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Z1蛋白在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9-04-16 03:58,,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鳞癌宫颈宫颈癌

,,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广东珠海 519000;2.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按病理类型分类,约70%属鳞状细胞癌,约有20%属腺癌,8%~10%属腺鳞癌。宫颈小细胞癌为宫颈癌中的罕见类型,约占宫颈癌1%~6%。其发病率低,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1]。但是,宫颈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复发率高,复发率约为66%[2-3]。近几十年,尽管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大部分类型的宫颈癌预后不断改善,但是宫颈小细胞癌生存率仍没有明显的提高。

FEZ1基因是1999年发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8p22的D8s261位点,长约1.5Mbp。该基因编码表达FEZ1蛋白。FEZ1蛋白被证实具有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增殖作用[4]。多项研究表明,FEZ1蛋白在肺癌[5]、膀胱癌[6]、乳腺癌[7]等多种肿瘤中存在表达缺失或下调。近年,有研究表明FEZ1蛋白在宫颈鳞癌[8]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9]中表达确实或下降,提示FEZ1蛋白可能是恶性肿瘤包括宫颈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但关于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尚未得到明确的阐述。本文研究中,通过检测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除宫颈小细胞癌外的宫颈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以及宫颈慢性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及其他宫颈癌或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诊宫颈癌患者病例5085例,其中宫颈小细胞癌25例。选择此25例宫颈小细胞癌作为观察组,此观察组患者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41.2岁。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标准,Ⅰ期13例、Ⅱ期12例,无Ⅲ期及Ⅳ期病例。选择同期于我院首诊的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除宫颈小细胞癌外的宫颈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及宫颈慢性炎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对照组。其中25例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中包括宫颈鳞癌23例,宫颈腺癌1例及腺鳞癌1例。按FIGO分期标准,Ⅰ期20例、Ⅱ期5例,无Ⅲ期及Ⅳ期病例。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对照组患者年龄27~64岁,中位年龄45.2岁。CINⅢ对照组患者年龄28~53岁,中位年龄38.7岁。宫颈慢性炎对照组患者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2.0岁。4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在免疫组化染色的切片上,FEZ1蛋白的阳性表达着色均定位于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呈浅黄色或棕黄色。着色强度分为: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阳性细胞数分为:≤10 %为1分、11 %~50 %为2分、51 %~75 %为3分、>75 %为4分;两项得分相乘结果>3为阳性,≤3阴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宫颈小细胞癌组、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及各对照组之间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采用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FEZ1蛋白阳性表达的浅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可见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25例宫颈小细胞癌中,FEZ1蛋白阳性率低,仅两例病人癌组织呈现FEZ1蛋白阳性表达即阳性率为8 %,而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对照组中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0 %,CINⅢ对照组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0 %,宫颈慢性炎对照组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 %。两两比较显示宫颈小细胞癌组与各对照组(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对照组、CINⅢ对照组及宫颈慢性炎对照组)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组及各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

注:“a”表示其他对照组分别与宫颈小细胞癌组进行比较。

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是否复发的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FEZ1蛋白表达缺失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见表2。

表2 FEZ1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注:1.宫颈小细胞癌组织中FEZ1阴性表达(SP×200);2.宫颈高分化鳞癌细胞癌组织中FEZ1阳性表达(SP×400);3.CINⅢ组织中FEZ1阳性表达(SP×200);4.宫颈慢性炎组织中FEZ1阳性表达(SP×200)

3 讨论

Ishii等[10]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原发性食管癌进行研究,发现在8P22D8s261位点附近存在一个大约2 Mb的共同的杂合性缺失区域。通过分析发现其中一个候选片段F37在正常组织中有表达,而在癌细胞系中检测不到。Ishii将全长F37基因克隆并命名为F37/Esophageal cancer-related gene-coding leucine-zipper motif(F37/食管癌相关基因编码亮氨酸拉链基因序列,简称FEZ1/LZTS1)。FEZ1基因编码一个59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称为FEZ1蛋白,其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主要位于细胞质中。FEZ1蛋白和p34/cdc2-CyclinB1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有丝分裂的细胞中,调节着细胞有丝分裂。已知p34/cdc2是一种周期蛋白的激酶,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共同组成M期促进因子,调控着细胞由G2期向M期的进展[11]。p34/cdc2-CyclinB1复合物的激活能诱使细胞进入M期,而p34/cdc2-CyclinB1复合物的失活是使细胞离开M期的必要条件[12]。FEZ1蛋白被证实能够调节活化的p34/cdc2的稳定性,当FEZ1蛋白表达缺失或者下调时,可导致p34/cdc2CyclinB1复合物的不稳定,从而引起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多个研究表明FEZ1蛋白在前列腺癌、食管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细胞癌、胆管癌以及口腔癌中表达缺失或下调[13]。

近来有研究FEZ1蛋白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王丽宁等[9]研究报道FEZ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阳性表达率低于宫颈正常组织。周红艳等[8]报道102例宫颈鳞癌,结果显示,FEZ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CIN及宫颈鳞癌组织,并且FEZ1蛋白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上述研究提示FEZ1蛋白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有可能成为宫颈癌辅助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之一。

小细胞癌为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方面与其他类型肿瘤差异较大。近来,有研究报道FEZ1蛋白与小细胞癌的相关性。美国德克萨斯大学Toyooka S等[14]报道19例小细胞肺癌及17例非小细胞肺癌,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组FEZ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并提出FEZ1表达的下调可能与其等位基因缺失有关。选取小细胞肺癌36例,低分化鳞状细胞肺癌74例,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组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低分化鳞状细胞肺癌组,上述研究推测FEZ1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暂无FEZ1蛋白在其他组织小细胞癌中的研究报道。

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的表达,则尚不清楚。本研究表明相对于包括宫颈鳞癌的其他宫颈其他类型恶性肿瘤、CINⅢ和宫颈慢性炎组织,FEZ1蛋白在宫颈小细胞癌的表达显著更低。而且在宫颈小细胞癌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组织中FEZ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研究结果发现提示:FEZ1蛋白表达缺失可能与宫颈小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可能成为宫颈小细胞癌辅助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之一。FEZ1蛋白表达缺失机制是否也与等位基因缺失有关有待进一步基因水平研究;另外,FEZ1蛋白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鳞癌宫颈宫颈癌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肺鳞癌化疗后肿块没消怎么办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