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9-04-16 10:30张传会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张传会

摘要: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需要创新农业生产,改进与完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结合新的技术思想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的增收增产。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农业生产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推动农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为此, 对环境友好农业进行了概述,且分析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应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手段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举措。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1 环境友好型农业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观点是从环境友好的内涵中演变而来的, 是国家为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给农业寻找到的一个发展方式。环境友好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要在不破坏环境为前提, 发展遵循自然的规律, 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发展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的三方面的和谐。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就是农业生产和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 任何农业生产活动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 也应该在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最终利用先进的科技促进农业生产, 节约成本的基础上, 保证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为此我国很重视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 向国际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学习, 引进他们的生产模式, 但是因为国内的环境以及技术人员有限, 导致这些先进的技术不能够在农村农业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所以其经济价值完不成任务, 因此就成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所在, 需要我们重视并解决问题。

2 创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创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是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平衡为指导思想, 以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一般具有发展困难, 周期长, 风险高, 收益不稳定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和民营科研机构起步较晚, 生产规模小, 投入少, 研发能力薄弱。他们往往没有能力投资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长期研发和友好技术。为了克服这些技术和实际问题, 中国采取了筹措农业科研经费, 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方式,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 促进农业经济稳定, 友好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健康成长。另外, 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只有在迅速转化为生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农业特有的经济增长。但长期以来, 我国农机装备和人员的延伸制度处于空白状态, 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通过分析我国创新型,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发展刚刚起步, 开发成本低, 开发成本低风险低, 适应性好, 易行为技术的新方向是我国深入研究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的问题。

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創新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技术创新发展, 但是因为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时间短, 而且在农业技术的创新中一直都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技术, 依赖性很强, 因此缺少创新意识, 很少能够自主的对技术进行改进, 加上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明确, 所以对技术的投入少, 科技人员缺少创新意识, 这就影响最终的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同时因为在国内的农村不重视农业技术推广, 农民思想落后, 每年的农业人才数量增长慢, 农村严重缺乏科技人员, 所以这成为制约农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点因素, 除此之外, 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分布不均匀, 加上技术更新慢等也是农业技术缺少创新的一个原因。

3.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开发难度大, 技术研发时间长

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是新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机遇, 因此对于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来说, 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这个新的技术研发在我国是在发展阶段, 很多技术的创新和思维都需要不断地改变, 而且一些技术还在模仿外国的先进技术思想, 而没有对国内的农村生产和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因此一些技术在模仿的时候不能完全领会深意, 所以就阻碍农业技术的创新, 对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 应该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等都达到统一, 以保证经济收益和自然发展的和谐相处, 因为研发技术的时候苦难重重, 所以研发的时间也会长, 影响农业技术的使用, 也影响农村的经济效益。

3.3 国家的优惠政策制约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

因为不管是人们的生活还是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是所有国家产业的基础,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所以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 并且保证农业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 因此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上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 对农产品给予补贴, 对给农业发展的关联企业也有优惠政策, 但是这些政策被很多商家利用起来, 导致农业生产有很多副作用, 不仅是生产技术落后, 而且一些化肥等东西因为掺假等原因, 会导致农业生产产量下降, 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而且一些企业的恶性竞争, 对农民的收益受损, 同时因为很多农产品的质量不合格, 所以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不仅不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的创新, 而且因为这些优惠政策, 影响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创新, 最终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4 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途径

4.1 转变农民的传统思维

近年来, 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农业资源, 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环境友好型农业可以修复传统农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很多的农民错误地认为环境友好型农业就是只重视环境, 忽视了农业发展, 认为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会降低农民的经济收入,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并不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理念。对此, 应当进一步加强民众宣传, 让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了解环境友好型农业, 降低农民的抵触心理,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

4.2 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实际上, 我国政府早就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并且在相关的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但是如何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农业经济, 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所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 首先要解决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中技术的供需问题, 以往很多的研究人员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研究出了相关的成果, 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研究人员失去了研究的积极性, 对此, 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补贴, 并且在政策层面上加以宣导,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4.3 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

在早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 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一方面是由于当初人们的环保意识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民众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仅仅依靠增强人的自觉性是不够的, 政府还要及时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 通过政策法规来鼓励广大的农业技术人员去研发更多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进而在政策指引下, 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体系, 健全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机制, 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廖雄.探讨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6(06).

(作者单位:青州市王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切削油液专用环烷基基础油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
环保型切削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