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间歇多球训练法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2019-04-09 09:13杜朋曹梓威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标准差均值次数

□ 杜朋 曹梓威(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谷歌和百度网站,针对相关的研究内容,查阅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乒乓球专著等,以及在中国期刊网、万方学位和维普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

1.2、实验法

(1)实验对象。

实验随机选取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10-15岁男运动员16人。

(2)实验内容。

练习内容为正手一边一个上旋球连续拉、推挡侧身扑正手、全台不定点摆速,三个计划为一个循环,共循环练习两次,每个计划练习两组。

(3)实验仪器。

本次实验研究选用 P O L A R T E A M2团队心率表作为测试仪器。

(4)观测指标。

心率、击球命中率、底线区域命中数、击球出界次数、击球下网次数。

1.3、数理统计法

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 p ss 17.0及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并比较分析归纳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一边一个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

表1 一边一个前后测数据差异性分析表

通过对实验组前后测数据进行w i l c o x o n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底角命中数的前测均值为21.13个,后侧均值为33.63个,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2.5个,从而说明命中率在提高;前测最大值为27,后侧最大值为44,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7;前测最小值为16,后侧最小值为25,后侧比前测提升了9;前测标准差为4.324,后侧标准差为6.457,后侧比前测提升了2.133;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界次数的前测均值为13.63个,后侧均值为5.63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8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18,后侧最大值为8,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0;前测最小值为10,后侧最小值为3,后侧比前测降低了7;前测标准差为2.669,后侧标准差为1.923,后侧比前测降低了0.746;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下网次数的前测均值为6.25个,后侧均值为4.88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37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9,后侧最大值为6,后侧比前测降低了3;前测最小值为4,后侧最小值为3,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前测标准差为1.832,后侧标准差为1.126,后侧比前测降低了0.706;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156,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

2.2、推测扑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

表2 推测扑前后测数据差异性分析表

通过对实验前后测数据进行w i l c o x o 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底角命中数的前测均值为16.38个,后侧均值为29.38个,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3个,从而说明命中率在提高;前测最大值为21,后侧最大值为37,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6;前测最小值为10,后侧最小值为21,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1;前测标准差为3.777,后侧标准差为5.370,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593;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界次数的前测均值为14.88个,后侧均值为7.13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7.75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21,后侧最大值为11,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0;前测最小值为1,后侧最小值为3,后侧比前测提升了2;前测标准差为6.034,后侧标准差为2.900,后侧比前测降低了3.134;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下网次数的前测均值为8.63个,后侧均值为3.50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5.13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14,后侧最大值为5,后侧比前测降低了9;前测最小值为3,后侧最小值为2,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前测标准差为3.420,后侧标准差为1.195,后侧比前测降低了2.225;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3、全台不定点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

表3 全台不定点前后测数据差异性分析表

通过对实验前后测数据进行w i l c o x o 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底角命中数的前测均值为11.13个,后侧均值为22.00个,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0.87个,从而说明命中率在提高;前测最大值为15,后侧最大值为25,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0;前测最小值为6,后侧最小值为18,后侧比前测提升了12;前测标准差为3.357,后侧标准差为2.533,后侧比前测降低了0.824;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界次数的前测均值为14.38个,后侧均值为6.75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7.63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21,后侧最大值为10,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1;前测最小值为11,后侧最小值为4,后侧比前测降低了7;前测标准差为3.378,后侧标准差为2.315,后侧比前测降低了1.063;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01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下网次数的前测均值为7.25个,后侧均值为7.13个,后侧比前测降低了0.12个,从而说明失误率降低了;前测最大值为12,后侧最大值为12,后侧相比前测没有变化;前测最小值为1,后侧最小值为1,后侧相比前测没有变化;前测标准差为4.166,后侧标准差为3.720,后侧比前测降低了0.446;通过前后侧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P=0.655,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该训练计划于一边一个连续拉计划比较结果相似,除了下网次数前后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两项指标对比都要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间歇训练在该计划中也起到提高击球效果的作用。

3、结论

(1)整体上看采用间歇训练法之后,整体训练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底区命中数和出界次数两项指标前后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下网次数整体失误次数较少,在实际训练时运动员在练习时出界次数更多,但后测下测下网次数的均值也比前测时有所下降;

(2)从前后测的对比可以看出三项数据后测与前测相比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训练效果优于练习一边一个连续拉计划,从训练中观察看到练习推侧扑练习强度要大于一边一个连续拉,出现体能下降,步伐移动缓慢的时间前移,通过两秒的间歇休息,运动员能够得到缓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保证了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通过间歇多球训练实验,在击球的准确性上和击球稳定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出界次数上,三种不同的训练计划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整体失误数据上看,击球下网的次数要远远低于出界次数,虽然数值较小,但下网次数的均值都有了下降,说明通过结合比赛节奏的短暂间歇,能够保证运动员的击球质量,避免过量强度负荷带来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标准差均值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最后才吃梨
订正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