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里的浓浓乡愁

2019-04-15 13:07陆勇强
华人时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刘三小名乡亲

陆勇强

回到农村老家,就回到了童年。不管你混成什么模样,乡亲是不会叫你大名的,而是直呼小名。

小名往往冒着泥土的芬芳,有些还以“狗”“猪”来命名,譬如“贱狗”“狗剩”“阿狗”“阿猪”等等,甚至还以“毛坑”“毛坑板”来命名,实在目不忍视。之所以会取这样的粗俗名字,还是因为老一辈人的传统习惯,认为小孩取的名字越贱越好,容易养活。

我父亲本来还有个哥哥,后来夭折了。父亲生下来后,为了养活,就取小名为“贱狗”,果然茁壮成长,活得挺好。后来父亲又有了一个弟弟,就取名为“小贱狗”,而父亲更名为“大贱狗”,现在父亲70多了,在宗族辈分也高,但在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现在还是称他这个小名,人人不以为忤。在老家,以“狗”取小名的乡亲,细细盘点一下,竟然将近十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取贱名的风俗有所式微,但小名还是有的。京东的刘强东,家乡人称他为“大强”。央视有档直播节目,刘强东的一个舅舅就曾对着电视镜头直呼这个小名,搞得刘强东脸上差点有点挂不住。

小名就是一个人的根,不管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一声“小名”,就是一个人的原形,也是一个人最本原的乡愁。

刘邦当上皇帝后,回乡省亲。怎么来庆祝呢?就是摆酒宴招待乡亲,史载这宴席连吃了十余天。刘邦是皇帝,但他在老家也是有小名的。刘邦的小名叫“刘季”,就是“刘三”的意思,在兄弟姐妹中,他是老三。

当时刘邦回到老家的境况大致是这样的:刘家的那个老三当上皇帝了,刘三回来请大家吃鱼吃肉了。还有一段野史,说刘邦威风凛凛地回乡,他当年朋友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那个刘三当年与我耍钱,欠我的钱还没还呢?

《史记》《汉书》都说刘邦小时候无赖懒散、喜酒好色、懒惰顽劣、游手好闲,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邻里乡亲有些看不起他,就连他的父亲太公都看不起他,经常拿老二刘仲跟他比。

那么,这段野史就说明一个问题,“小名”是属于一个人的出生地的,无论这个名字怎么贱,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就是一种乡情,就是一个人的底色。

后来,刘邦的后代,西汉的孝武帝刘彻,他的小名为“彘”。何谓“彘”?就是猪也。据说这源自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的一个梦。据班固《汉武故事》载:“景帝亦梦高祖谓之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这段话的意思是,汉景帝刘启梦到高祖刘邦对他说,你的妻子王美人得子可以称他为“彘”。

你看这位皇帝的小名够不够俗。

朱元璋的小名叫“朱重八”,排行老八的意思。后来,这位“朱老八”投奔义军,娶了义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军队里的人不再叫他朱重八,而尊称他为朱公子。从那时起,他取名“元璋”,字“国瑞”。据《明太祖实录》解释,“璋”是一种带斜尖的玉石,“朱元璋”即是诛灭元朝的锐利玉器;而“朱国瑞”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以红色为祥瑞的国家。

孩子的小名,一般都是由父母起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亲近人才会直呼小名,让你卸下坚硬的躯壳,仿佛回到鸡鸣狗吠的童年世界,那里有你的亲人,袅袅的炊烟,或是富足或清贫的生活。这是你最原汁原味的乡愁,你走多远,你的亲人和乡亲们都帮你收藏着,一声“小名”,就可以打開你乡愁的大门。(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刘三小名乡亲
有趣的名字
古人小名生猛有趣
让路
不要让陌生人进来
同学刘三
路遇乡亲
老来心事
点赞
顶上功夫
顶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