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圆了吴木根的人生“三梦”

2019-04-10 12:20吴维纲
老区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居一家人驻村

□ 吴维纲

▲龙安镇龙祥家苑集中安置小区

今年春节期间,在黎川县龙安镇龙祥家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家家户户门前悬挂了喜庆的灯笼、张贴了崭新的对联,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住在安置小区的吴木根,大女儿和小儿子都放假回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张罗着过年。这几年,吴木根家真是喜事连连,先是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小儿子考上了高中,2017年他家又搬进了安置新居,住进了新楼房,2018年他们夫妻俩通过发展养牛产业和在村里的扶贫工厂务工,增加了几万元的收入。党的扶贫政策给他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他逢人便说:扶贫政策让他女儿读了大学、儿子上了高中,圆了他一家人的“上学梦”;没花一分钱,便住上了84.2平方米的新房,圆了他家的“安居梦”;现在通过发展产业和就业,收入增加了,一家人正在朝着实现“小康梦”迈进。吴木根这三个人生梦想,通过几年的政策帮扶现在变成了现实。

教育帮扶圆了他家“上学梦”

吴木根是黎川县龙安镇王沙坑村塘源村小组村民,出生于1970年,在村里他勤快肯干,可是因为个子矮小,只靠种几亩地维持生计,每年的收入入不敷出。结婚后,随着一双儿女相继出生,家庭生活负担更加沉重,不久儿子又患了重病。为了给他治病,不得不向亲友借债,从此欠下了几万元债务。2014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他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干到头,勉强养家糊口。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儿女渐渐长大,到了上学年纪先后在村里上了小学。大女儿很争气,每次学校考试都拿高分,经常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扬。每当看到女儿手里举起的奖状,夫妻俩疲惫的脸上都会露出欣喜的笑容,仿佛从中看到了希望。

2015年,女儿参加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江西师范大学金融系。看着录取通知书,夫妻俩高兴得彻夜未眠。可是面对一年几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他们又皱紧了眉头。关键时刻,抚州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干部给他带来了喜讯,告诉他国家对贫困学生每年可以申请8000元的贴息贷款。为了让他女儿能够顺利读上学,帮扶干部还帮他申请到了县里的贫困学生教育助学金5000元和社会助学捐款5000元。这些帮扶政策犹如雪中送炭,让他女儿圆了上学梦,一家人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不仅如此,吴木根还在读高中的小儿子,每年都可以领取扶贫助学金2500元,每学期免除学费400元,让他得以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吴木根妻子在蜜桔扶贫工厂上班

吴木根饲养的水牛

现在吴木根对党的扶贫政策内心充满了感激。他逢人便说: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帮到了贫困户的心坎里,让他女儿读上了大学。儿子读上了高中,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

搬迁新居圆了他家“安居梦”

吴木根的老房子建在村里的一个山凹里,是一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未完工的砖木结构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冬天冷风呼呼地往屋里钻,遇到下雨天漏雨,地下便形成一个个小水坑,他家的房子在村里算是最破旧的了,看着别人家的盖起一栋栋新楼,吴木根既羡慕又无奈,他心想要是哪天自己家里能盖上一栋新楼房多好!可是一想到肩上还背着几万元的债务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他的这个梦想便烟消云散了。

镇党委书记、帮扶干部毛黎保到他家走访慰问

小区休闲凉亭

对于吴木根的住房问题,驻村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7年黎川县启动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吴木根成了镇里108户贫困户搬迁安居中的一员。这年春节前夕,他们一家人搬进了建筑面积84.2平方米的新居。看着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宽敞明亮,就像县城“商品房”的新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没有想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一家人便能告别破旧的老房子,住进崭新的楼房,圆了一生的“安居梦”。

在乔迁新居的这天,他请人书写了一幅对联“搬进高楼谢党恩,欣逢盛世享太平”,横批“共产党好”。

产业帮扶圆了他家“小康梦”

自从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以来,帮扶干部除了节假日到吴木根家走访慰问,还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发展产业致富。

2015年开始他便养殖两头水牛,每年都产下两只牛仔,第二年便可以出售,一年可以增收1万多元。为了鼓励他自主创业,县里每年都发给他2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他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一辆三轮车,平时在村里跑运输,从此他家的收入逐渐增加,每年种粮食、养牛、跑运输,经济收入达2万多元,2016年他家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根据王沙坑村蜜桔种植面积大、产量多的产业优势,为了便于蜜桔的储存,打开销售渠道,尽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组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家蜜桔加工扶贫工厂。扶贫工厂建成竣工后,蜜桔采收时吴木根妻子每天都在厂里上班,一年可以增收1万多元。

最近,帮扶干部龙安镇党委书记毛黎保到吴木根家走访慰问,鼓励他利用扶贫贴息贷款,做大养牛产业。新的一年,吴木根准备向农商行贷款5万元,养殖10头水牛,每年可以实现增收5万多元。他相信只要有党的政策扶持和各级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小康梦”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新居一家人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搞笑一家人
驻村博士
鹧鸪天·红安老区易地搬迁扶贫
易迁新居
美术作品欣赏
奇奇一家人
奇奇一家人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