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

2019-04-01 06:20孙晓敏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孙晓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关键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传统文化;价值观

一、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并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善于学习,奋发图强,干劲十足,敢于接受挑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与革命时期不同,老一辈革命家经历过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更懂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然而,现如今很多大学生经历挫折较少,接受的教育为鼓励式教育,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还有的学生认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理所当然,忘记了现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用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很多学生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理念是先进的,过西方的节日是时尚的,忽略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虽然大学里安排了一些思政课程,但是纯粹的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弊端,对于追求各种新鲜事物的95后大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很多思政课堂有“满堂灌”,“填鸭式”的问题,教师讲的神采飞扬,口若悬河,而下面的同学可能已经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吸收效果欠佳。此外,思政课程毕竟是有限的,一周1-2次的时间不足以转变学生的价值观。而专业课则不同,不同的专业课几乎每天都会陪伴学生,如果能在不同专业课中加入思政内容,效果将会是非常明显。专业课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实现这一课程必须深刻挖掘课程体系内容,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讲授中,并不说是将一些思政内容生硬地加入课堂中,而是要很好地融入专业课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特点

《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之中的差异,同时通过了解、学习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讲解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文化、习俗、交际方式的比较,包括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因此,本门课程的思政要素切入点在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与抵制文化霸权。本门课程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摒弃西方低俗文化,转变学生崇洋媚外的观念。

三、思政元素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

以下为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笔者所进行的一些思政教育尝试。

(一)不同国家的家庭观念

结合教材中讲到的family structure,让学生分享不同国家的家庭观念以及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关系,尊老爱幼,长幼有序。之后,让学生总结中国的家庭观念,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故事。通过此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家庭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耗,民族才能好。

另外,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日的公益广告,让学生懂得无论在何时都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家人,尊敬父母和长辈,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这样可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当先,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

(二)孔子的儒家思想

学生通过课前调研,重温孔子的儒家思想,课上进行分享。虽然等级观念并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共识,但是儒家思想中很多理念,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例如:仁义、道德修养;维护“礼制”,提倡“德治”,重视“仁治”。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语言艺术的影响

教材中讲到了中西方的说话方式,西方属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说话比较直接,而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说话比较委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关系。西方人走的是单轨,用法来奖励,法怎么规定,这就是理,法来修订理,谁也不能更改;而中国人走的是双轨,先用情来讲理,讲不通不得已时,再用法来讲理。情是面子,理是臉,只要给他面子,给他情,他就讲理,这样大家一团和气,不至伤感情。因此,中国人说话讲究委婉,不至于伤到彼此的面子。

四、结论

《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还有很多思政元素可以挖掘,笔者会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再实践。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是切实可行的,但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地只教授专业知识的授课方式,深度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知识。“思政”不只是政治,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做事、做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丰富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结合思政类课程教学经验,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高鑫,王一涵.构建显性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鑫模式[J].智库时代,2017(16):151-152.

[3]王玲,杨尊伟.大学专业教师德语责任弱化的制度原因及改革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8):40-46.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