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中塔两国文化差异案例分析

2019-04-01 06:20孟明惠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分析

孟明惠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友好邻邦塔吉克斯坦的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在国家往来还是生活上,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本人在塔吉克斯坦工作学习经验中所选的跨文化案例为基础,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意识、表达方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对其中案例进行分析,旨在透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来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为中塔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做出有益贡献,提高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塔两国文化差异;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自中国与临近国家塔吉克斯坦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个国家的关系一直呈直线上升式发展,目前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交往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平。中塔两国之间交流逐年增加,中国人与塔吉克人接触交流也在所难免。但由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不容忽视。跨文化交际是发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之间的行为,它是双向互动的行为,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力图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但同时也应该了解其他文化,从而更好地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

本文对在塔吉克斯坦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描述,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表达方式等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旨在解释中塔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为跨文化交际问题提供因素分析,为提高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见解,在两国经济商贸、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有益建议。

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一)生活方式的差异——“为什么要在宿舍做饭?”

笔者曾有幸在塔吉克斯坦学习工作了半年,当时我们被分在了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塔吉克斯坦的大学宿舍和中国有所不同,宿舍楼大多是建在学校外面,宿舍是套间形式,单层床,不像中国大学宿舍的高低床。并且每层楼道里都有公共厨房,公共厨房里有水池以及做饭用的“电炉子”(一种插电使用的做饭工具),供学生使用。但由于“电炉子”烹饪食物较慢,我们很少使用。我们每天做饭使用从国内带来的电磁炉、电饭煲。有一次,一位塔吉克男生到宿舍问我们汉语问题,恰逢我们在宿舍做饭,当他看到宿舍里放着电磁炉、锅碗瓢盆以及各种炒菜调料时,惊讶地皱着眉头说:“你们为什么要在宿舍做饭?这里不是做饭的地方,旁边有公共厨房,你们应该在那里做饭!”随后拉着我们去公共厨房,热情地教我们如何使用“电炉”,并大大的夸赞“电炉”煮出的东西好吃,有味道。我们尴尬地解释说:“公共厨房的电炉太慢,不好用,做饭要等好久,我们国家的电磁炉做饭会很快。”但塔吉克男生对我们的说辞并不理解,并且面露不悦。

问题:塔吉克斯坦当地学生认为么宿舍和厨房应该分开使用,要遵循这个规则,并且热情地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公共厨房的设备。而我们觉得公共厨房的电炉太慢,在宿舍用国内的烹饪工具做饭既省时间又方便,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没有想到会破坏宿舍环境卫生。所以导致塔吉克斯坦学生看到我们在宿舍做饭,才惊讶和难以理解。

分析:每一种文化差异,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根源和社会背景。塔吉克人注重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休息,因此良好的休息环境极其重要,宿舍就是睡觉休息的地方,如果用来做饭的话会导致宿舍衛生环境变差,影响休息。而我们认为塔吉克煮食物的“电炉”太慢,这是导致不使用“电炉”的原因。由于塔吉克斯坦的生活比较悠闲,生活节奏很缓慢,所以很多设施也跟着“慢”起来。用电问题是一方面,但凡去往塔吉克的中国人,都会带上“转功率插座”,让用电变得快起来,塔吉克电炉使用得是没有通过转换功率的电,所以烹饪食物较慢,再加上烹饪中国菜要有很多道程序添加很多调料,炒一道简单的菜至少要半个小时的时间,甚至用时更长,就给讲究效率和速度的中国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反思: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就试着把睡觉休息和做饭的地方分开来,这样保护了宿舍的环境,良好的宿舍环境进行学习和休息了;也试着去用公共厨房的“电炉”去做饭,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再也没有炒菜炒糊的情况,饭菜也确实变得美味起来了。在陌生的环境发生文化差异时,我们试着入乡随俗,去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就会拥有意想不到的美好。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男人不能做家务”

有一次,我们上完课回到宿舍,发现房子里积了很多水,检查后发现是宿舍的水管破裂造成的,于是两个男同学就用水瓢往外舀水,我和一个女生去找宿管老师(一位大约50多岁的老大爷)寻求帮助。当他来到我们宿舍,看到男生在处理积水时,带着嘲笑的语气用俄语说:“男人怎么可以做这些呢?男人不应该做家务,要让女人做这些事情。”然后就把水瓢递给了我和另外一个女生。为了维护男同学的面子,我俩只好无奈不开心的处理积水,一直到宿管老师找人修好水管为止。

还有一次我们吃完晚饭后,轮到一位男同学洗刷锅碗餐具,在公共厨房里又遭到了当地学生的嘲笑:“这是女人做的事情,男人是要赚钱养家的,这些小事情不应该男人来做!”当时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就有点儿生气,用汉语说:“就一定是女人要做家务吗?”然后不开心的回了宿舍。

问题:在中国,男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到了塔吉克,男人应该赚钱养家,做家务反而成了男人中的另类,要受到当地男人的嘲笑。并且塔吉克男人企图把这种观点转移给我们接受,这是我们女生难以接受的。

分析:在塔吉克斯坦,只有女人负责做家务。这种现象是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塔吉克斯坦在前些年经历了几次内战,内战造成了塔吉克斯坦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社会劳动力严重短缺。而近年来又有大量塔吉克斯坦年轻人到俄罗斯等国工作,这样更加剧了国内劳动力的短缺。因此政府鼓励生男孩儿,同时由于塔吉克斯坦的物价水平较低,一位男性工作就足以承担整个家庭的开销,不需要女性出来工作,所以女性就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在这种情况下,男性自然就不负责家务方面的事情。因此塔吉克人看到中国男人做家务是很难理解的,甚至嘲笑。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相应带来的物价水平也飞涨。在大多数家庭中,一个人工作室很难养活全家人的,因此女性也要出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家务只能两个人共同承担了。

反思: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当价值观发生碰撞时,不应该把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社会经济状况所形成的。当我们在国外遇到文化冲突时,应该深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原因,并抱着包容的心态理解另一种价值观,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不能要求别人具有和自己相同的世界观,更不要试图将别人的文化改变为本文化。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掌声持久而热情”

有一次和朋友去塔吉克斯坦国家剧院观看著名的芭蕾舞剧,期间节目精彩纷呈,多次听到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当节目结束后,我和朋友正打算整理衣物起身离场时,却发现舞台上站着好多人,原来是全體表演者以及幕后工作人员都走到了前台进行谢幕,他们优雅的微笑着。而此时在座的观众全体起立,抱以热烈的掌声,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当我和朋友走出大门外好久还能听到雷鸣般的掌声。而观察节目刚结束就离场的观众几乎都是中国人,不禁为自己为国人的不礼貌而感到惭愧。我以为塔吉克斯坦人民只是在如此高雅的艺术面前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然而我错了。在后来一次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校级表演结束后,全体表演者去舞台谢幕时,我又一次听到了观众们持久而热情的掌声,而刚好那次我和我的同学也是表演者,听着观众们热情的掌声,内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们对表演者的尊重,令我感动。

问题:塔吉克斯坦人的热情和中国人的平静内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塔吉克人在观看演出和参加庆典带来的是近乎狂热的激情,中国人虽然也有这样的一面,通常是在观看体育赛事或自己偶像的演出时才会有。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含蓄的表达激情。

分析:持久而热情的掌声不仅仅代表了塔吉克人民对表演者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热爱表达、自由率真、热情真诚的性格。由于塔吉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游牧文化的影响,辽阔的地域和无拘无束的放牧生活造就了塔吉克人民开朗热情的性格。让我想到在国内每次学院晚会,只要有中亚留学生在,整场晚会的气氛都是热烈的、充满激情和快乐的。他们会发出欢呼声、口哨声,给予表演者最大的鼓舞,来活跃气氛。而中国人在观看节目时,除了精彩之处鼓掌之外,其他时候会表现的平和甚至是冷漠,传统的儒家文化影,造就了中国人这种含蓄内敛、不轻易表露情感的性格习惯,这与塔吉克斯坦人民恰好相反。

反思:传统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在观看演出等大型活动的时候对表演者表示尊重也是应该的。我们不必像塔吉克人那样欢呼雀跃,但对他人的劳动报以真诚的掌声也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

三、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表达方式、地理位置、教育等方式的差异,从而使每一国家地区、每一民族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只有我们接触或深入一种异文化,我们才能体会到诸多因素形成的文化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很多方面的文化差异。如何对待这种文化差异,提升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发展。因此,上文所述文化差异都是相对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中塔文化也在不断地冲突与磨合。面对有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我们应该继承优秀传统,保持中国民族特色。对跨文化交际活动要以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正视矛盾,解决冲突,加强同塔国文化交流,为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做贡献。本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够深刻全面,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积累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以期能为跨文化交际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

[3]胡炯梅.跨文化交际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研究———基于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

[4]马哲.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