屯垦戍边和建设边疆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也要尊重兵团基层职工的个性和自主选择。我们必须要对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充满尊重,使它历久弥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既是推动这一扶贫过程不断向前的文化心理基础,也是构建美好幸福生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 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

[3] 庄天慧,陈光燕,蓝红星.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06.

[4] 许汉泽.扶贫瞄准困境与乡村治理转型[J].农村经济,2015.09.

[5] 杨秀丽.精准扶贫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01.

[6] 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困境及乡土逻辑——以云南玉村实地调查为讨论中心[J].河北学刊,2016.06.

【作者简介】

吴 鹏(1993.12—)男,安徽枞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关系.

猜你喜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反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债务现状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