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我的叔叔于勒》

2019-04-10 23:58王建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于勒约瑟夫菲利普

王建虎

初中小说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角色。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以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虽然没有设立独立的小说单元,但选进教材中的小说篇章,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无疑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命体验,增长学生见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好材料。但当下的小说教学,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小说,教师基本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设置,从表面上看,似乎面面俱到,一应俱全,但实际上遮蔽了小说教学中每篇小说教学的生长点,忽视了小说的类型。用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所有小说的做法,只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被扼杀。教师虽然讲的激情飞扬,心潮澎湃,但学生却是昏昏欲睡,期盼下课。如果我们在解读小说时能够借助文本细读策略,换一种方式指导学生解读作品,或许能够改变小说教学低效的局面。

《我的叔叔于勒》是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中的一篇课文。在大多数课堂中,教师常常把菲利普夫妇解读成自私、冷酷、贪婪和唯利是图的典型,细读全文发现,菲利普夫妇的性格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我们常常忽略了另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作品中“我”的视角——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菲利普夫妇,也许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菲利普夫妇。

一、努力跟生活抗争的父母

在“我”的眼中,生活是艰难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但从来没有放弃过抗争。母亲在花钱的事情上,都是特别的计较,比如,在“家里事样样都要节省”,生活中从来不敢接受别人的吃饭邀请。因为接受了就要回请人家;买生活用品,等待的是商家的促销活动,因为只有那时的东西是“减价”的,也只有那时的“一米的花边”才“十五个铜子”,就是这样,母亲还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所以,母亲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痛苦”,但是就是这样的各方面节省,我们的日子过的还是捉襟见肘:母亲不让我吃“牡蛎”,其理由是“怕把男孩子惯坏了”,她不吃牡蛎,其理由是“怕伤胃”,只有姐姐们可以吃——因为有客人——姐夫在,就是这样也是不能多吃的,因为“吃多了要生病”。事實上,这哪里是“惯坏”“怕伤胃”和“吃多了要生病”的问题,母亲只是没有更多的闲钱来买“牡蛎”罢了。如果要不是二姐夫在,怕是连姐姐都没有机会吃牡蛎了。这就是“我”眼中看到的我们家的家庭境况。面对这样的生活境遇,全家人只有省吃俭用才能“刚刚够生活”,怎能经得起我的叔叔——于勒的“糟蹋钱”呢?在这种境况下,“我”怎能说父母亲是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呢?“我”眼中的生活是艰难的,“我”的父母是在努力地跟生活在抗争。

二、被生活碾压下的尴尬父母

本来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但“我们”的境遇似乎比当地穷人的境遇还要糟糕,“我们”是穷人中的穷人。因为我们连哲尔赛岛都是不能想去就去的,只有遇到“二姐”结婚这样的喜事之后才能有机会去一次。因为贫穷,两个姐姐到了待嫁的年龄却嫁不出去,二姐终于可以嫁出去了,也仅仅是我们让二姐夫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之后才有了机会的。在“我”的眼中,父母亲是那种努力生活的人,是想方设法想过上好日子的人。他们也想像其他人一样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也希望能像穷人里的“有钱人”那样,在每个星期日能够带上孩子们“穿戴整齐到海边栈桥上散步”,更希望两个女儿能够到待嫁的年龄及时嫁出去,自己的小约瑟夫吃牡蛎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为了这样的生活,父亲努力辛苦地工作,每天“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为了这样的生活,母亲过日子精打细算,“样样都要节省”“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布”“买拍卖的底货”“买减价的日用品”,但所有的这些努力,都不能让我们过上富足和体面的生活。“我”的父亲每天卖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母亲抓住各种机会拼命节省生活开支,就是这样也仅仅只是“刚刚够生活罢了”。但就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们遇到弟弟——于勒,却“行为不正,糟蹋钱”;遇到于勒“逼得父母动老本”,遇到于勒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而且“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的事情时,在菲利普夫妇看来“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从作者所用的这些短句来看,其实包含着父母对于勒如此糟蹋生活行为的不满和尴尬。他们阻止不了于勒糟蹋钱的行径,也养活不了挥霍钱,不看重钱的于勒。只有“按照当时的惯例”“打发他到美洲去”。这是“我”的父母能够保全我们家的唯一选择,也是符合当时的风土人情的。如果有错,那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错,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作为社会底层的菲利普夫妇是无法超越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到特立独行的。所以,作为孩子的“我”又怎能不理解父母送走“于勒”的行为呢?于勒,在约瑟夫的父母,甚至是当地人,看来是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是一个破坏他们生活的魔鬼。只有把于勒送到“美洲”去,才能改造于勒,救赎于勒。这也是保全“我们”一家人过上正常生活的最终选择。

三、“希望”破灭后的恐惧父母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向学生提出“菲利普夫妇值得还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问题,但是,这只是我们作为成年人世界里的语言,而不是小说中“我”的语言,不是儿童心灵世界里的真实语言。在儿童的心灵里:不存在一个人值得还是不值得同情的问题,而只有发生还是没有发生同情心的问题。当“我”看到,作为父亲的菲利普在陪女儿女婿吃牡蛎时,无意中发现期盼多年的于勒竟沦落为形同乞丐的“老水手”时,他“不安起来”了,他对母亲说话结结巴巴,“脸色十分苍白,神色狼狈”,他甚至没有力气站着说话,只有“坐在长凳上”;当菲利普从船长那儿确定那个“法国老流氓”就是自己期盼多年的亲弟弟于勒时,他的“脸色早已煞白”“神色张皇,两眼呆滞,哑着嗓子”结结巴巴说话时,“我”只有替父亲担心、替父亲难过,“我”同情父亲的遭遇。他期盼多年的梦想因遇见于勒而彻底破灭;“我”看到母亲因于勒落魄的事实而“哆嗦”“暴怒”时,“我”依旧是担心的。母亲盼于勒回来实现“上千种计划”来改变窘迫的处境,现在却因于勒的落魄而不得不搁浅。母亲十年的希望现在彻底变成了绝望。“我”对母亲的希望破灭后的遭遇是理解与同情的。于勒给“我”父母——菲利普夫妇,造成的阴影实在太深了。他们寄托在于勒身上所有的希望现在因于勒的落魄回归而彻底破灭。菲利普夫妇十年的曾拥有的希望现在变成了绝望。于勒的回归,对这个家庭的最大冲击可能就是二姐的婚事。因为二姐夫是看了于勒给菲利普的“发财信”才愿意娶二姐的。现在希望破灭,在二姐夫看来就是一个谎言,这门婚事还能保住吗?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呀!为了保全这桩婚事,“我”父母唯有继续说谎,唯有改乘船只逃跑。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父母只有同情和可怜。

四、无力改变生活的父母

所以,从作为儿童的约瑟夫的视角看来,单纯从不让“我”多给于勒——“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十个铜子”,“我”对父母的行为多少是有点困惑的,不理解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是自私和冷漠的,于勒毕竟是“我们”的亲人,生活再难也应该多少接济一点。但从“我”的父母的境遇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在一个铜臭味十足,没有钱连嫁女儿都嫁不出去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菲利普夫妇努力工作,努力节俭才勉强度日,“我”又怎能苛责父母超凡脱俗,特立独行,摆脱世俗去迎接于勒的回归呢?从这一角度说,“我”父母的行为又是可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小人物在残酷的社会面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那种无力和无奈感是让人同情的。因此,在约瑟夫看来菲利普夫妇已经是拼尽了全力但还是不能把两个姐姐嫁出去,生活还是捉襟见肘。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选择逃跑或者抛弃于勒也是无奈之举。父母的以钱论人,绝非个人的道德缺陷,而是社会环境所逼。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在本篇小说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塑造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物形象,而是要借助菲利普夫妇这样的形象来表达对整个法国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受这种风气毒害、碾压却无力反抗的同情。另外,作者借助儿童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还寄托着他的一种希望。在拜金主义弥漫的整个社会中,还能有约瑟夫这样没有被拜金主义思想毒害的孩子存在,这是整个社会的希望。约瑟夫对作为弱者的于勒的同情行为,虽然会遭到来自成人社会的斥责和阻挠,但作为孩子的约瑟夫还是义无反顾的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这是社会的未来。

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不要局限于一个点,应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换一种视角去走进人物,去分析人物,我们也许对文本就会有一个不同于常态的理解和发现,对文本的理解方能更加深刻,也才能更接近作者的本意。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文本细读在农村初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S[2018]GHB1897)研究成果。]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入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简称“林文”)。“林文”首尾两段分别使用了“钟爱”和“一字千里”,对这兩个词语的用法,读者或有异议,笔者自有看法,不妨写出来就教于方家。

猜你喜欢
于勒约瑟夫菲利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偷懒发明的铁栅栏
活跳板
童话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日安,白天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