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强音》第三季圆满收官

2019-04-16 01:49薛少林
综艺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最强音战队青春

薛少林

4月6日,由海峡卫视和东森电视联合制播的两岸高校音乐大赛《青春最强音》第三季迎来了总决赛。“经历一路艰辛,站到今天的舞台上,自己反而不紧张了,因为这就像个音乐派对,享受它就好了。”《青春最强音》第二季总决赛时,台北城市科技大学代表队的万家伶和李威汉还是台下的观众,正是因为被热烈的现场氛围和两岸选手间的互动友爱所感动,他们决定报名参加第三季。历经海选、复赛、决赛的重重选拔,他们终于站在了《青春最强音》第三季的冠军领奖台,带着满满的成长与收获。

当“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时,音乐无疑是最生动、最高效的沟通语言。正是因为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点,《青春最强音》得以成为当下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这个舞台,不仅成全了两岸青年音乐上的分享与合作,也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与互动。音乐属性、娱乐属性、文化交流属性,成为《青春最强音》作为“综N代”可以不断创新的重要法宝,并且持续释放着音乐和青春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重视竞赛,更重两岸“以歌会友”温情

一直以来,音乐类综艺节目都是综艺节目市场中极具战斗力的重要品类,是受众娱乐消费的“刚需”。近年来,音乐综艺类节目数量依然呈上升趋势,而选拔、竞赛等形式依然是多数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元素。

相较其他音乐类综艺节目,聚焦两岸青年音乐交流的《青春最强音》有激烈的竞赛,但在竞赛中却淡化了淘汰的残酷,多了几分“以歌会友”的温情。在这里,音乐为两岸青年架起了一座畅快沟通的桥,在一次次切磋中,展示着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音乐才华,拉近着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在这里,音乐为两岸青年打开了一扇追逐梦想的窗,在一场场互动中,交流着属于年轻人的体验和感悟,探寻着充满机会和挑战的音乐市场。

八进三比赛,令台北城市科技大学战队的李威汉印象深刻,“那是我们第一次和大陆队伍走得最近。当时与我们合作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战队正值期末考试,来到福州才有时间练习比赛曲目。那几天,他们战队为了全力支持队员佳文练习我们的合作曲目,缩短了自己战队的合唱练习时间。佳文、胡军、陈洁是我们在大陆交到的最走心的朋友,谢谢他们给我们的美好回忆。”

还是那场比赛,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范佳文谈道,“八进三那场比赛,我和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的万家伶合作的《光年之外》獲得了成功,威汉在背后付出了很多,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地陪练、提建议,很感谢威汉的付出和努力。”

在《青春最强音》的舞台上,两岸青年是对手,亦是朋友,一起经历欢笑和泪水,从中收获成长和友谊。这份真情也感染到现场的每一位导师,“感觉越来越兴奋”,连续三年担任评审的包小柏一路见证了两岸青年的成长、进步,他希望未来两岸高校深入交流之后的音乐表演,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共享。台湾音乐制作人薛忠铭则表示,“音乐是最好的沟通语言,两岸高校以此进行交流、合作,相信会进一步加深两岸间的了解与认同。”

青春气息、文化功能、交流属性……《青春最强音》在彰显音乐类综艺节目的音乐属性和娱乐属性的同时,所加载的更深层次的丰富内涵,成就了它迥异其他的独特气质。行至第三季,《青春最强音》作为一个优质IP的价值日渐凸显,不仅完成了作为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和升级,也成为两岸青年一年一度的交流盛事。自2016年启动以来,《青春最强音》已吸引240多所两岸高校参与,每年影响两岸超过380万大学生,第三季大赛吸引了两岸198所高校、近万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参赛,台湾高校实现全覆盖。在发掘校园音乐新势力的同时,已持续为两岸乐坛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例如《青春最强音》第二季总冠军战队成员,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选手郑康亮在赛后即签约经纪公司并发行单曲,其队友王辰博也通过比赛了解了大陆的飞速发展和崭新机遇,目前在大陆发展演艺事业。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文称,“《青春最强音》是两岸青年在文化交流上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最热门的赛事之一。”

融入话题,歌声讲述青年成长故事

一个人的青春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在奋斗中拼搏进取,才会实现自身价值,青春才会绽放光芒。一档以“青春”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对青春的表达高度决定了作品的品质,而通常高层次的青春表达,会让青春在时代中闪光,并成为时代精神的注脚。

与市场上大多数的音乐类节目不同的是,《青春最强音》是一档聚焦青年音乐梦想和成长故事的节目。什么样的声音是“青春最强音”?如何通过音乐让观众感知到青春岁月里那些打动人心的成长故事?这是节目组需要在节目中解构的问题。

为了诠释好“青春”主题,节目组在节目内容设计上深度融入两岸青年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有关于生活体验的“滋味”,关于亲情的“芳华”“我爱我家”,关于奋斗的“致青春”等,不仅可以引导和鼓励年轻人说出自己的故事,流露真情实感,也能引起观看节目的两岸青年的互动与讨论。

生活,本就是五味俱全,体会了人生的各种境遇,历经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才算不虚此行。在第六期节目中,节目组设置的话题是“滋味”,来自闽江学院和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的选手各自唱出了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

王哲是《青春最强音》第一季的选手,在当时比赛中有过较大的失误,今年作为闽江学院战队队长再次参赛,他与队友邓美琦用一首《最长的电影》上演了青春路上的“酸楚”,仿佛让观众欣赏了一部微电影;心爱的人的陪伴是甜,偶然听到一首《Queen Bee》让来自闽江学院战队的黄鑫宇感受到了甜蜜,节目中他将一首打开他爱情之门的歌曲送给女友,献给舞台,“甜中有辣”的演绎让观众看到了炙热的爱情模样。

在《青春最强音》第三季第七期节目中,节目组设置话题“致青春”,希望每一个参赛的选手都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青春感悟,也试图通过这样的话题引发观众对于青春故事的讨论。

从小热爱唱歌的李天赫一直觉得自己过往的人生选择大多是在盲目地追随着别人,自己主观的选择太少,于是在以“致青春”为主题的音乐赛场,他选择了《男孩》这首歌定义自己未来的青春;为了唱好《烟火里的尘埃》,陈洁反复练习,朗诵歌词、排练动作,情到深處,不能自已。她觉得歌词句句都写到心里去,成长的道路是孤独的,自己要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应对挑战。“我用宝贵的青春,做了喜欢的事情,有舍有得,只要努力向前,总会有曙光。”

在《青春最强音》第三季的舞台上,这些关乎学习、梦想、生活、家庭、未来的话题,不仅使得两岸的参赛选手与评委们因话题而生情,舞台上下形成频繁的互动交流,也在两岸青年族群中形成广泛、强烈的共鸣,直抵两岸青年心灵深处,真正实现情感交流的主旨要义。通过音乐和故事的结合,《青春最强音》第三季让两岸学子的青春声音与节目本身形成时代和情感的共振。

跨屏互动,多渠道掀起两岸围观热潮

当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优质内容传播、发酵的主阵地之一。行业讨论和评估一档节目的影响力时,已不仅仅停留在对收视率、点击量层面的关注,而是辐射到社交属性、参与热度等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体系。而一档真正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节目,往往要具备能够在跨屏互动中引发目标受众的广泛围观和参与的“热搜体质”。在《青春最强音》的分发推广上,海峡卫视所采取的分阶段、多平台发酵的“作战方案”效果显著。

在节目海选阶段,海峡卫视曾联合共青团福建省委,在秒拍平台发起“8秒唱青春”国庆特别活动。短短9天的时间,子话题“8秒唱青春”话题阅读数达3110万+,评论、点赞、转发等互动量超13万。在秒拍专区共收入视频722个,播放总量达3370多万次,互动量超20万。可以说,“8秒唱青春”成为了共青团福建、海峡卫视合作的首款参与量、互动量超6000万级别的重磅产品。

电子科技大学战队

福建师范大学战队

当《青春最强音》第三季进入两岸校际决赛阶段,海峡卫视又与抖音平台展开深度合作,推出“青春最强音抖音挑战赛”,初次试水便获得了亮眼的成绩:总播放量破1.6亿,视频参与量1.8万+,总评论量20.07万+,总点赞量304.9万+。值得注意的是,不只福建各大高校,台湾高校和大陆其他省市高校也积极参与其中。

短视频平台之外,微博也是节目引发热议的主阵地之一。截至目前,微博主话题“青春最强音”阅读量已经达到3.9亿,讨论量超67万,

不仅仅是线上的高频互动,《青春最强音》的线下活动同样火爆。53场地面推广活动走进两岸高校及城市核心区域,特别深入台北六大商圈;台湾地区青年族群喜爱的mini KTV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参与。东森新闻FaceBook、《青春最强音》FaceBook线上同步分享,直播观看人数屡创新高。第三季的Facebook直播触及率超7000万+,三季累计达1.5亿。

事实上,从《青春最强音》第一季开始,节目组就格外重视与新媒体端的互动。在节目第二季的时候,节目组发挥短视频制作优势,第一时间对节目进行拆条分发,当时一则《打电话给爸妈说“我爱你”》的短视频在秒拍平台上的观看量达到1500万+,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大陆各省市主流媒体、各大高校自媒体均成为“自来水”,自发转载报道。

微博话题专页、脸书话题专页、短视频挑战赛、地面推广活动……无疑,《青春最强音》坚持的跨屏互动和融媒传播,是更契合年轻人话语习惯的“青春化表达”,带动了更多两岸青年参与交流的热情,也在更多渠道更多平台发出融媒体时代的“青春最强音”。

猜你喜欢
最强音战队青春
“特战队”工作法:当好疫情救治急先锋
水果特战队
贺十九大胜利召开
从两届Major亚军,看中国战队Ti8前景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唱响转型“最强音”共奏发展“圆舞曲”
新时代的来临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