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4-07 19:39张晓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学法知识点数学

张晓峰

引言:现如今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向来也是比较枯燥和难度较高的课程,在这种挑战下,如何让数学教育凸显出更大的优势,降低数学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越发引起教育界的重视。问题导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导学法应用对策的研究,为数学教育开辟新的出路。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即以一个问题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通俗的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抛出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学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

1.让学习数学变得更有趣 在日常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比较普遍的上课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填充性”的知识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越来越低,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而通过问题导学法,老师抛出的问题也比较贴近生活,既有趣味性,又有学习专业性,使学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2.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不同于文科的“死记硬背”,更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考和钻研,因此,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感受性不够强,降低了学习质量。问题导学法则不同,通过老师抛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3.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相连的,也是所有知识点的贯穿部分,因此,学生在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思考时,无形之中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逐渐打破思维局限。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对策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学好数学的最基础条件就是——兴趣,一旦对它产生浓烈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即在提出某个问题时,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同时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重题型的选择,既要贴近生活,又要结合课程教学的难点,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期间要多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和当下的流行趋势,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小阳去市场买苹果和香蕉,小阳买完水果回来之后,得知买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花12元,买4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共花18元,请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各是多少钱?”通过这样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问答,切入点更容易感同身受,有利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不会再那么排斥,这对于提升数学的学习兴趣来说,操作性非常强,简单易实行[1]。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问题导学法教学时,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互动合作的环境下,自主发挥,各抒己见,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相关原理时,可以先提出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见过很多三角形的物体,大家能分别举例说明一下吗?”接着在此基础上,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抛出更深入的知识点:“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三角形运用的这么广泛?它的稳固性为什么这么强?什么样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延伸到三角形的性质、特点等,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回归到教学中的重点,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尝试去主动思考,将刻板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量,这样会使自身掌握的知识点更加牢固,学习成效更高[2]。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育要求的更多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这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作用都很重要,通过问题导学法的方式,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老师在课堂提问时,需要尽量关注到更多学生的状态,掌握更多学生的特点,争取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概率时,老师可以身边的实际生活经验着手,“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太阳会从西边升起?”从而引出事件的概率问题。或者是在买彩票时,中奖的概率问题分析等。从这些日常事件入手,不论对于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还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共鸣,让学生从趣味中学习到知识,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节奏和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结论:随着教育方式的改革,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为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学生优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师生互动更加频繁,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因此,老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以合理的问题设计打开学生的思维宽度,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学法知识点数学
一张图知识点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