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批评下的古典小说教学探究

2019-04-12 10:12吴明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施耐庵林冲水浒传

吴明林

摘 要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类小说,其故事情节多为虚构,但其题材和故事中人物均有一定的历史根源。本文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对其解读,旨在通过阅读小说还原历史面貌,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同时达到“寓教于乐”之用,还文学作品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

关键词 社会历史批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最初被冠名“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种琐屑言谈、与政教无关的体裁,被批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浅识小道”。但其生命力并未因此而消声灭迹,反而极其顽强,它从神话与传说开始,历经六朝时期志人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及拟话本,到明清神魔、世情、狭义、公案,最终形成与诗词平分天下的局面。小说是以人物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坏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本文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对小说教学有所裨益。

1社会历史批评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此外,“社会历史批评还要求文学作品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体描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使读者获得较为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

2操作方法

2.1阐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社会历史内容

小说故事多为虚构,但也有依傍史实之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水浒传》,此处探讨的社会历史即为《水浒传》的社会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宋江起义曾见于史书,如下:

《宋史·徽宗本纪》云:“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东京、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侯蒙传》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历史上也确有林冲的原型,据北京《水浒》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祜先生考证,“此人既号‘第十三将,而且性格‘恣横凶暴,正与具有史料真实价值的《宣和遗事》中的宋江部下三十六将之第十三将、被同伙或当时群众以凶猛绰号‘豹子头 的林冲相合,则此人必是林冲无疑。”《宣和遗事》所载的林冲便是《水浒传》林冲的原型。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朝廷腐败。外族不断入侵,宋统治者为缓和与异族的矛盾,每年献给异族大量钱财。宋统治者为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苛捐杂税,老百姓不堪负重,外加自然灾害频发,农民起义不断。其中宋江起义是规模较大的起义。

2.2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关系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争议颇多,“明代有四种说法:一、嘉靖间最早著录此书的高儒《百川书志》 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有类似的记载。二、稍后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王圻《稗史汇编》等都认为是罗贯中作。三、万历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则又说是施耐庵作。四、明末清初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又提出了施耐庵续说。”此处,采用施耐庵作之说。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原名耳,又名子安,传说又叫彦端,耐庵是他的字,祖籍在江苏。关于其生平,由于资料阙如,已然成为未解之谜,只知道他进士及第出身,曾做官于钱塘两年,但与当权者政见不符,挂冠而去,从此闭门著书。

施耐庵主要的生活在元代,这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采用“民分四等”之策,将其统治下之人划分为四等,以此维护其蒙古族政权的统治,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加剧了元代社会矛盾。元末,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劳动人民时期土地,外加频发的自然灾害,各地人民起义不断。施耐庵为躲避战争,举家迁往苏北兴化县。当张士诚占领兴化县后,多次劝施耐庵加入其反元大军,但“施耐庵‘以母老不能远离为借口,要求张士诚成全他的‘愚孝,拒绝参加反元斗争。”

2.3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很多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副副形象的历史画卷。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反映北宋末年封建政权的腐败的社会现象,奸臣横行霸道,原本有序的朝纲遭到破坏,忠良无辜受冤被贬或处死。作者以小说的形式还原历史画卷,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會坏境中,揭露官逼民反的主旨。

传统儒家德修养提倡“天命”、“忠孝节义”。林冲多次受辱,皆选择忍受,虽屡受其害,觉得这就是天命所为,是不能违抗的,依旧自觉维护其统治秩序,这显然深受儒家“天命”思想影响。此外,“忠孝节义”也深入林冲骨髓,自觉遵守传统“君君臣臣”观念,决不轻易违背。林冲最后的反抗,是忠臣与佞臣的搏斗,是信仰底线与真实人性的挑战。

3结语

《水浒传》的题材与人物皆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其作品有着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通过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解读,还原历史社会,探讨作品中的寓意。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深沉解读。林冲走上梁山是封建制度下忠臣与佞臣的搏斗,忠臣惨遭迫害的结局。借此揭露封建统治下昏君佞臣祸国殃民的的罪恶。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1.

[2] (元)脱脱等.宋史·徽宗本纪(卷22)[M].北京:中华书局,1997:408+11113

[3] (元)脱脱等.宋史·侯蒙传(卷351)[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猜你喜欢
施耐庵林冲水浒传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施耐庵巧用对联治病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