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1784——1918)

2019-04-01 06:09张茹楠
商情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华政策

张茹楠

【摘要】中关两国是分别位于太平洋西、东海岸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发生、建立在美国获得独立之初已存在。在中关两国刚刚建立关系之初,美国对华实行平等互利的贸易政策;鸦片战争后美国为了获得《南京条约》中清政府给予英国的权益而迫使清政府与美签订《望厦条约》,此后美国对华政策由一开始的与英美等列强和清政府合作的“合作政策”逐渐转变为20世纪的“门户开放”政策。“合作政策”和“门户开放”政策时期的中关关系转变为不平等关系,并且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了20世纪之后几乎半个世纪的中关关系。中关关系的发展演变由一开始的平等关系转变为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关系。

【關键词】中关关系 对华政策 平等互利的对华贸易 合作政策 门户开放

一、平等互利的对华贸易政策

中美之间的贸易始于1784年。这一年的2月22日,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美国纽约港出发,历经半年多的航行于8月24日到达中国澳门。由于这是中美之间的首次贸易往来。由于美国商人第一次来华贸易,所以他们处处小心谨慎,行为规矩,这给中国人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来华的美国商船把它们所载商品全部顺利卖出,而且美国商人还在离开广州时大量采购了中国的特产如茶叶、丝绸、瓷器等。

中美之间的首次贸易获得了成功,这激发了美国商人对中国的贸易热情。早期中美贸易是平等互利的,而且在中美贸易中,美国显得更加热切和主动。早期中美贸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建国之处的经济困难,同时也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硬通货,有利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合作政策

(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形态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中美两国人民消费习惯的不同,随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很快就出现了问题:中国在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而美国一直都是严重的逆差。美国为了改变不利于自己的贸易局面,开始向中国出口鸦片。当时,走私鸦片在中国是非法活动。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华鸦片输入量的增加,鸦片在中国开始蔓延并严重毒害中国社会和人民。于是,主张禁烟的林则徐到广州制止鸦片贸易。禁烟运动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清政府战败,并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商人也希望获得同英国商人在中国一样的待遇: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和五口通商。1844年7月3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美国的顾盛使团签订《五口贸易章程》(也称中美《望厦条约》。美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城市进行通商贸易的权力。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望厦条约》的签订使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标志着中美之间平等互利贸易关系的结束,致使中美之间正式外交关系建立于严重的不平等基础之上。

1856年《望厦条约》签订满12年,美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清政府被迫同意,中美双方于1856年6月18日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8月,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清政府在英法列强的胁迫下,不得不与英法列强签订《北京条约》,美国按照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又增加了新的权利:清政府割地赔款、增开天津为商阜和准许华工出国等权益。

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美不平等关系的开始和建立。中美《天沣条约》和美国按照最惠国待遇享有的《北京条约》的权益又进一步加深了中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二)蒲安臣与“合作政策”

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而提出明确的对华政策。1862年2月,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对美国第一任驻华公使蒲安臣做出了如下指示:“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应该和我所提到的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享有相同的利益。美国国务院特别指示你(指蒲安臣),要尽量与英国和法国协商与合作,除非英国和法国两国公使充足的理由和借口,我们在特殊清况下才可以不与英国和法国公使联系、协商。”

1862年7月,蒲安臣到达北京。他分别拜访了英法俄等国的公使,希望他们支持美国的“合作政策”,英、法、俄公使表示他们愿意与美国就关于在中国的利益问题方面积极“合作”。

美国与和中国利益相关的各个列强开展“合作”之后,开始开展与清政府的“合作”。1864年6月,在给美国驻上海领事的一份文件中,蒲安臣谈到了与清政府的“合作”:“赞成和帮助中国政府在维护秩序方面的努力…美国不用任何手段干扰中国政府对于它自己领土内人民的治理,也永远不威胁清政府治理下的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

美国推行的“合作政策”使中美之间在19世纪后半期保持了比较频繁和密切的交往。美国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到明确地推行与各个列强和清政府一起的“合作政策”,最终是为了维护和扩大在中国的利益。

三、门户开放政策

(一)“门户开放礅策的背景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大部分地区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他们把扩张的目光转移向地大物博的中国。1898年,中国较为开放或是容易渗透控制的地区已基本被帝国主义列强占领。

美国在这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斗争中所得较少,主要原因是:一,美国在这一时期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力顾及对中国的争夺;二,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还相对弱小“当时美国总共有军用舰艇81艘,而英国的军用舰艇总共有581艘,法国的军用舰艇总共有403艘,沙皇俄国的军用舰艇总共有286艘,德国与日本的军用舰艇至少都在200艘以上。相比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新秀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陆军力量非常薄弱,美国陆军的正规军法定人数为62000名;而沙俄当时地常备军就有750994名,法国的常备军已有615413名,德国的常备军已有562352名。”

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取代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一下子推到了中国的南部海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国内激烈讨论是否要在中国实行扩张的问题。当时,美国的政客和在中国有经济利益的商人以及美国驻华外交官都希望美国能够加入到扩张斗争中去。美国著名扩张主义者、参议院亨利?洛奇认为:“全欧洲都在攫取和抢夺中国土地和利益。如果我们不及时在东方特别是中国立足的话,那么,我们也必须从中国得到我们将来繁荣昌盛的广泛的贸易以及我们能希望从东方殖地中找到对我们如此重要的新市场的唯一广大地区,事实上也将永远对我们关闭。”1898年1月31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美国国务院提交的报告写到:“美利坚合众国在中国有着相当大和多的殖民利益。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有1500名传教士,他们和商人一样都要由我们国家来保护。中国被瓜分将会消灭我们的市场。太平洋在它广阔的胸怀和平面上一定会承担比大西洋更多的商业贸易往来。”[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7页]此时,各个列强正在中国积极的扩张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而且它们划定互不干扰的界限,这使得美国非常担心它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于是,美国国内开始酝酿新的对华政策。

(二)“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在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的支持和努力下,“门户开放”的设想逐渐产生和形成。“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国务院中国问题顾问柔克义。他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有确保使美国受到中国政府尊重的好处……它将大大提到我们在北京的威信和影响。”

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要求美国驻英、德、俄诸大使向各驻在国提出相同内容的照会:(1)深切祈望美国公民的利益不会因为任何西方或东方强国在它们各自所控制的在华势力范围之内的排他性待遇而致美在华公民受到损害;(2)中国的市场要对世界的商业银行保持开放;(3)各国在北京应联合或协调行动,支持为加强清政府而急需的行政改革。并且美国还向英、德、俄提出三个具体要求:(1)美国对于其他东方或西方强国在华各自的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之内的通商口岸以及所获得的在华利益一概不加干涉;(2)中国现在实行的税收制度适用于在华强国所有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全部通商口岸装卸与运输的货物,而不论这些货物属于哪一个国家所有,所获税款全部由中国政府征收;(3)在各个强国各自势力范围的铁路上,对其他国家臣民运输的货物不得实行不同的运费标准。

对于美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英国首先作出答复,接着其他在中国有势力范围和利益相关的国家也分别回复。美国在向各国发出“门户开放”照会期间,并未通知清政府,然而清政府为了维护它的腐朽统治,强调列强在华利益“一体均沾”,所以清政府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并未反对。

猜你喜欢
对华政策
近代在华日本商业会议所对中国经济调查研究
浅析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对华政策
浅析中苏关系“蜜月时期”苏联对华政策
司徒雷登与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简析四一二事变前后共产国际对华政策
中越南海争端解决方案浅析
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从西原借款看1916—1918年日本对华政策
抗战之前张君劢眼中的苏联对华政策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