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烟意象

2019-04-01 06:20田永甜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愁思烟霞烟波

田永甜

摘要:烟是唐诗中运用较为成功的意象之一。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在诗中也有着独特的艺术意味。唐朝的诗人将烟这个意象融入诗中,从而传达出或温暖或寂寥或苍劲或悲凉或细腻的情感,同时也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思,使得烟意象的内涵更为丰富。在诗人们的笔下,烟不再是单纯的,而是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烟;意象;诗人情思

中国古代的诗歌讲究意境,诗人以敏感的心,善于观察感受生活,用丰富独特的意象,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幅美妙的画像,使人在細细品味中徜徉徘徊。唐代诗歌中,烟意象是出现频率较高、深受诗人喜爱且运用较好的意象之一。烟意象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它的漂浮朦胧,它的难以捉摸,它的若隐若现,它的灵动神秘,甚至它的凄婉迷茫,无不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内心,引起无尽的遐思,让人“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寻触摸,却又往往得到“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样无奈又合理的结果。烟以其似“水中月”又如“镜中花”的特点,在唐朝众多诗人的运用锤炼中,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了一种充满意味的艺术情感,传达出古典诗歌生动的美学意味,也展现了唐朝诗人表达情感的高超技艺。

一、又见“炊烟”升起——烟与家园  恬静温馨

唐诗中的“烟”是对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闲适精神的继承。“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诗中传达出村庄生活的宁静自然。王维的名句“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描绘的是田间村落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景象,此句显然是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化而来,但同时却也有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和意境,我们仿似能看到王维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以及超然物外的心境。

古人做饭烧的是柴火,将吃饭之时,远远望去,村落间升起一股股炊烟,那是回家的信号,而那飘荡于屋顶的烟让人感觉到的是温暖安心。“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在炊烟里感受到诗人的温馨宁静。回归于田园,回归于日常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庙堂的嘈杂,让心真正沉寂下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人本身的纯真,这正是烟意象所要传达的。

二、江山北望“烟尘”生——烟与战争  忧国忧民

烟似乎很早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时人们用烽烟来传递消息。诗人杜甫的诗句中曾多次出现“烟尘”一词,“烟尘”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混乱惨烈,而这又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战乱频仍以及人们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分不开。“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忧国忧民的杜甫希望止息干戈、天下太平。唐朝的另一位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曾写道“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当唐明皇与杨贵妃沉迷声色时,远方传来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消息,于是二人的命运也从“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走到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战争一旦发生,受苦受难受伤害最严重的还是百姓,但战争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无数铁血男儿奋战沙场、保卫河山。“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沉痛不已的无奈感与慷慨就义、从容赴死的报国情。虽然将士们在战争中不一定如岳飞所言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样嗜血如命,但他们依旧拼尽全力地活跃于战场之上,希望赢得战争的胜利。

三、“烟波”江上使人愁——怨别离、思故乡、悲身世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人往往用无尽的江水来诉说心中无限的愁思。而当烟与水结合在一起之时,诗人心中的这份情思似乎又多了一种不可捉摸、难以把握而又缠绕于心、难以摒除的感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船停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愁绪涌上客子心头。日暮时分总是容易引起人的离愁别绪,更何况又是在这烟雾朦胧的洲边呢?诗人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这夜幕低垂无边无际的旷野、那月亮倒映在水中浮动的影子,思绪纷纷,心中不禁涌起千愁万恨,而最终诗人以及他心中的那愁思仿佛都与这旷野融为一体而无处不在。

“烟波”指的是一种自然景象,但当其进入诗中后便有了更深的内涵。“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烟波有“世界”“江湖”的意味,在诗句中有“浪迹江湖”“四海漂流”的含义。很多时候,“烟波”也与思念故乡、惜别友人、羁旅漂流、孤独寂寞等联系在一起。“严滩一点舟中月,万里烟波也梦君”、“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惆怅烟波末,佳期在碧霄”,诗人无不借“烟波”表达着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寂寥。

诗人在烟里细细品味着人生的孤独和惆怅,又在烟里吟咏着对前途的茫然以及对故乡的无限向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现出诗人心中无尽的愁思,以景作结,更是达到了余音绕梁的效果。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思乡却不见乡,羁旅漂泊、孤独无依的愁思久久无法散去。漂泊本就是古代文人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段历程。自崔颢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哀叹之后,每当日暮时分,面对浩渺烟波,人们心中总会不自觉地升起一股愁思。

四、无边“烟雨”细如愁——朦胧迷离、历史沧桑

“烟雨”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它是一幅画,亦是一首诗,让人沉醉不已。“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刘禹锡在《杂曲歌辞·竹枝》中借“烟雨”二字抒发自己内心的愁与悲,这愁和悲就像蒙蒙的烟雨一样缠绕着诗人,在眉间亦在心头。烟雨含愁,这愁是丝丝缕缕、缠绕不断的,但烟雨也可有别样的风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既描绘出江南特有的美景与风情,也表达着作者心中淡淡的愁思,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沧桑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五、我是人间“烟霞”客——纵情山水、笑傲山林

烟霞是人间的一道美景,使人不自觉地驻足欣赏、留恋,引起诗人丰富的情感。“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诗人在烟霞里放松心情、知音共赏;“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诗人在烟霞里挥手送别、怅望背影;“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诗人在烟霞中来往徜徉,不愿辜负这大好光景。诗人以“烟霞”来指代山水、自然风景,表达内心的情感、生活的情趣以及人生的向往。杨炯在《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中写道:“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此处的“烟霞”等同于“江海”,有放浪于江湖的意思。“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烟霞”又与纵情山水甚至归隐、隐逸联系在一起。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在诗《重题四首》的第一首中写道,这“烟霞志”指的就是“喜入山林”和“厌趋朝市”,是愿意在山林中过安然随意的生活。诗人将烟霞看做一种陪伴,吟赏烟霞是一种志趣,也是一种身与心的放纵与解脱。在唐诗中,很多诗句中出现了“烟霞客”、“烟霞主”、“烟霞侣”、“烟霞友”等,诗人将烟霞当做知心朋友,常常用“烟霞客”等来称呼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在诗人笔下,烟霞不再只是一种景色,它还指代一种纵情山水的行为,也可指代自己的知心友人,还常用来形容一件美好的事。由此,烟霞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人们感受到烟霞多样的魅力。

六、“炉烟”袅袅——华丽富贵、幽微苍茫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古人日常生活中常用香炉来熏香、烘烤衣物,炉在燃烧之时产生一种副产品,就是那奇妙的烟,这烟或缠绕如缕或丝丝直上或随风飘散,散发出或浓或淡的气息。而这炉烟一旦进入文学作品中,它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就居于次位,它的文学光芒则恰好绽放。唐代的诗人们对炉烟有特别的喜爱,唐诗里的炉烟自有一种风格。“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炉烟”“金炉烟”形成了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致,透过缭绕的烟,人们感受到的是上层社会的安逸,看到的是属于宫苑之中的富贵与沉迷。

“炉烟”的华丽富贵虽则在诗中也有,但描写明显不如词中的繁多与细腻。唐诗里的烟更多的是属于室外的,是在大自然中的。“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炉烟之中自有一股沉静与自然,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意境。这炉烟最好是在深山巨谷中或荒旧古刹里,在不经意回首间,发现那缭绕的烟,心中定会生出宁静与淡然。炉烟有时也会伴着一种孤寂与落寞。“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与屋外开阔的场景相比,这相对狭小空间里的炉烟是属于诗人自己的,他独自一人如品一杯苦茶般在这炉烟里品味着自己的苦涩与孤独。

七、结语

烟是火上缭绕的那缕似雾非雾、亦真亦幻的景,当烟被诗人发现并进入作品中,它就成了“有意味的形式”,寄托诗人心中無比细腻深沉的情感。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引用戴叔伦的话:“诗家美境,如蓝田生玉,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飘忽不定、隐约可见是烟意象所独有的特点,其本身所具有的朦胧、迷离,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诗人独具匠心地在自己的诗中运用烟意象,使诗作往往处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景置于读者面前,给读者带来更多思考与研悟的空间,也使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想象。宗白华说:“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是画境”,烟必是属于这“风风雨雨”类,是“间隔的好条件”之一,而烟所造就的景象也就是“诗境”,是“画境”。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全二十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南宋)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108.

[3]王国维.人间词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

猜你喜欢
愁思烟霞烟波
鹧鸪天·无题
九月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秋思
别后不知烟波
且看心血幻烟霞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当笔底烟霞邂逅眉间风月
雁荡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