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2019-04-07 19:39张文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素质法治道德

张文星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下素质教育的教学浪潮下,对学生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课掌握的程度,还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自身的教学计划,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教学模式都是服务于应试教育,导致师生观念都被分数左右。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强调理论知识,强调思维严谨性的学科,每个问题都有点有据,才能形成严谨的理论。“理论多,知识点多,记忆内容多”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大容量、高密度的向学生传输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以便学生获得好成绩,彻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厌倦了知识点的背诵,最终产生逃学心理,导致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下降[1]。

2.教师对教材内容讲解深度不足 由于受到升学率以及成绩的困扰,长久以来,我们初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切实的提升学生成绩,所以在教学当中,忽略了对教材的挖掘,对教材的讲解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教材中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一味的被动受教,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接受不到政治道德教学带来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课堂教学秩序紊乱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初中政治教育也受到了冲击,教师受到了新课程改革观念的影响,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加考虑的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场景,随意的放纵学生依照个人模式学习,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不堪,教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1.更新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教学当中强调教学发力点在学生而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计划,放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积极转变,锻炼学生的个体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诚实守信》这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诺千金”的故事,然后抛出诚信的话题,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生发表观点过后,教师要对学生说的观点做出总结,用学生的观点引出教材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诚信的重要性,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的知识点,比教师单方面的传输效果要好的多,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科学安排,强化课程讲解程度 遵循新课程改革中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自身的教学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争取做到面面俱到,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提升教学深度,慢慢的达到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要改变之前被课本束缚,“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善于利用情境教学,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深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从政治教材当中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讨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一课题时,教师如果单纯的把理论讲授给学生,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感,对于知识也是片面的理解,不能达到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教师延伸一下知识点,将课堂回溯到抗日战争,然后讲讲建国以来的国家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对比,感受到国家繁荣昌盛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学生就能体会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发展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最终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有效组织,协调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秩序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学会有效的组织、协调课堂教学秩序。在新课程的改革推进下,教师要创新课堂模式,对于好的课堂模式,要进行实践验证,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一定不能盲目采纳,要考虑自身所在班级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索与改进,而且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维护自身班级的课堂秩序,做到课堂严肃性活泼性并存。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模式改进的研究,保证学生在期间依旧高效的学习知识,不耽误教学进度[3]。

结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积极的向这一教学目标靠拢,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合理科学的安排课程,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维护好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素质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