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骑楼半座城
——梧州骑楼城

2019-04-02 05:28吴港
广西城镇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女儿墙骑楼梧州

文/吴港(本刊特约记者)

落日余晖,鸳鸯江畔是迷人的风景;

华灯初上,骑楼城下是梧州的魅力。

在广西梧州河东老城区,骑楼街道安静地坐落在那里,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城墙上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梧州骑楼城有着百年的历史,它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时至今日,现存的骑楼街道有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栋,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

_ 梧州骑楼城夜景

_ 1930年梧州的南环路

_ 1944年梧州骑楼街一角

翻开历史阅卷,梧州和骑楼的缘分可追溯到1924年,当年的一场特大火灾,让梧州一夜之间损失了近5000间商铺。也正是因为这场火灾,让当局决定了“拆城筑路,挖山填塘”的策略,并模仿当时广州街道的样式建造骑楼城,因此梧州的河东区逐渐成了骑楼城区。据史料记载,梧州骑楼城在鼎盛时期曾有大小商铺1500多家,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香港”。

在我的印象中,骑楼城的建筑多为三四层楼,并结合了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的特点。骑楼的一层是商家开门迎客的场地,店铺的门口通常向内缩两至三米,这样的设计不仅为来往的路人提供了遮阳挡雨的过道,也体现出每一户商家诚心待客的经商之道。楼房的二层一般会设置水门,在过去洪涝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下,人们会在水门处放下一把竹梯,并沿梯下落到船艇上自由出行,倘若有划船而过的小商贩,人们还可以从水门处顺势放下竹篮,以购买度过洪涝时期的生活必需品。再看那临街砖柱上,都镶嵌着圆环,这是居民们为应付河水上涨时出入方便和系船专用。在过去,洪水“上街”的场景太过常见,因此当时的人们并不感到畏惧,水位低时,人们只在一层门口铺几块砖,便继续着打牌、摸麻将的闲情雅致;当水位较高时,大人和小孩都会去享受在水里摸鱼捉虾的乐趣,而这样的场景也终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也许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骑楼城这样的结构设计为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但我们肉眼可见的是骑楼城外观那别具一格的魅力。骑楼城的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仿巴洛克式、混合式、中国传统式以及现代式四种。巴洛克式的装饰风格在梧州的骑楼城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在山花装饰和女儿墙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关于“女儿墙”的由来,则更是显得颇具浪漫主义色彩。骑楼屋顶有半人之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在古时候,大户人家受当时的封建礼仪传统思想所束缚,不让自家的女儿随便出门,并为此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然而这样一堵冰冷的、由泥土而建的墙,又岂能挡住深闺千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于是她们偷偷地攀上屋顶或矮墙,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想要记住那不曾看到的一切,正是这样,“女儿墙”的名称随即传开。而相比巴洛克式风格的“女儿墙”,混合式的骑楼建筑在梧州并不多见,诸如英国领事署、梧州海关办公楼、新西旅店等建筑物,其设计理念均参考了典型的“芝加哥学派”手法。而英国领事署、梧州海关办公楼的地层均架空不做实际使用,采用了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式的骑楼则是延续我国南方居民的建筑特点,而现代式的建筑风格则是让骑楼城多了几分实用价值。总的来说,梧州骑楼城的建筑特点既适应了南方潮湿多雨、多洪易涝的气候,又体现出了中西方结合的建筑美学,堪称“中国骑楼博物馆”。

每当我漫步在骑楼的街道上,更多的是沉浸在骑楼的氛围之中。我喜欢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马王街和金龙巷,喜欢别具特色、曾经熙熙攘攘的新西旅社和粤西楼。历史也许磨去了骑楼城曾经的辉煌,但今日的骑楼城却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曾经破旧的骑楼城已经得到了修缮,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建骑楼110栋、牌坊6座、雕塑10座。如今的骑楼城面貌已焕然一新,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传统色彩,又展现了现代主义的精简朴素。白天,我可以看到饱含水都风韵的骑楼城墙、西式风格惬意的阳台小窗,曾有无数个瞬间,我都以为自己置身在欧洲的某个小镇。路的两旁还有精致的雕塑,而每一座雕塑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来往的游客争相在“中国骑楼城”的牌坊下合影,而在骑楼偏僻的角落则还有一些老人在唱着动听的粤剧,文化的传承仿佛就在一瞬间,只是今日的热闹早已不是过去的那样。到了夜晚,便是属于骑楼城的世界。灯光的点缀使骑楼城如宫殿般富丽堂皇,那西式的罗马柱、圆形拱窗和穹雕比白天时又增添了几分尊贵,市民们在骑楼城的大小店铺下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吃街的路上,岭南美食香味扑鼻,让过往的人无不垂涎欲滴,这样别具韵味的市井风情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小香港”,是不是也和现在一样热闹非凡?

骑楼城的故事还有很多,千言万语都说不尽,道不完;骑楼城的未来还在继续,在历史传承的背景下迎来的将是梧州这座城市新的篇章。无论今后身处何地,我终将会回到这片故土,走一走令人留恋的骑楼街道,听一听骑楼和梧州的岁月长歌。

猜你喜欢
女儿墙骑楼梧州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女儿墙施工定位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共梧州城工委
小院牵牛花开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建筑工程中女儿墙裂缝控制以及施工技术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骑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