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法

2019-03-30 03:23范宗宝
求学·文科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排除法解析

范宗宝

全国卷文综历史选择题的重要特点在于推测性题目的数量太多,正确选项所依据的信息量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正确使用排除法,有利于考生提高做题速度,提升命中率,值得广大考生重视。

一、知识排除法:定位时空,判断对错

一般说来,高考并不会刻意推翻教材的观点,教材基本史实和观点可以拿来直接使用。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在准确的时空定位下,利用知识点可以有效排除错误选项。

1.显性时间

显性时间指明示的时间:年份(如2018全国卷Ⅰ第30题“1948~1949年”)、年代(如2018全国卷Ⅱ第28题“19世纪70年代”)、朝代(如2018全国卷Ⅰ第25题“唐朝”)等。

【例1】(2018全国卷Ⅰ·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1945~1949年为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外交上代表中国,并取得了美国的支持,故排除B、C两项。

2.隐性时间

隐性时间指没有具体指出但是隐含在题中人、事、物的时间。

(1)类型一:人物(如2017全国卷Ⅰ第28题“李鸿章”)、事件(如2017全国卷Ⅰ第28题“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地点(如2017全国卷Ⅰ第34题“斯大林格勒”)、专有名词(如2017全国卷Ⅰ第30题“陕甘宁边区”)等。

【例2】(2017全国卷Ⅰ· 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随着红军长征,政府迁至陕甘宁苏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边区,故排除A、C、D三项。

(2)类型二:行为动词时间,如“开始”“出现”“兴起”“完成”“取代”“瓦解”“崩溃”“颠覆”等。

【例3】(2017全国卷Ⅱ·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唐中期是显性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最终超越北方,故排除D项。A项“开始”这个词隐含的时间有误,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国家统一,但是材料不能反映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所以A项中的“开始”这个词隐含的时间是错误的,故排除A项。

3.空间因素

空间因素包括:地区(如2018全国卷Ⅰ第26题“四川井研县”)、国家(如2018全国卷Ⅱ第32题“罗马共和国”)、跨国区域(如2017全国卷Ⅰ第35题“七国集团”)、世界(如2018全国卷Ⅰ第35题“联合国”)等。

【例4】(2017全国卷Ⅰ· 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濟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A

【解析】七国集团成员国包括美、英、法、德、意、日、加,遍及亚欧美三大洲,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故排除D项。

二、阶段特征排除法

历史发展线索和阶段特征是我们从具体史实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历史发展规律与特点,一般来说不符合阶段特征的选项是错误的。

1.历史“长时段”

【例5】(2016年全国卷Ⅰ·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强化,故排除A项。

2.历史“短时段”

【例6】(2017全国卷Ⅲ· 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排除C、D两项。

三、程度排除法

历史是丰富而复杂的,一般来说,过于绝对化的表述往往是错误的。

1.时间

【例7】(2015全国卷Ⅱ·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C项“为后代所沿用”,D项“历代帝王”,这两项表述的时间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范围、程度

一般来说,程度最高或最低的表述是错误的。

【例8】(2017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解析】“摆脱了控制”“保证了发展”,表述绝对化,一个举措不可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故排除C、D两项。

四、价值排除法

1.题干与选项价值倾向是否吻合

【例9】(2017全国卷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D项“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与题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的褒义色彩不吻合,故排除。

2.选项与教材代表的主流观点是否吻合

【例10】(2015全国卷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A

【解析】“一五计划”并非无可挑剔,但计划超额完成,取得巨大成就,教材基本规避了时代局限造成的弊端,故排除C项。

3.选项与当下主流价值观是否吻合

【例11】(2017全国卷Ⅰ·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實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C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989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1990年的中国也面临向何处去的拷问,此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故排除A项。

五、逻辑排除法

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对问题分析的逻辑自洽。“逻辑自洽”是指作者所陈述的原理没有内在矛盾。逻辑具有语言上的可证伪性,因此,通过观察作者在分析过程中所陈述的道理是否存在矛盾,就能判断出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1.理由不相干

“理由不相干”是指论证过程中,前提与结论是不相关的。

【例12】(2016全国卷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该题设问“这说明”,“这”指“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此类现象”指“福建各地大量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族谱只是此类现象的史料来源,故排除A项。

2.以偏概全

抽样调查中获取的统计数据被用以对一个群体的整体情况做出推测,这是好几种归纳推理方法的基本做法。但当我们选取的样本过少,以至于不能对整个群体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时,我们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例13】(2016全国卷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D

【解析】C项迷惑性较大,但题干中“亲日派”与中共无关,故排除C项。

3.前后不一

当有人劝说我们接受一个论点时,如果推导这个论点的论证包含着相互矛盾的陈述或论据,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一个前后不一的论证。很明显,如果两个语句矛盾,那么其中一个必然是假的。

【例14】(2014全国卷Ⅰ·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B

【解析】“梁启超等百余举人”赞成“废八股取士之制”,而“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反对。举人内部对该问题的意见是有分歧的,故排除C项。

猜你喜欢
排除法解析
宫内数对行列排除法解六宫数独
用行列交叉排除法解六宫数独
用“行列排除法”解四宫数独(2)
用“行列排除法”解四宫数独(1)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