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影响观察

2019-04-03 09:09吕达王树人李长签奚向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孔镜针刀椎间

吕达 王树人 李长签 奚向宇

101200北京市平谷岳协医院骨科1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

101200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骨科3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多发病,发病时,患者以腰部疼痛为典型表现,部分患者甚至伴有双下肢麻木等[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中椎间孔镜手术应用较为普遍,保守治疗中针刀治疗比较普遍,为了增进疗效,临床将两者联合应用,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问题,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研究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本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医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盲目均分并设组,给予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者为观察组41例,女13例,男28例;年龄26~68岁,平均(42.37±0.18)岁;病程1~12年,平均(6.27±0.23)年。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治疗者设定对照组41例,女12例,男29例;年龄24~69岁,平均(42.18±0.21)岁;病程0.8~13年,平均(6.25±0.27)年。两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脑血管疾病者、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均采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患者均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体表画线,确定进针点,0.5%~1%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通过C型臂引导下置入穿刺针,透视下侧位穿刺针的针尖达到下位椎体上关节突的尖部,正位位于椎体上关节突的尖部外缘,将导丝置入,尖刀切开皮肤,软组织扩管依次扩张工作通道,导丝引导下运用建锐定位器TOMMY1突破上关节突尖部骨质,突破第二层骨质后,更换钝头TOMMY3针,锤击进入椎管,正位示针尖达到后正中线,侧位示针尖到达椎体后缘连线,置换导丝,在导丝引导下依次用4 mm、6 mm、7 mm、8 mm安全骨钻逐级磨除上关节突少量骨质及黄韧带。随后建立工作管道,沿工作套管置入内镜,镜下用髓核钳将突出髓核摘除,破裂纤维环应用射频刀头给予成型,探查神经根头尾及腹背侧均无压迫,向腹侧回落,神经根表面血管充盈,搏动正常,被动直腿抬高试验,神经根镜下滑动>1 mm,彻底止血后,撤出工作通道,闭合切口。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椎间孔镜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术后1周,取患者俯卧位,选择腰3横突点(相当于志室)、臀中肌体表投影点(相当于秩边)、梨状肌点(相当于环跳)、坐骨结节点(相当于承扶)、坐骨神经干(相当于浮郄),进行针刀治疗,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并铺单,戴无菌手套,取微针刀(6号)于标记处进行松解,严格按针刀疗法的四部进针法,刀口线与大血管、神经、肌肉纤维走向平行,进针刀。6号微针刀,垂直皮肤穿刺,快速透皮,刀刃缓慢进刀,达变性的筋节、筋束,于硬结行切割治疗或有神经性窜麻感时,再切割2~3刀出针刀。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优良率、VAS评分进行观察。治疗优良率评判标准:①优: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生活;②良: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症状基本恢复,但存在轻微活动受限,不影响正常生活;③可: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无法正常生活;④差:患者症状无变化或加重。VAS评分:分值0~10分,0分无痛,10分剧痛。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表示,计数资料描述过程中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分别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24%,对照组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中医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范畴。发病机制为外感风寒湿邪、筋骨外伤导致患者瘀血内阻[2]。当患者韧带撕裂或出现粘连后,会加大椎体间的活动度,导致椎体移位,最终出现椎间盘退变。病变不断发展,导致椎间盘内压力上升,挤压髓核膨出,神经根压迫越来越严重,引发腰腿痛。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针刀疗法是将针与刀相结合,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以针刺作用,疏通机体经络,以刀的作用,松解患者小关节囊、骨纤维管以及腰臀部痛点,有效纠正外平衡,改善神经轴流,通畅机体气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于单纯椎间孔镜的治疗效果,且联合方案治疗对患者VAS评分有积极的影响。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8.13±0.31 2.63±0.12对照组 41 8.14±0.29 4.57±0.14 t 0.329 7.518 P 0.059 0.000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此方案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孔镜针刀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