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尝试

2019-04-16 10:30梁莉莉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图核心素养

梁莉莉

2012年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部(2O14年)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把核心素养贯穿始终。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最终目标,而课程改革则是完成这一基本任务及实现最终目标的载体。

2015年伊始,我校开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文化C课程建设,其中C课程下的C英语课程建设也始终在前进中不断的充实与完善,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将自己的学习力进行利用和转化,将生涩难懂的知识清晰明了的讲解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升教师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指导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按钮,也是转化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活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素养成为“人的素质”的关键“酵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将理论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那么,在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现将自己的一些阅读文本的教学方法分享如下:

1 读图提取关键信息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在编写时插入符合课本文本内容且学生喜欢的图片。这就需要老师除了用大量的时间来制作各种教学图片外,巧妙运用课本中的插图也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图片的特点,在学生们阅读文章之前,先认真去观察图片,然后教师进行提问,问题相关文章的内容,向自己所要教授的新课内容靠近,让学生们回答,达到首先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目的后再让学生们精读文章,获得更多的信息,最终达到理解本篇文章。这种方法能够直观的给与学生们最基本的信息,通过学生们的眼睛仔细观察还能读到好多微妙的信息,特别是对语篇的教学后面的继续学习提供了帮助。

2 情景预设,感知文章内容

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小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上实施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的理解要学习的文本内容甚至可以运用到文章中个别常用的表达句型。在英语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景预设是从感性中给学生们提供并暗示本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预设中与学生们谈到的话题和话题中能运用到的关键词都能给新课的学习提供有话可说,有词可用。部分新单词也在不经意间,在学生们的口中被反复运用到,达到了自己习得的关键。

3 联系上下文内容,猜测不知道的词意和句意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测词意,不要害怕出错。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在猜测几次后,学生们自己习得了该词或者该句的意思达到读懂文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如若碰到学生们不懂的单词和句型,我会用学生们可以理解的句型方法,将新单词或者新句型带入到旧知中,从而让学生在不单纯做中文解释的情况下能够理解意思。猜测词意或是句意是学生们在阅读教学中认为比较易于做的一项环节,学生们可以有多次机会根据上下文或者是老师的提示去猜测词意和句意,经过几次后就猜测的比较准确了。这大概也是从小就习得的一种语言习惯吧。

4 互补式阅读,分享阅读信息

运用jigsaw的原理把零散的部分拼成一幅完整的画,把用以阅读的語篇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片段,随机将这些片段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片段并加以推理分析,然后与他人进行沟通询问,形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对信息进行符合逻辑的整合,把文章复原完整。最后进一步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这种方法适合的文本是段落内容大致相同型,也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第一段文本后,学生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学习并获取后面几段文本内容,再互相交换信息。因此这种方式不是适用于所有阅读课的教学。

5 利用思维导图式学习理解文章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他认为: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在内容长、生词多、结构复杂的内容中,老师先出示思维导图,介绍大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然后,根据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分部分、分层次阅读,突破重点,理解细节;初步阅读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则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我经常是以一条主线贯穿文章或者整堂课文的始终,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能够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甚至可以达到让学生看着图表复述文章的能力。

在内容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清晰的课文中,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制作思维导图为主。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制作出思维导图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抢答和补充,这样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同时,调整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完成主要知识点的教学,突破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参照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段,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迅速提高学生自我阅读文章时的学习理解能力,概括,分析,自我复述和总结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能构建英语知识框架,还能拓展英语思维,提升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将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出更为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服务于英语教学。做“教书匠”易,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易,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更不易。只有善于反思,只有善于执行自己的反思,才能“成就学生”“提升自己”。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立项号:GS[2017]GHB0774)。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导图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第6章 一次函数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