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2019-04-07 19:39龚美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微观高中化学物质

龚美英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关键时期。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基本的化学专用名词和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想要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满足生活生产运用和科学研究,还需要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这就要求高中化学的教学做出改进和完善,发展更加合理及有效的教学途径。高中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化学实验的帮助,在实验探索中逐步建立学生的化学脉络,培养学科素养,真正让每个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参与到课程中来,学会用化学思维解决问题。

一、改进教学方案,灌输科学精神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此老师应该首先改变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视角下制定教学方案。灌输化学精神,可以结合化学发展历史,引入如多媒体、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这门学科的鲜活生命力。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发展进程,增强实践信心。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就可以讲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历史。在进行某项化学实验时,可以和学生讲述化学家们在做该项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或者讲述当中发生的意外推进化学发展的事迹。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化学反应[1]。

通过趣味性的带入,学生在了解化学历史的同时,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尝试化学实验的兴趣,也体会到严谨的实验精神,从而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为之后整体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化学实验探究,增强沟通交流

以往的化学课堂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缺少亲身实践与探索,相当于纸上谈兵。而化学知识又比较抽象,由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都有所涉及。高中化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实验演示,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精准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从学习,到理解,到运用,一步步深入化学实验探索。

老师在化学实验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学生是化学实验的参与者,老师便是引领者。在保证学生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老师还应该通过实验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缺陷和误区,有目的性的加强记忆与学习。老师也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2]。

高中的化学实验往往与生活紧密相关,可以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来加强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印象。比如为什么可以用食醋加小苏打疏通下水道,原理是食醋中的醋酸可以和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进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利用造成的气压将下水道疏通。除了拿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引导之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扩展思维,思考所做的化学实验是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将化学研究用于实处,全面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

三、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要想让学生提高化学核心素养,就应该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了解实验的每一步关键要点。综合整个课堂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几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实验问题,在课堂中提出,用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探索未知,这通常比直接传授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不仅局限于书面上的学习,还能基于对化学本质上的理解来思考问题。

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要有针对性,引导性和开放性。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物质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结果。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可以引导他们到达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提升化学实验操作能力[3]。

四、培养宏观辨识,引领微观探寻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通常见到的是宏观的物质,但是化学是抛开宏观的表象,深入研究元素关系,就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联系。通过现有的教学资料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此方面的理解上有所困难。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宏观辨识的培养,引领他们关注微观探寻。

宏微观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化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化学物质被发现,很多物质并不是直接存在于大自然当中才被人们发现的,而是从微观上进行研究探索而创造出来的。有的新型物质在其他方面的科研开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有一些新型物质已经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培养学生的宏微观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老师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加入模型设计,运用模型模拟物质的微观反应,用宏观的方式表达微观感受。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多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从而增强学生对整个化学实验的理解,真正体会到化学的学科核心内涵,提高创造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课标改革,调整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角下,认真总结,打造更前卫更标准的素质课堂。高中化学既需要保持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需要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打造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微观高中化学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微观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