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湿地成就美丽湖南

2019-04-12 02:28/
林业与生态 2019年2期
关键词:洞庭湖区洞庭湖湖南省

文 / 薛 萍

湖南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面积达101.97万公顷(除水稻田外)。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林业部门认真履行湿地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构建湿地保护制度。2005年《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2010年起,湿地保护率纳入省政府“湘林杯”对市州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并开始进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绿色湖南建设纲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等重要文件,都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举措。省委省政府把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工程”,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亲自部署、亲自督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多头管理、执法困难等问题。2015年省编委批准设立了正处级的省湿地保护中心。全省林业系统将“美丽湿地”建设作为四大主题任务之一,制订了《湖南省“美丽湿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湖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也应运而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带动,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在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开展了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管护等工程;以洞庭湖为重点实施了退田还湖、湿地恢复、湿地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修复等项目;在全省开展了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2064.67公顷,试点区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减少了入河排污总量,改善了湘江水质、土质和生态环境。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扩大了湿地面积,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与全球环境基金(GE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在洞庭湖区实施了多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了湖南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综合整治,遏制湿地退化趋势。通过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实施沿江两岸畜禽养殖场所退出、整治网箱养鱼、清除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内杨树、拆除湖泊矮围围网、“迷魂阵”、专业捕捞渔民上岸、打击非法围填湿地和在湿地非法采砂、捕捞、盗猎野生动物等行为,全省湿地保护面积“红线”得以坚守,“一湖四水”水质得以改善,全省湿地功能的退化趋势得到了遏制,关键区域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加强宣教,营造湿地保护氛围。一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等重大生态节日,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志愿者参与湿地保护的重要平台。其中,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岳阳市因此赢得了“中国观鸟之都”的美誉。每一处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学校都是一个向公众普及湿地知识、宣传湿地保护、弘扬湿地文化的窗口。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保护湿地、关心湿地正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截至2018年底,由3处国际重要湿地、18处省重要湿地、4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70处国家湿地公园、7处省级湿地公园等组成的全省湿地保护网络已经形成,全省湿地保护面积达77.2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5.73%。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其规范化建设正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湖南省湿地保护和洞庭湖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绩,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洞庭湖越冬候鸟达348种22.64万只。白鹤、黑鹳、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数量明显增加。1998年从湖北石首天鹅洲逃逸至东洞庭湖区的10多只麋鹿,经过20年的生存并繁殖,到目前为止有182头,形成稳定的东洞庭湖亚群,成为洞庭湖中最年轻、发展潜力最大和野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亚群。洞庭湖江豚数量稳定在120头左右。53种洞庭湖常见鱼类种群数量逐步增加。杨树清理迹地湿地植被较上轮监测增加6种。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秋沙鸭在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沅陵五强溪、石门仙阳湖、隆回魏源湖、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地频繁出现,共记录到178只,数量逐年增加,分布区域扩大到湖南“一湖四水”流域。在湘江湘潭段和洞庭湖区均发现了野生娃娃鱼,南洞庭湖今年发现已有青头潜鸭繁殖栖息。许多极具保护与科研价值的山地沼泽湿地物种自由自在生存,延续了珍稀、特有物种的一段段传奇。因湿地而兴起和繁荣的龙舟文化、水文化、鸟文化等,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熠熠生辉。伴随着人们对良好生存环境需求的不断增长,湿地,不仅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正让周边的群众在参与湿地保护中获得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碧波荡漾的洞庭湖旁勉励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作为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加强湿地保护与建设,既是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沙鸥翔集、落雁平沙、锦鳞游泳、万类祥和的湿地美景,必将持久绽放,诗意的春天终将永驻人间!

猜你喜欢
洞庭湖区洞庭湖湖南省
洞庭湖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好一个洞庭湖
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