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胶囊在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2019-04-16 12:0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丹栀中枢性性激素

吴 燕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浙江 义乌 322000)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又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依赖性性早熟,主要致病原因是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过早启动。近些年来,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不仅给患儿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还给患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1-3]。中枢性性早熟属于儿科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具有发病率高、预后难等临床特点[4],如果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是保障患儿身心健康的关键。当前临床上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方法也较多,且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丹栀逍遥胶囊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中枢性性早熟药物,在控制病情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治疗效果较佳,被广泛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治疗中[5,6]。为了进一步评价丹栀逍遥胶囊的治疗效果,笔者对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76例,均为女性。纳入标准:(1)年龄4-12岁;(2)符合《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治指南》的疾病诊断标准[7];(3)无药物过敏史;(4)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患儿;(2)合并肾、肝功能不全患者;(3)非特发性性早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76例患儿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年龄5-10岁,平均(6.2±2.5)岁;病程7-25月,平均(18.5±4.7)月;乳房发育分期(Tanner分期):Ⅱ期16例,Ⅲ期者15例,Ⅳ期7例。观察组38例,年龄5-11岁,平均(6.7±2.8)岁;病程6-25月,平均(18.7±4.9)月;乳房发育分期(Tanner分期):Ⅱ期14例,Ⅲ期者16例,Ⅳ期8例。两组患儿年龄、病程、乳房发育分期等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与丹栀逍遥胶囊(国药准字Z0060255)进行治疗,口服用量为150 mg/次,2次/d,并根据具体情况调剂药物用量,丹栀逍遥胶囊总剂量 ≤300 mg/d。7d作为一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一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指标

(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变化情况比较,包括患儿乳腺大小、子宫体积及卵巢容积;(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比较,包括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取患儿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3)治疗效果: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部分,其中显效:卵巢容积≤1.0 mL,子宫体积≤2.5 mL,乳腺增大在0.1 mm内;有效:卵巢容积≤2.0 mL,子宫体积≤3.0 mL,乳腺增大在0.1~0.3 mm内;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未见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患儿总数;(4)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乳腺大小、子宫体积及卵巢体积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7,0.147,0.278, 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第二性征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乳腺大小、子宫体积及卵巢容积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1,4.782,5.874,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变化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变化情况比较 )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乳腺大小(cm3) 子宫体积(cm3) 卵巢容积(cm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9±1.83 3.67±0.65* 4.35±0.69 3.55±0.48* 1.68±0.66 1.26±0.25*观察组 5.72±1.71 2.31±0.48* 4.29±0.62 2.36±0.35* 1.78±0.79 0.57±0.14*t 0.047 4.791 0.147 4.782 0.278 5.87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LH、FSH及E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H、FSH及E2水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的统计学意义(t=5.621,5.025,6.147, 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LH(U/L) FSH(U/L) E2(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9±0.82 4.12±0.75* 3.92±0.65 2.45±0.49* 24.68±4.66 15.47±3.79*观察组 5.02±0.84 2.72±0.50* 4.04±0.61 1.26±0.34* 23.78±4.79 10.33±3.14*t 0.038 5.621 0.127 5.025 0.278 6.14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6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例(%)

2.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4.2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7.89%),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7.9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随着社会环境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中枢性性早熟(CPP)已成为继儿童肥胖症之后第二大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分泌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以女孩居多,不仅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痛苦,还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8,9]。黄昀[10]研究发现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患病女童比例高达90%,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ZHAO Lan等[11]研究发现中枢性性早熟会给患儿的生理造成明显的改变,对患儿日常生活有着极大影响,进行及时的治疗是关键。刘国良[12]研究发现中枢性性早熟疾病致使患儿提早出现第二性征、月经来潮等症状,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导致患儿出现身材矮小、肥胖症等症状。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对应治疗手段,尽早给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是降低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的关键。

丹栀逍遥胶囊作为一类新型的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药物,可有效调节人体血清性激素含量,显著降低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分泌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Wen-Li Cai等[13]研究发现,丹栀逍遥胶囊是由白芍、柴胡、牡丹皮等组成,具有补血活血,清热健脾的功效,对于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金兰[14]研究发现丹栀逍遥胶囊可明显抑制CPP患儿身高的生长,有效降低患儿的性激素水平,是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理想用药。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乳腺大小、子宫体积及卵巢容积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1,4.782,5.874,均P<0.05),结果表明,丹栀逍遥胶囊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延迟患儿发育时间,改善患儿性早熟生理特征。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的LH、FSH及E2水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的统计学意义(t=5.621,5.025,6.147,均P<0.05),丹栀逍遥胶囊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疾病的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0,7.92,均P<0.05),丹栀逍遥胶囊能有效提升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丹栀逍遥胶囊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能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丹栀中枢性性激素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丹栀逍遥丸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的建立与比对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丹栀逍遥散验案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