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倾注一生情用笔写好一人生

2019-04-11 09:44魏三军
中国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制笔毛笔河南省

魏三军

现任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好勤同志,自幼师从于其父亲刘家祥学习制笔技术。1986年1月至1992年11月任项城市汝阳刘传统笔刷厂技术员;1992年12月至1996年11月任该厂副厂长、助理工程师,1996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副厂长、工程师;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任厂长;2005年7月至今任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7月,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聘请为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2007年4月,被项城市人民政府授予项城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5月,被项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联、美术家协会、地税局评为特别贡献奖;2008年3月,被文化时报《旗帜》编辑部聘请为副主编; 2008年9月,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正清和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相约重阳夕阳红大型书画联谊会爱心捐助活动中,被授予爱心企业家称号;2009年1月,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河南省技术交流站、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授予河南十大杰出技术创新人物;2009年2月,在全民创业活动中,被中共孙店镇委员会、孙店镇人民政府评为创业之星;同时连任项城市人大代表。

“汝阳刘——中国毛笔的发源地,汝阳刘毛笔为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后经其手下文书汝阳刘先祖刘寅传承发展至今。汝阳刘毛笔精选特定区域的羊毛、狼毫、石獾、汉松尾、紫毫、过冬鼠尾等上等原料制作,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精品。自明代传入皇宫,成为明清两代的官廷贡品。”刘好勤自豪地说。

提起“文房四宝”,大家很快能说出“笔墨纸砚”四个字,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是书写人类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然,更是推动世界文化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说起“文房四宝”,毛笔居首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它的前生后世你了解吗?它的传承和发展你知道吗?它如今的传承人你又熟悉吗?

日前,记者再次很荣幸采访到了这位毛笔第66代传承人——河南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好勤先生。

细说毛笔发展史——已有2200年

在河南项城市孙店镇项城西南一隅,坐落着一个古老的村庄——汝阳刘。它既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汝阳刘毛笔的发源地,也是彰显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承载中国厚重文化内涵的渊源地。

据了解,汝阳刘毛笔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其发明人为秦将蒙恬,因此被汝阳刘人从古至今尊奉为祖师。据《项城县志》记载,汝阳刘毛笔由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后经其随从、汝阳刘先人刘寅传承下来。自此,汝阳刘人便以笔业为生,几乎家家都出笔工,户户会制作毛笔,出现许多制笔世家,代代相传,制筆匠人至今已传至66代。毛笔已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可与淮阳泥泥狗、布老虎比美,可与老子的《道德经》并驱。

“文治毫毛安天下,武修长城定太平”,这是镶嵌在汝阳刘村蒙恬庙大殿门口的朱漆对联。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汝阳刘人为祭奠祖师蒙恬,凑钱在村东头修建蒙恬庙。民国23年(1934年)重修扩建,并把每年农历3月3日(蒙恬诞辰日)定为庙会日,以示隆重纪念日与拜师授徒吉日。

新中国成立后,为破除迷信将蒙恬塑像和庙碑砸毁,建立汝阳刘小学。眼下,院内独剩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制笔艺人刘嵩山栽植的倒栽古槐,不仅枝叶繁茂,而且巍然屹立,这岂不象征着制笔艺人的爱艺精神时时得以传承了吗?这岂不象征着制笔人的爱艺精神处处与长寿之槐并存了吗?

此外,汝阳刘村还被称为“妙笔之乡”。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爱用汝阳刘毛笔,挥洒之间,觉此笔洒脱流畅,婉转自如,书写《黄庭经》后连称“妙笔、妙笔”。因此,汝阳刘毛笔故有“羲之妙笔”之说,而汝阳刘村也赢得“妙笔之乡”之美名。

对此,刘好勤先生解释说:“文化的东西决不能流失和失传,文化的东西永远不会枯竭,也决不会枯竭。作为第66代传承人的我,一定要把毛笔做好做精、做细做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生只写毛笔情。这既是我们刘家的家风,也是我们刘家的传家宝。”

进厂务工肯吃苦——年仅16岁

作为“妙笔之乡”,汝阳刘村超过50%的村民都从事或正在从事毛笔产销工作。

而刘好勤的父亲刘家祥是远近闻名的制笔“大咖”。技艺高超的他制出的毛笔供不应求。

幼年的刘好勤受父亲影响,独爱毛笔。遇到阴天下雨,父亲不能下地干活就给几个孩子讲述先祖们的传奇故事和汝阳刘村来历。

刘家祥说,刘氏家族中制笔名师辈出,东汉初刘继恬、东汉末刘崇、东晋刘天运等皆有故事流传至今,这让刘好勤听得既津津有味,又如痴如醉,甚至入迷。

因此,他暗暗下定决心,发誓长大一定要做毛笔的真正传承人。

16岁时,刘好勤进毛笔厂当起了一名学徒工。他每天第一个来到毛笔厂,先是打扫干净车间卫生,而后把制笔工具、原料等又拾掇利索。所以,深得众人青睐。

汝阳刘制笔一共有128道工艺,一般人只负责一道工序,而人勤、脑勤、脚勤、手勤的刘好勤却挨个工序学习与钻研。谁做得精,就向谁请教,因他深受员工喜欢,所以大家也愿意把自己的绝技绝活面对面、手帮手的相传。很快,刘好勤就把128道工序全部学会学完,并谙熟于心。

这是刘好勤牢记父亲嘱托的结果:“父亲嘱咐我,制笔如做人,你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勤学好问多干活,把手艺练精有绝活,将来才能有用武之地。”

19岁那年,经过潜心研究,刘好勤还制出了一支蓄墨多、提按幅度大、适合草书书写的长毫锋颖笔,一下轰动了全村。这支笔一上市,就受到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一片好评,从此上门订货者络绎不绝。

在谈到自己的绝活时,刘好勤摁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

他讲,制汝阳刘笔,“尖、圆、齐、健”四德需兼备,齐、垫、切、梳是最为重要。毛头收拢、锋颖尖锐、犹如锥状,运笔方可粗细兼有,笔尖收纵运转,笔毫镜鉴自立,着案方可起落有弹性。

令他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前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一行参观汝阳刘非遗展馆,原计划只参观5分钟,结果一下子参观了45分钟。

胡锦涛一行尤其对刘好勤创新的“四头毛笔”非常感兴趣。“四头毛笔”即一个毛笔杆有四个笔头:有写隶书的,有写楷书的,有写小楷的,有写小篆和画兰草的。这几种笔头所用原料不同,用途也不同。想写隶书的时候换一个笔头,想写楷书的时候可以再换一个笔头。

胡锦涛看后连连称"这个发明太好了!"

随后,刘好勤又向胡锦涛一行介绍了毛笔制作的原料,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并重点介绍了基地制作的精品小楷毛笔“纯紫尖”。

“这款笔是用山兔毛脊背第二层的紫毫做的笔锋。”刘好勤进一步解释道,兔子共有四层毛,第一层是兔颖,第二层是紫毫,第三层是兔毛,第四层是兔绒。紫毫是用来制笔的最好材料,兔绒则不能用来制笔。

“一定要把这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当胡锦涛同志听到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华老字号时,特意这样嘱咐刘好勤。

刘好勤讲,人生中有许多一闪而过的瞬间,也拥有无数个45分钟,可像这样特殊时刻的45分钟却是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却的,这将会使我永远铭刻心间。

我的记忆中,让我久久难忘。"近日,河南项城市汝阳刘毛笔生产基地负责人刘好勤在谈起不久前原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参观汝阳刘非遗展馆的情景时,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据悉,刘好勤常常用工匠精神做毛笔,选料十分考究,笔毫用料必须是精选特定区域的羊毛、狼毫、石獾、汉松尾等上等原料。狼毫要刚中有柔,羊毫要柔中有刚,兔毫要富有弹性。

他说,对不好材料宁可弃之不用的刘好勤还拥有多项技术发明。其中,“头刀贴锋”笔,狼毫“干磕干压”创新技术等,开创了狼毫制笔的新领域。

做好毛笔传承人——第66代

在谈到毛笔发展历程时,刘好勤双眼含泪说,不知何时毛笔曾一度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过去汝阳刘制笔厂的亏损局面,有许多人失去信心,认为即使有回天之力,也难以扭转这种亏损局面,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毛笔生产没有前途,于是许多人纷纷弃厂而外出打工,甚至厂里股东也纷纷退股另谋生路。

刘好讲,这些并没有击垮自己。相反,他更有信心:“传统的产业蕴含着财富和商机,只要认准形势,在发展中创新,小毛笔定能做成大产业”。

2005年,在亲朋好友帮助下,刘好勤筹资50多万元对濒临倒闭的汝阳刘传统笔刷厂进行改制,成立如今的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他出任首届董事长职务。

“汝阳刘毛笔技艺,不但要传承,更要创新,我一定要做大做强汝阳刘毛笔产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刘好勤信心百倍地说。

接着,他大胆创新与改革,开发研制出高中档礼品套笔、书画专用笔、油画笔、胎毛笔等,实现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销售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公司投入3900多万元,实施20万套礼品毛笔建设项目,年销售收入达1.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毛笔生产基地。

2011年,刘好勤又规划建立汝阳刘毛笔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汝阳刘传统技艺展示馆、毛笔博物馆、书画艺术市场、非遗展示馆等,并在项城、周口等地学校建立了汝阳刘毛笔传承基地。

有付出就有收獲。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大、中、小楷学生用笔,书画用笔,高、中、低档礼品套笔等120多个品种,年产各类毛笔330万支,远销韩国、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带动更多人致富,该公司按照“公司+基地+生产专业户”的模式,对资源进行整合,让村里的毛笔生产专业户加入公司,实行四统一:统一原材料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销售,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最终使小小毛笔走上了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纷纷前来签订单,而该公司被河南省政府评为全省10家重点文化企业之一;汝阳刘纯子尖毛笔128道工序专利批复下来;公司2亿支学生用笔扩建项目稳步实施;启动新三板上市筹备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专业人做专业事,而我最大的事就是做毛笔。”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刘好勤用这句话来诠释什么叫“工匠精神”。

为此,该公司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书画系列金奖、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河南省诚信示范建设单位、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河南省“双十”重点企业、河南省文化企业50强、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原贡品等荣誉称号。

不经一番寒骨苦,哪有梅花扑鼻香。如今,刘好勤也先后获得省级非遗传承人、汝阳刘毛笔第66代传人,被授予中国制笔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河南十大杰出技术创新人物、项城市“五一劳模”等荣誉称号。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刘好勤兴奋地说:“一生只做一件事——专做好毛笔;一生只写一部书——书好毛笔情。我的梦想就是要打造中国汝阳刘毛笔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一校两馆三中心,‘一校汝阳刘毛笔技艺培训学校,‘两馆即世界毛笔博物馆、项城历史名人馆,‘三中心即汝阳刘毛笔书画交流中心、中国毛笔研发中心、全国文房四宝展销中心,拓展汝阳刘毛笔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成全国文化旅游胜地。这是我作为笔毛第66代传承人的一份硬责任,必须扛起,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制笔毛笔河南省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制笔巨头百乐集团专利布局分析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论笔
论笔
旧毛笔的妙用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