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2019-04-16 02:28彭东艳柳亚木陈生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重建术关节镜交叉

彭东艳,柳亚木,陈生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脊椎关节骨病科,广西 桂林 541002)

现阶段前交叉韧带损伤者数量日趋庞大,发病后如未能赢得有效疾控干预,则对发病者膝关节功能的负面影响深重,并可直接降低发病者日常生活能力,于关节镜下施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该类发病者来说是最具有效性的疾控优选策略,而良好的疗效不但源自于成功的手术,亦与科学适宜的康复方案不可分割[1-2]。本研究择取2017年1至5月在我院于关节镜下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者60例病例为研究样本,探讨将早期康复模式应用实践于关节镜下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护理对象之中所取得的促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择取2017年1至5月在我院于关节镜下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者60例病例为研究样本,排除并存同侧关节(膝、髋、踝等)手术史/外伤史者,接受半月板全切除术者,不适宜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者,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35±8.92)岁,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等量均分,获得30例一般康复组与30例早期康复组,两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在病程与年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一般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组护理方式如下:①早期康复指导。于护理对象手术前给予关节活动与锻炼方面的系统化指导,教会护理对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之训练方式,包括训练体位要求、训练动作与流程、训练时长与要点、训练频次等,同时考虑到术后如厕限制问题,教会护理对象床上大小便自我训练方式并督导实践。②早期康复训练。术后按四阶段循序开展康复训练,a.初期(术毕0-4周):术日麻醉消退后即开展脚趾、踝关节活动,尝试于床上开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一至三日,开展扶双拐而脚不沾地式行走训练去厕所,鼓励多开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踝泵训练,指导护理对象分别于仰卧位行直抬腿训练、侧卧位行侧抬腿训练、俯卧位行后抬腿训练,每次抬腿后维持至力竭,训练十次为一组,一日训练二至三组,各组间插入为时三十秒的休息;术后四日至四周内,开展下肢肌力训练,训练时长与距离均自少至多过渡,酌情扶拐、支具锁定于0° 时行走,同时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b.中期 ( 术毕后五周至三月),主要开展下肢肌力训练,行走时长与距离继续遵循自少至多原则;术毕十周开展屈膝 20°-30° 的静蹲训练,一次训练时长为二至五分钟,每训练五至十次为一组,一日训练二至三组;同时每日最多开展一次关节活动度训练;术毕九至十二周开展被动屈膝训练,此后主动屈膝正常。c. 后期 (术毕四至六月),开展膝环绕训练、跳下跳上训练、慢跑与跳绳、侧向跨跳训练与游泳等。d. 恢复运动期 ( 术毕七月及以后 ),渐次过渡至专项训练/剧烈活动,十二个月后接受复查,以手术方式将固定物取出。

1.3 观察指标[3]。

①以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工具对两组重建术护理对象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施加评定,评定分值愈高提示该重建术护理对象膝关节功能越好。②统计比较两组重建术护理对象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分值在95-100范畴者计为恢复优,在80-94分范畴者计为恢复良,评定分值在60-79分范畴者计为恢复可,分值处于60 分以下范畴者计为恢复差,恢复良好率为恢复优率与恢复良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3.0)为工具,对两组重建术护理对象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功能恢复优良率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处理,数据处理方式分别取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视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早期康复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干预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分值显著高于一般康复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之比较(±s)

表1 两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之比较(±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早期康复组 30 50.37±3.24 89.20±1.47一般康复组 30 50.73±2.85 78.77±2.10 t-0.465 22.316 p 0.644 0.020

2.2 早期康复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一般康复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重建术研究样本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比较

3 讨 论

交叉韧带损伤的出现极易引发诸多后续问题,如关节失去稳定度、创伤性关节炎等,对发病者之膝关节功能的负影响可谓巨大,故于关节镜下施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于该类病例来说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促关节功能恢复措施,而高品质的康复护理则与其重建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内在联系紧密度极高[4]。

本研究以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实践于关节镜下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对象之中,于手术施行前先以系统化早期康复指导来激发受术者康复训练意识与提升康复训练价值观认同度,使护理对象的康复训练能力得到预先提升,便于其术后早期顺利适时启动康复训练,术后引导护理对象适时地于不同康复训练期准确合理地开展对应度极高的康复训练项目,科学精准地掌控康复训练进度与注意事宜,循序化推进符合病种康复进度与康复内容的高品质早期康复活动,最终安全有序地推动了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对象的膝关节恢复进程,实现了较为可靠的促功能恢复功效[5],正如表1与表2所示,早期康复护理组研究样本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一般康复组。

猜你喜欢
重建术关节镜交叉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连数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