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

2019-04-03 05:40卢永强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舞蹈艺术

摘 要:从舞蹈艺术的本身出发,其实际上就是通过形体来表现舞蹈的美,因而形体美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十分关键。基于此,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要做好心理暗示,从而让大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为达成该目标,则需要在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策略,既能够加深学生的认知,也能够为舞蹈艺术形体美的呈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舞蹈;舞蹈艺术;形体美;心理暗示

一、 引言

高校已经开设舞蹈形体课,以此来将舞蹈艺术的美通过形体来进行表现。但从当前的形体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为整个形体课教学中学生不够自信,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理解和解读舞蹈艺术的魅力。本研究则是将心理暗示运用到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来,为全面推动舞蹈形体课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 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作用

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应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其一,树立自信。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实际上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并且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强度较大,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无法主动地参与其中。而将心理暗示法应用其中,则能够在心理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其树立自信,更主动的参与到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来,展现自身的形体美;其二,提高形体课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的单纯形体训练模式,这种心理暗示的方式,首先是要从心理层面出发,使得学生自身对于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提高自信,更主动的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心理暗示的作用通常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高校舞蹈形体课当中来;其三,培育创新意识。高校阶段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借助心理暗示的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创造性提升,用以更好地展示形体之美。

三、 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策略

从心理暗示在高校形体课教学中所展现出的作用来看,其对于形体课教学的推动作用明显,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心理暗示的运用也要保证策略,需要将氛围暗示、语言暗示以及体态暗示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最终目的是增强高校舞蹈形体课的教学有效性。

(一) 氛围暗示的运用

氛围暗示方法,主要是借助某一个场景或者渲染某一种氛围,来达到对大学生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而言,氛围暗示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所能够展现出的效果显著。在形体课教学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现出不同舞蹈类型形体美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源,为大学生对于舞蹈的形体美本身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以这样的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氛围的渲染,使得大学生对于形体美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知,从而更主动的去参与其中。可以说,氛围暗示的方式,需要结合辅助教学资源来达到暗示的作用,对大学生更好地了解高校舞蹈形体课具有积极意义,效用显著。

(二) 语言暗示的运用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础的工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通常需要语言的支撑,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同样不例外。语言暗示同样是心理暗示方法中的一种,将其科学的运用到高校舞蹈形体课堂中,对大学生掌握舞蹈形体技巧,树立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校舞蹈教师而言,语言暗示方法的运用需要得到保证。例如,在进行舞蹈形体训练的过程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兴趣低下的学生则需要通过语言暗示的方式来调节心理状态,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更主动的融入到形体课当中来,感受舞蹈本身的魅力及其展现出的形体美。舞蹈本就是借助形体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暗示,能夠让大学生抓住这一丝关联关系。

(三) 体态暗示的运用

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其自身的舞蹈动作、眼神或者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则是体态暗示。相比于前两者暗示方式,这种体态暗示的效果更直观。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教师的体态暗示内容,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体态暗示,多是更好地诠释舞蹈形体动作等,使得学生能够看到舞蹈的形体之美,更好、更主动的融入其中。而学生的体态反馈,教师则需要细致的观察,并对这些体态信息进行整理,及时的做出应对。如学生紧皱眉头,情绪消极。舞蹈教师需要考虑到是否负荷过高,学生疲劳,则可以通过放松环节,舒缓压力,减轻学生对于形体训练的消极心理。

总的来说,舞蹈艺术的形体美需要表演者进行具体呈现,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就是想要将舞蹈的形体美展现出来,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塑造优雅气质。而心理暗示方法的应用,则会对舞蹈形体课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静.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8(10):117.

[2]徐媛媛.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2):73-75.

[3]汪迎.谈舞蹈形体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3):81-82,109.

作者简介:

卢永强,讲师,山东省济南市,山东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舞蹈艺术
让优秀成为习惯
舞蹈艺术中形式美的思考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刍议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
利用积极从众心理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