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4-07 19:39谢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过程

谢霞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1.未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思维水平,就应当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而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者及纠错者的作用。但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地理学科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在表面上虽然能够促使学生的地理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学生掌握的都是较为浅显的固化知识,且地理学科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增强,同时还可能导致学生学科学习兴趣的丧失,负面影响十分显著。

2.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紧密 对于大部分地区的高中生来说,其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对地理知识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就初中所学地理知识及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的关系来说,二者应当是承前启后的,即前者应当是后者的铺垫,而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拓展,但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地理教师都将高中时期的地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进行教育,将高中地理教材的必修一视为学生地理学科知识学习的起点,而忽视了与学生初中时期所学地理知识的衔接,由此导致高中地理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进程受到影响。

3.新型教育方式应用程度不足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各种新型教育方式的出现,如多媒体系统教学、网络平台教学等,这些新型教育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使得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以一种新颖生动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够使得学生自主地从网页上选择符合自身知识能力学习水平的教学内容,因此无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及教学思维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未对这些新型教育方式予以充分利用,严重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典型问题的解决建议

1.尽快转变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优化的首要前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本文笔者建议教师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相关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积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学习等学习方式实现地理问题自主解决能力及地理知识深入探索兴趣的提升。此外,教师在进行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时,也应当摒弃传统的生搬硬套、机械传授的教学方式,积极将情境课堂等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有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2.充分衔接初中高中知识内容 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效衔接能够使得学生在初中地理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由此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难度,优化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吸收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学生在初中时期所学习的知识引入高中地理所学习的内容,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中的“地球的运动”一章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期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的教学过程,由此以使得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产生熟悉感及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由此也就能够为高中地理知识的高效传授提供重要保障。

3.积极应用新型地理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让学生掌握教师所传导的所有知识,反而使得学生感觉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学科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地对新型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如可以通过搜集各种地理图片、地理纪录片并展示给学生的方式实现地理课堂的丰富化,使得地理课堂能够更加具有吸引力;通过构建高中地理网络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料上传至平台上以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在平台上布置梯级作业以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情况选择作业内容,由此以增加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及针对性。

结语: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由此以使得学生能够接受更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地理教育,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过程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