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唐村徽派建筑保护的思考

2019-04-12 05:12徐丹玉
杭州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徽派古村落古建筑

文/徐丹玉

唐村位于淳安县西北部,是一座村民绝大部分姓氏为“唐”的千年古村落,全村860余户,总人口2600余人。该村由众多徽派建筑群组成,具有重大的保护开发价值。

唐村徽派建筑现状岌岌可危

据统计,唐村村中目前遗留较大规模的徽派建筑约20幢,总的徽派古建筑约100幢,规模远大于临近的婺源徽派建筑。以唐村为中心,周围十公里的众多村落中,或多或少存留一部分古建筑,且都为原始徽派建筑。近十多年,因经济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古建筑推倒重建速度加快,整个古村落周围已被现代新式建筑取代。因村中道路不适合汽车进入,仍保留相当一部分古建筑,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约为15年前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加上现代居住功能的扩大,老建筑正快速拆除更换新建筑,唐村徽派建筑群面临加速消亡的境地。

古建筑保护的几个原则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烙印特别是古建筑、古树、农耕遗迹、传统手工艺等逐渐消亡,历史文化保护成为了当务之急,同时,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开发成本与收益问题的限制,政府及社会很难做到“可保尽保”。而与唐村一样,面临古建保护难题的村落还有很多。在现有条件下,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保护“可大可小”,遗产保护可以做大规划也可以谋小巧思。针对不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规划做大历史文化产业,如山西平遥古城,也可以谋划特色巧思,如婺源以古建筑为背景的油菜花景观。二是保护“可长可短”,遗产保护可以做大文章也可以写小章节。针对不同程度的现代开发资源,可以做长期的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如西溪明清古建筑群的持续搬迁聚集,也可以做短时间成效的保护,如西湖区弥陀寺公园。三是保护“可旧可新”,遗产保护可以修旧如旧也可以添加新功能。遗产保护修旧如旧已成为许多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手段,比如央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现象,而为了开发收益及现代生活功能需要也可以在历史古迹中植入新功能,同时保持原来历史遗产风貌。

推进唐村古建保护的三个方案

基于以上考虑,对唐村徽派古村落的保护可以选择不同的实施路径。其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注重调动社会资源。唐村徽派古村落多为私人宅基地上盖建筑,整体推进古村落保护,将涉及补偿、修缮、设计等等方面,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利益方囊括进来,建议以唐村经济合作社为开发主体,综合以房屋、土地、青苗等入股,引进社会资金,成立唐村古建筑村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让公司负责唐村古建筑村落的修缮、搬迁、开发、维护、整治、旅游、招商等工作,负责各个方案的落实与开发。

大方案选择可涉及整个古村落,整体搬迁修缮。一是修旧如旧古村落集聚区徽派建筑,使之重新焕发古建筑特质。二是对集聚区内新建房屋进行仿徽派建筑修缮,保持整体格局协调一致。三是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新建房屋,集中进行拆迁安置。四是从临近村落整体搬迁徽派建筑至唐村。通过多种形式的完善,恢复唐村徽派建筑群气势,增加现代居住功能,使之成为旅游观光体验现象级村落。

中方案选择可涉及古村落核心区域,就地修缮恢复。一是保护现有唐村徽派古建筑,出台制度限制拆除现存古建筑,对古建筑核心区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二是对现存古建筑进行收储,通过宅基地互换或货币补偿的形式保护现有古建筑,进一步修旧如旧,恢复古建筑房屋特质。三是对核心区现代集体房屋进行开发,使之具备现代旅游辅助功能。四是集中种植唐村“红姑娘”无核柿、桑树等,使之兼具乡村观光与体验功能,壮大集体经济力量。

小方案选择可涉及具有较大规模古建筑,筹备民俗博物馆和唐村徽派古建筑博物馆。从近20栋较大规模古建筑中,选择一两栋作为博物馆馆址,对馆址进行修缮。收集唐村手工艺品、古建筑家具、雕栏画刻等,形成兼具徽派文化遗产与唐村发展史的博物馆,留下唐村乡愁与特色文化,保留水墨古村记忆。

猜你喜欢
徽派古村落古建筑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徽派山水画传统的名实和承继问题
徽派建筑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中国古建筑
培中古村落文化
岭南篆刻艺术的徽派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