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汉语语音形象教学

2019-04-16 10:30黄科华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音节奏

黄科华

摘要:语音形象在汉文化系统中极为重要,但现代语文教学却对其不够重视甚或忽视。本文从汉语音自身特点出发,指出语音形象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和表情达意上都极其重要,分析了语文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只重视识记的误区,提出了语音形象教学要在韵律上下功夫,找出轻重快慢的节奏之美,从而找到赏析和写作的现代汉语运用之道。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音形象;规律;改革;声音节奏;韵律;语音教学;形义

古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喻音乐之美,更暗合汉字如大珠小珠般落入纸面的音韵之美,或可浅吟低唱,亦可引吭高歌,宋代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汉语文化背景下不同表达上的魅力。应该说古代汉语应重视语音形象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共识,但问题是现代汉语同样如此吗?

语音,就是能表达有意义的声音。汉语语音组织具有自身复杂的变化规律,“它在表意过程中能够体现艺术形象,当其成功地和富于个性地实现表达意图时,本身就会展现出特殊的‘美的世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能从汉语的语音规律中去寻求“形象美”,把语音教学推向更高层次。

诚然,推行语音的标准和规范是实现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必由手段,从这点来说,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规则,配合词汇语句辨识语音就能到达听说读能力,但光掌握这些显然是不足以领悟汉语的博大精深特别是汉文化(文学)独特魅力的,林语堂就注意到汉语的“单音节性”对于文学的特殊意义:“这个极端的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在口语中很难模仿,因为那要冒不被理解的风险,但它却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美。”他尤其强调的还是汉语语音形象的美质,“中国人要自己的耳朵训练有素,使之有节奏感,能够辨别平仄的交替。这种声调的节奏甚至可见于散文佳品中,这一点也恰好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散文的确‘可吟唱性。”中国古典文学历来重视语音形象的塑造。朱子说“韩退之、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处学。”刘海峰更明确论述:“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杳渺处。……作文若字句安顿不妙,岂复有文字乎?”如果语音在表意过程中能够体现艺术形象,成功地和富于个性地实现表达意图时,语音可以加强人们对事物的印象,引起思想感情更强烈的共鸣,它的韵律变化并不只是外在形式上,而是直接地与内容的变化联系起来,或直接导致内容的变化,从而“韵侓象征内容”。

輕视语音形象是必然不能完整地理解文学以及汉语形象的美。我们不妨讲讲那首有名的诗《生活----网》,全诗只一字,十分注重诗歌容纳凉和潜意识的瞬间感受的捕捉,但这种静态的语音怎能展现诗歌的美质呢?而同一时期顾诚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却在语音节奏的波澜回漩中让我们聆听到了叛逆者的声音。应该承认古人作文确有流于声律节奏死板的一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要求,很难想象忽略语音形象去欣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历代散文会是如何的无味。问题在于,古代文学注重语音形象的塑造,现代文学还有不要吗?朱光潜作了肯定的回答:“语体文(现代文学)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如果讲究得好,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

语音教学要充分体现汉语语音形象之美。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把语音教学当成是是静态平行的,理所当然地把语音列为“识记类”知识点,甚至认为语感的获得是语义层面上的,体现在让学生在阅读、朗读时记背为主,使朗诵课变成了背记课。更高层面的运用上则把语音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认为写作仅跟学生的词汇、修辞、想象联想能力、思想认识、阅读面等相关,跟语音无直接关系,而事实并非如此,新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选人了《红楼梦》中的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很有代表性,刘姥姥那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哄堂大笑。应该说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教学中教师以此为契机,逐步探讨贾母、王熙凤、宝玉等人的形象,语音就会成为打开理解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金钥匙。鲁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深厚的语音造诣,无论是《藤野先生》中讽刺清国留学生跳舞时“脖子扭一扭”“实在标致极了”等复词的运用和反语拖长音的妙用都惟妙惟肖,而《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随着她那句“哎哟哟,都做道台了┄”尖酸刻薄的形象就跃然纸面了。

所以,构建动态纵深语音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高对汉语声调、语调、节奏和韵律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静态平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宜建立动态纵深的教学模式,即保留现有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掌握朗读技巧;中学生要能把语音的整体作为形象美去欣赏文章并能自觉运用到表述情感、撰写文章中去。如何欣赏语音的形象美或者塑造语音形象美呢?教师可从如下几点去指导学生:长短句(音节)间奏、四字句的运用、叠字、诗的节奏(平仄)和声韵、辞格(反复、排比、回环、对偶)、情感起伏、标点。例如孙犁《荷花淀》开头是这样写景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作家显然是着意了韵律形象的塑造,各分句字数时多时少,长短参差,表明叙述时时快时慢,又用了反复和叠字,念起来产生回环宛转的节奏,好像诗一样韵味十足,展现了美的享受。朱自清的散文《春》是这样开头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就是一首春之曲的开头,短句形成了轻快感,特别是“盼望着,盼望着”的重复,像心跳、脚步、水滴、冰裂、拔节……总之都是让人期待和愉悦的重复节奏。

朱光潜说:“声音节奏在科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我因此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以此为结语,呼吁中学语文教师重视语音形象教学这一环节,也希望教育界关注目前中学对汉语音教学的现状。近年来,国家层面“文化自信”的提出,若黄钟大吕召醒语文教育的良知,重章叠唱、回环曲折、阴阳上去、合辙押韵、一唱三叹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如醍醐灌顶,让我们重提汉语语音之美正逢其时。

参考文献:

[1] 王小川著.汉语形象学美学引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 谢冕著.浪漫星云[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 张少泉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品[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 吴启主主编.现代汉语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 魏书生教学[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象圣中学)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语音节奏
一起来吹牛
微信语音恐惧症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节奏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