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青诗歌的特征

2019-04-10 12:28李雨晨
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艾青特征诗歌

李雨晨

摘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艾青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个性的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本文着眼于艾青诗歌的整体,从四个方面,即诗歌的中心意象和主题、诗歌的色彩渲染和意象表达、散文化的诗体和忧郁式的感情基调,论述艾青的诗歌特征。

关键词:艾青;诗歌;特征

正文

童年的寄养生活、青年时的流浪与监禁、抗战初的动荡与漂泊、解放区与建国初的政治化环境、新时期初的反思浪潮等都对艾青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完成了历史的“综合”任务。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中国诗歌忠于现实的传统;另一方面,克服幼稚的叫喊等弱点,批判地吸收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取得的某些成果,進一步丰富与发展新诗艺术,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诗人的诗歌特征有:

(一)以太阳和土地为中心意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据统计,艾青首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二)注重色彩渲染和意象表现

诗人艾青一生中都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1928年艾青初中毕业后,考入杭州的国立西湖艺术绘画系。1929年春至1932年,他留学法国,主要研修美术。他接触到许多在巴黎收藏馆的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并为之深深打动。同时,艾青对文学作品也广泛涉猎,并接触了凡尔哈仑等象征主义和以阿波利奈尔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这一经历对艾青以后的诗歌创作有莫大的影响。回国伊始主要是从事绘画。1932年4月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从绘画转向写诗,或者说两者同时进行的艺术道路,使艾青的诗作有一种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艾青像印象派作家那样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他常常处在一种沉思的状态里,为的是怎样才能抓住那种瞬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并加以渲染,用恰当的诗句描画出来。但是他反对像摄影师那样仅仅将感觉还原于感觉,而是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二者的融合,从中展开联想,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如《旷野中用的"模糊"、"灰黄"、"灰白"、"茫然莫测的雾"等词语,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色的敏锐感受,也暗示、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沉重"、"倦怠",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命运的总体把握和思索。

存在于艾青诗中的光和色,不仅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也是一种暗示和象征。这种光和色的调子,在艾青的笔下主要呈现为明暗两种:在表现"土地"的意象和主题时,诗人多用灰黄紫的色调和暗淡的光;而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他又常常采用通红、金色、浅黄、浅蓝的色调和强烈、温柔、明洁的光。

(三)诗体自由,追求语言的散文美。

艾青不仅以诗人饱满的情怀去感受生活,表达自由解放的理念,在他朴素的诗行里,他又独特地运用他曾作为画家的眼睛,从散文和绘画当中汲取诗美艺术之精华。他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种随诗情而产生的“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他的诗,意象愈发丰满,显得那般绚丽;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

艾青在《大堰河-_我的保姆》中写到: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瓦菲/你的被曲押了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其写景绘形绘神,包涵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四)艾青式的忧郁。

"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征。

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也是发自内心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的痛苦的生命情怀:幼年时缺乏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色。

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到:

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艾青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

综上所述,诗人不仅要认识生活,审视时代,形成深邃的思想、饱满的感情,而且要结合自身经历,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艾青在诗歌上的主张与追求,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文献

[1]骆寒超,骆蔓《时代的吹号者_艾青传》〔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

[2]周红兴《艾青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

[3]杨匡汉,样匡满《艾青传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4]徐刚《艾青》[M].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5]论艾青诗的抒情结构[J]. 骆寒超. 浙江学刊. 1981(02)

[6]论艾青诗的现代化新动向[J]. 骆寒超. 浙江学刊. 1982(01)

[7]试论艾青笔下的土地和太阳[J]. 刘婕.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8]彩色的诗——论艾青诗歌中的色彩描写[J].张景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艾青特征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艾青林场守鹿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抓特征解方程组
艾青来了
无题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