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感悟与传达

2019-04-02 03:49张松
北方文学 2019年8期

张松

摘要:散文又被称为美文,如何使散文之美保留在译文中值得探究。本文结合学生对散文《夕照透入书房》的英译习作来探讨散文翻译中意境之美的感悟与传达问题。

关键词:意境之美;感悟与传达;《夕照透入书房》

散文《夕照透入书房》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先生的作品。文章意蕴颇丰,作者赞誉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触景生情的同时寓情于景,在短暂的时光变化中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在翻译时,译者唯有首先感悟美,才能恰当地传达美。

一、意境美的感悟

散文之美关乎很多方面,然而首当其充的应为意境之美。“对于散文意境的传递程度如何,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译文中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艺术性再创造,一般情况是要保证译文是否与原文在意思和形式上相符,但仅仅满足于意思的传递,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传递原文的审美效果。”[1]意境是指能够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散文《夕照透入书房》中,作者在开篇便用寥寥数语营造出了这样一种静谧、惬意,意味无穷的意境。原文如下: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此段中作者用首句的“黄昏时分”,“书房”,“夕阳”等勾勒出特定情景,“独享夕阳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则统领全篇,为后文奠定了无比眷恋、珍惜的情感基调。随之,“此刻”一出,读者即刻如临其境。“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更是让读者有如观其形之感。

二、意境美的传达

翻译中,译者应将文中的情景内涵和意境之美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否则就会降低原文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例如:

At dusk,I always stay in my study and enjoy the unusual moment when slanting sunshine filter through the windows.The light has been dimmed now in the study.Books,drafts and artworks are piled up everywhere,fading in the shadows gradually.(学生译作)

很明显,学生在翻译时只顾传达原文的文字内涵,而忽略了字里行间的情境内涵。理解原文后我们可以将其作如下解读:黄昏时分“我”独坐书房,只为尽情地欣赏这片刻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的种种思考。因此,“享受”一词所传达的应该是目的性而非与前一动作的并列关系。此外,作者在此处的语势徐缓,如果我们能把“黄昏时分”处理成时间状语从句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再现这种娓娓道来之感。如前所述,在第二句中,作为全文第二个时间提示词的“此刻”意义非凡,如像上述译文一样将其翻译在一句话的句中,则不会突显原文在此处强烈的代入感。第三句中学生将状语成分“重重叠叠地”忽略不译,不仅在文字信息方面有所缺失,在情景再现与感染力方面也使译文大打折扣。综上几点,不妨将其做如下修改:

When dusk falls,I often sit somewhere in my study to enjoy the peculiar wonderful moment as the setting sun shines through the window.Now,the room becomes dim.In this growing dimness,books,manuscripts and works of art piled up here and there gradually melt into the shadow,with their outlines overlapping one another.

在此译文中,除了弥补学生译文的不足外,笔者还增添了“In this growing dimness”和“gradually”两处表达,一方面与前一句译文衔接自然,另一方面,“growing”和“gradually”的增译恰好传达了原文意境中的动态美,因为无论书房内光线的暗淡,还是书稿作品等在阴影中的隐没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事实上,译者如能在动笔之前跟随作者的引领,走进他描绘的情景,便可能捕获到原文中那些“不言自明”的信息,这对于意境美的传达来说很重要。

三、結语

译者在翻译散文之时也应该独具慧眼,才能够尽力捕捉到原文中很有可能被一般读者所忽略的,甚至是熟视无睹的细微之美。因此,散文之美的感悟与传达,凭借的不仅是译者目标语言的修为,更是译者对其译文的不断回味与打磨。

参考文献:

[1]杨玉兰.论散文翻译中审美效果的艺术再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 (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