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号角在新时代更加嘹亮

2019-04-06 21:25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党刊杂志理论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白玉刚

今年是《实践》杂志创刊60周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李纪恒书记发来贺信,对《实践》杂志6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杂志社党组和全体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1958年6月,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理论学习的指示和毛主席关于创办理论刊物的提议,自治区党委决定创办理论刊物《实践》杂志。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这在全国省级党刊中仅有5家。乌兰夫同志撰写《代发刊词》,明确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风格。可以说,《实践》顺应革命建设发展形势而生,又与不懈奋斗的时代主题高度契合。回望《实践》来时路,我们深深感到,《实践》60年忠诚如一,始终坚持党刊姓党,深入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心策划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为全区理论武装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实践》60年初心不改,始终坚持聚焦实践、总结实践、引领实践,先后推出了“呼包鄂‘金三角’”“鄂尔多斯模式”“内蒙古现象”“草原文化研究”等规模报道和一系列重大典型宣传,有力发挥了统一思想、引领思潮的重要作用。《实践》60年行稳致远,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加大刊物创新力度,形成了以思想理论版、党的教育版、蒙文版为主刊,《大众书法》《农牧民天地》等为补充,刊、网、端互动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办出了特色和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事实证明,《实践》 杂志无愧于“实践”这个光荣称号,杂志社的同志们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充分信赖!

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实践》杂志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以新风貌新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发展定位上,要坚持把《实践》办成自治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平台、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媒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发展思路上,要坚持高质量办刊办社,把握正确导向、做强做优内容、推动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展目标上,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办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期刊,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不负《实践》刊名的荣光。

第一,坚持内容为王,下大力气抓好思想理论宣传引导。理论当家,是《实践》杂志作为党刊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要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抓住理论宣传阐释这个主业,突出思想高度、理论厚度、实践深度,发挥好党刊在理论宣传上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作用。一是要抓好首要,就是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抓紧抓实抓好。前一阶段,《实践》杂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在的关键是在“入眼入耳”的基础上更好推动“入脑入心”。要加强整体计划、系统策划,重点推出一批为时代“刻印留痕”、让读者记忆犹新的精品力作,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要发挥优势,就是把党刊在理论宣传上有深度、有规模、有权威的特长发挥出来,提升刊物社会价值。《实践》杂志要扬长避短,围绕中央及自治区党委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一些重点主题事件,抓好特别策划,培育刊物特色,在深度引导、规模报道、权威解读上下功夫,实现教育功能、纪念意义、收藏价值和社会影响最大化。三是要明辨是非,就是在理论辨析和斗争中发挥党刊正本清源、激浊扬清作用,增强思想引领能力。要办好“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等栏目,加强对高端、前沿、新锐思想动态的跟踪掌握和研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论名家,策划推出更多管用解渴的原创文章和首发稿件,更好地解疑释惑、澄清谬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第二,坚持大局为重,在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上彰显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刊的基本职责,也是展现党刊价值的关键所在。《实践》杂志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刊,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为中心任务助力、为全局工作添彩。一方面,要立足区内,在“三个做”上下功夫。一是重大主题宣传要做“足”。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和“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主题,要精心策划、精耕细作,特别要加大特刊、专刊、增刊、号外、珍藏版、纪念刊等制作力度,做出声势影响,做到浓墨重彩。二是实践经验宣传要做“亮”。要把焦距对准社会实践,站在时代前沿,捕捉问题先声,细思深悟,研机析理,力争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做响做亮,使其更好地走下去、走出去、走上去。三是典型人物宣传要做“活”。近年来,我们形成了“北疆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分层选树推介格局,《实践》杂志要找准典型宣传的切入点发力点,既要有“宏大叙事”,也要讲“微小故事”,提升党刊典型宣传的活跃度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放眼全国,在“三个跳出”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干事创业要登高望远。对于《实践》杂志来讲,要办出特色和影响力,就必须开阔视野,登高望远。一是要跳出“就内蒙古说事儿”的惯性思维。既要立足自治区,但也不能局限于自治区,要有勇气和担当,用心用情做好与国内名家大师的沟通联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力争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上一个大台阶。二是要跳出“跟着走没大错”的惯性思维。行动上的亦步亦趋,只能得到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要对标《求是》杂志,善于“制造”话题,善于找出新角度,争取推出“现象级”作品,提升影响力,增加订阅量。三是要跳出“纸质期刊”的惯性思维。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办党刊,办好网上期刊,特别是微信公众号要围绕重大主题,加强与各级各类理论平台的互联互动,多推出既有深度也有新鲜度的内容,把党刊办活办好办红火。

第三,坚持质量为本,打造可读性强、影响力大的一流党刊。党刊生产和提供的是“思想产品”,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党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直接决定着党刊的生死存亡。要实施党刊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力量投入力度,推动《实践》杂志质量层次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增强读者意识,深入研究受众需求。精准把握需求,既要用好读者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等传统形式,也要抓住与“字节跳动”合作契机用好大数据分析等新手段,定期开展分众化的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调研,研究掌握不同读者关心的话题、需求的内容、阅读的习惯、获取的渠道、接受的程度,“三大主刊”和几个特色刊物都要做、分别做。对读者的主流意见和呼声,一定要有回应,立行立改、精益求精,让读者看到变化、看到成果,真正把《实践》杂志办成党员学习的必读书、工具书、教科书。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学会讲好理论故事。长期以来党刊给人以沉闷有余、活泼不足的印象。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必须摒弃“领导讲话+理论文章+重大典型”的传统套路, 推进传播形式和语态创新,重点讲好老一辈革命家的理论故事,讲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故事,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故事,讲当代中国理论家的故事,打造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话语体系,让《实践》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三是要增强精品意识,最大释放党刊优势。要围绕提升“三大主刊”品质,持续打造品牌栏目、品牌客户端,以品牌吸引读者、占领市场。要立足民族地区特色,发挥蒙文编辑翻译的优势,扩大《实践》蒙文版影响力,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刊。要积极与盟市、社科机构开展合作,开办特色刊物,继续办好《大众书法》《农牧民天地》等刊物。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杂志社内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激发内部活力来提升办刊质量。

第四,坚持融合为要,推动《实践》成为党刊转型发展样板。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正在深刻变革。党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融媒体建设,推动工作重心向互联网主战场战略转移。一是要明确方向,推进整体转型。整体转型,不是简单地办个新媒体平台,而是要把《实践》整体上变成一个融媒体。当前,《实践》在新媒体平台建设上,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比如,重新改版了网站,建立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研发了移动端APP等,但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一方面,自治区要加大对《实践》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支持,为《实践》快速转型当好“后勤部长”。另一方面,杂志社要进一步盘活党刊资源,建立深度内容与传播载体“直通车”,把《实践》杂志打造成一本“可读、可听、可看、可互动、可分享”的融媒体期刊。二是要联通内外,构建共享平台。互联网时代,任何媒体都无法单打独斗。党刊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品牌优势,实施横向和纵向的战略协作,横向上要与自治区“四大理论平台”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形成理论宣传新媒体矩阵;纵向上要与内蒙古“草原云”、全国党刊矩阵等媒体平台互联互通,设端口、开专栏、发文章、引导向,开展广泛和深度的合作,共享品牌、资源、人才、渠道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传播共赢,更好地扩大《实践》杂志影响力。三是要集约高效,打造全新架构。当前,《实践》杂志的采编模式和组织架构,仍呈现“树状结构”而不是“网状结构”,与未来融媒体发展要求还不适应。要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中心化和扁平化管理的平衡点,精心谋划实施党刊流程再造,全方位融通策划、采访、编辑、校对、发布各环节,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布”的新模式。要主动学习全国党刊融合发展先进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与求是杂志社的战略协作,把他们的先进理念、思路和创新性的做法迅速转化落地,力争进入全国党刊融媒体建设“第一方阵”。

第五,坚持党性为魂,让党的旗帜在《实践》阵地高高飘扬。党刊是党的喉舌,是党的阵地。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党刊的性质、宗旨以及基本的功能、定位不能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把“党刊姓党”作为立刊之本、发展之源。要坚持“大事小情讲政治”,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上更加坚定自觉。要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党刊讲政治,既要旗帜鲜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毫不含糊;也要常态长效,人人、事事、时时都要绷紧这根弦。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纪律要求落实到全员、全刊、全程,守好守住党刊阵地。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党刊队伍。当前,实践杂志社“80后”“90后”占比达到50%以上,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事情。社领导班子一定要把队伍带好特别是把年轻人带好,加强政治锤炼、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一专多能”全媒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探索建立与融媒体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引进退出、激励奖惩、管理约束、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一整套机制。要开门办刊,加强与中直部门、自治区各部门的合作,把《实践》打造成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名家、智库专家等的发稿基地,建设一支高层次作者队伍。要发挥“思考的笔”的优势,在“四力”教育上深入一层,让勤学善思能写成为新时代“实践人”响亮标识。

六十载春秋,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党刊风华正茂;八千里草原,亮丽北疆,再启征途,实践继续前行。祝愿《实践》事业更上一层楼,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努力把思想理论的力量转化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实践”伟力!■

猜你喜欢
党刊杂志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杂志介绍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