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临床分析

2019-04-16 12:0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肌瘤出血量剖宫产

苗 荷

(包头市九原区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在临床妇产科,妊娠并发子宫肌瘤较为常见,一般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可引起子宫肌瘤病变,而后者可造成孕妇产后出血、早产、流产等[1]。在妊娠时,子宫肌瘤会堵塞产道,而将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在剖宫产术中,其可增加出血、感染等风险,因此大部分均行单一剖宫产[2]。本文即分析了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为时间段,选取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40(27.5±2.3)岁。对照组年龄为20~41为(26.8±2.4)岁。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腰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对血压、心率等体征予以密切监测,待麻醉起效后,两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待娩出胎儿后,采用20 U缩宫素立即对对照组产妇行静脉滴注,并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之后将子宫常规缝合。而缝合切口后,观察组需采用20 U缩宫素在瘤体基部注射后,对产妇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割开附着处的方法将黏膜下面无蒂瘤体摘除,之后对切口次啊用1-0可吸收线缝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计量数据可采取t值进行检验,文中计数数据可采取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出血量、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肛门排气时间(d)观察组 30 162.2±15.3 57.3±8.1* 7.3±1.3 2.4±1.2对照组 30 158.2±1.4 48.2±5.7 7.1±1.4 2.3±1.5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发生率13.33%(其中产褥病1例、出血1例、感染2例),观察组发生率10.0%(其中产褥病、出血、感染各1例),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在妇产科疾病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对于孕妇而言,妊娠可促进其体内激素分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肌瘤生长。有研究表明,与正常孕妇相比,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发生流产的概率更高。而由于剖宫产手术的普及和应用,多数可在术中检查出肌瘤,因此关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剖宫产术是否能同时进行产生了较多的争议[3]。以往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剖宫产术同时进行,极易增加感染率和出血率。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多数研究表明次啊用缩宫素处理妊娠反应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拉长子宫上面肌肉,从而更加清晰的显示肌瘤边界,这就为剔除肌瘤、闭合瘤腔提供了便利[4]。本文的研究中,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出血量、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并发症率等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尽管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其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与单纯剖宫产无差异,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瘤出血量剖宫产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