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百年掠影

2019-04-08 01:59马海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香港电影香港

马海生

(广东 珠海519000)

一直在毗邻港澳地区的沿海城市生活,自小就看着港剧及其电影长大。当时翡翠台和本港台每周末都会有港产电影播放,后来本港台摄制的电视剧产量低、质量次,许多演员都“跑路”到翡翠台接戏,无剧可播的本港台有段时间干脆每晚都播放一些已过时的港产电影,所以那时港产的武侠片、功夫片、警匪片、爱情片、喜剧片、鬼悚片等电影都尽看过,赵雅芝、梅艳芳、杨紫琼、成龙、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周星驰是我们那个年代经常看到的影视明星,那时就想怎么香港一个区区几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会出产那么多电影和涌现出不胜枚举的影视红星,并发展成为亚洲电影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出口地呢?

应该说这个被人们冠以“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其电影能够蓬勃发展还是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1.传入较早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成功研制“活动电影机”后,首次利用银幕投射的方式正式向社会公映了《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一批自行摄制的纪实短片,获得广泛关注,被史学家称之为世界电影的诞生,卢米埃尔兄弟当之无愧成为“电影之父”。就在这批电影成功放映后的次年初,卢米埃尔兄弟的助手来到香港放映了这些影片,从此电影就这样快速传入香港。

2.起步较快

1896年至1903年,有不少业内人士前来香港取景拍摄,期间中环街会定时放映一些纪录片,在社会上营造不少舆论氛围。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并且放映影片的次数和数量都比较多,可以看出香港电影事业开始慢慢发力。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一部名为《偷烧鸭》的诙谐默片,该片的导演同时为片中的主角,讲述一个小偷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的简单故事,剧情虽十分简单,但为香港开启有剧情故事的电影奠定基础。其后出品人准备结束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与导演黎民伟合制了香港第一部剧情故事片《庄子试妻》,从此香港的电影事业正式嵌入路轨,开启了香港电影史的萌芽期,而黎民伟也被誉为香港的“电影之父”。

3.落地有声

20世纪20至30年代,有不少香港电影人先后创办了由港人投资的电影制片公司,其中黎民伟身先试水,于1923年创办了第一间该类公司,志在推动香港乃至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当年就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其后兄长黎北海整合资源,于1930年将几间电影公司合并为“联华影业公司”,出品了不少有反响的电影。为培育人才,他们都先后开办演员培育所,并教授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课程,培养了李铁、黄岱等一批杰出的粤语片导演,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和带来不少影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可是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却解体,黎北海另创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第一部有声片。至此1935年后,香港电影正式步入有声片时代,其有声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至近百部。

4.畜势待发

抗日战争期间,香港电影遭受不少破坏,但战后大批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因生活压力而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电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迅速复兴,并渐成为南中国唯一最大的电影创作基础。同时,50年代中期始,港英政府对香港电影积极不干预,光艺、电懋、邵氏等大型制片企业纷纷登陆香港,形成电影转向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并且日益挣脱旧上海电影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特色。此外,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深受欧、美、日文化影响和冲击,从而在电影表现手法上迅速能够与国际接轨。这时50至60年代的香港,国、粤语片并驾齐驱,产量丰富,题材涉及到粤剧戏曲片、古装武侠片、文艺片、喜闹剧、青春歌舞片等,对应的有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等粤剧戏王,狄龙、姜大卫、王羽等武打明星,吴楚帆、张活游、白燕等文艺精英,萧芳芳、陈宝珠等青春偶像,使香港电影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5.发展有力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电影随着电视的普及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受到不少冲击,为获得不同阶层观众的观影,香港电影向多元化及本地化发展。在50至60年代风高浪急中航驶过来的邵氏,保持凌厉的发展态势,此时期已在香港电影业占据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大量国语武打片,培育出楚原、张彻、刘家良等一批大导演,他们以充满强烈阳刚之气的刀剑拳脚功夫片立足于电影界,其属下的王羽、狄龙、傅声是60年代红极一时的武打明星,直至武打巨星李小龙的出现,才将他们的锋芒盖掩了下去。应该说李小龙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电影,不仅令其进入国际影坛,让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功夫,而且还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新高度,迎来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

6.致力本土

1973年,李小龙的暴卒使功夫片热潮骤冷,大众转而关注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郑少秋、沈殿霞等演绎的《七十二家房客》影片,或嘲讽或诙谐、嬉笑怒骂不一而足,充满地道的市井风格,吸引不少观众的兴趣。在这股风潮影响下,过去严谨的功夫片,也揉合了谐趣幽默的杂耍喜剧成分吸引观众,最成功的莫过于成龙、洪金宝等由过去高大上的武打式英雄,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平民形象来亲近观众,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新浪潮电影影响下,1979年的香港电影开始了新的一页,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徐克、余允抗等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业,他们凭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也由于他们大多于成长于香港、受西式教育,所以许多电影作品既深深烙下香港本土特色,又具国际视野的特点。

7.商业推动

在各种政治经济利好的造就下,香港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寸土寸金的香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凡所想到的商业活动若没有资本运作,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香港电影同样也不例外,即使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也会被淘汰。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的新艺城影业公司、德宝电影公司和根基巩固的嘉禾、邵氏等影业公司的新旧竞争,更加剧香港电影的商业较量,谁都想在电影市场中分一杯羹,因此各方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出发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浑身使出招数,集体创作、密集炮制、流水线生产等以最快速度和数量生产影片,激烈争夺市场份额。在巨大商业资本的推动下,香港电影在80年代进一步呈现多元化和本地化的发展趋势,成就了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一批名导的影艺事业,也造就了许氏兄弟、成龙、洪金宝、周润发等巨星的出现。以票房论为说,整个80年代是香港电影飞黄腾达的时期,但在高票房的背后已潜藏着泡沫的出现,这是商业资本运作和推动下,难以避免的“高票房陷井”。

8.明星打造

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明星效应日益突显,有些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得一望而知,有些为赶档期赶资金,甚至没剧本的情况下就急匆匆拍摄,唯一能撑起这些烂戏的就是明星。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造星”运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影视歌三栖全面发展的香港“四大天王”,围绕他们各种演艺活动的市场操作所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明星效应所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同样四通发达,导演、编剧的创作,这时期似乎放到最次要一边,电影质量可谓鱼龙混杂。在四大天王的夹缝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生路的周星驰,开始了塑造自己成为喜剧天王的时代,也开始了他一路飙高票房的神话,90年代基本是周星驰驰骋影坛的天下,那时期我记得大街小巷都播放着周星驰的搞笑片,有些VCD小影室还没进去,就可听到周星驰嚷嚷的叫喊声,说不上绝后,那也可谓空前的。在这些嬉笑声中,也有一批像张婉婷、王家卫、关锦鹏等静静做自己电影的导演,其中王家卫成绩斐然,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影展中获奖,并带领张曼玉、萧芳芳等不少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使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周润发、成龙及杨紫琼等巨星时常被好莱坞罗致拍电影,这是一个巨星闪耀的年代。每部卖座的电影可以没有丰富的剧情,可以没有动人的戏份,但不可以没有巨星的存在,他们令香港电影的夜空璀璨夺目、光彩耀人,这是香港电影的颠峰时期,被冠以“东方好莱坞”之称。

踏入新世纪,香港电影已走过百年历史,总的来说,20世纪前10年是启蒙孕育时期,20至30年代是萌芽发展时期,40至60年代是成熟多元时期,70至80年代是黄金缔造时期,进入90年代辉煌衰退时期。如前所述,太过注重商业资本运作,电影必然会日渐丧失最本质的东西,这在8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已经埋下伏笔,到90年代已暴露无遗,加之受国外电影的冲击、电影人才的流失、盗版问题的侵袭、数码电影的冒起、跟风拍摄的弊病、制作水准的粗糙等,都一步步远离大众观影之心。到90年代末,香港电影留下的仅是巨星的光影,其它各方面都急剧下挫。尤其新世纪最初几年,是香港电影业最艰难最阴暗的时期,除受经济低迷影响外,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使许多戏院门可罗雀,曾经一年拍摄300多部电影的辉煌业绩,在该年只拍摄了50来部电影。另外,香港两位歌影巨星张国荣、梅艳芳相继去逝,对整个电影业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香港电影像似迎来了一场浩大的寒冬。

为寻求突破,业内人士不少开始北上寻找机会,开拓国内电影市场。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愈加重视,电影产业正在整合提升,瞄准国内这块黄金地还是比较明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大陆和香港合作拍摄的电影越来越多,当中不乏知名导演和演员。在香港人一贯拼搏进取的精神之中,我们似乎看到香港电影的新出路和希望,但这种背靠大陆广阔的电影消费市场,假如还是按照那种港式的老套路去出品电影,那是无法取悦和满足现在观众的心。

猜你喜欢
香港电影香港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香港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