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尚爱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9-04-17 00:54吴彩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3期
关键词:班牌显性师生

吴彩花

一、文本解读:对尚爱班级文化的理性认识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谱写的抒情诗,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精神文化。显性文化体现着精神面貌。班级显性文化主要包括教室内外的各种布置,包括文化墙、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它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班级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它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括学生的交往方式、典礼仪式、社会实践和各种校内外活动。学校要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班级管理,而班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班级文化建设。

“尚爱”就是内心崇尚爱、向往爱,行动上体现爱。尚爱班级文化是以爱为核心价值的班级文化,具体体现在班级尚爱显性文化、班级尚爱精神文化和班级尚爱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与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对学生爱心的培养,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提出了以构建“尚爱班级文化”进行爱心教育的主题教育思想。

二、班级文化运行策略:尚爱班级文化的三部曲

一是班级“显性文化”。这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文化氛围,它具有形象性,直接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最直接。主要指班级黑板报、各种学习园地、标语等,直接反映一个班级管理的面貌和水平。

1.布置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

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能使学生身心愉悦、产生学习的力量,同时也增添无穷的乐趣,减轻学习的压力。特别是德育方面,起到强烈的渲染作用。物质环境布置,要发动学生,集思广益,贴近学生自身,学生才能喜闻乐见,起到强烈的暗示、熏陶和感染的作用。班级环境布置要有主题,尚爱班级文化建设就要突出尚爱这个主题,班级命名为“尚爱班”,板报命名为“尚爱报报”,学习园地命名为“尚爱园地”等。

2.设计班牌:最能体现班级特色的名片

学校班班有班牌,它是一个班集体的标志,记录着班级的基本情况和信息,体现着班级精神风貌。一块完整的班牌应该包含班级名称、班主任及辅导员姓名、班长姓名、班级规章,还可以有班主任寄语等宣传激励内容,当然最重要的是附上班级全家福照片,有了这些元素,就形成了班级的灵魂。一块班牌,综合体现了班级师生的情感意愿,无声地表达着班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必然引领班级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班牌应放置于教室门口,学生每天从教室进进出出,熟视有睹的班牌能唤起学生的自觉、产生班级自信、激发团队动力,它就像一座航标,引领学生驶向理想的彼岸。

二是制度文化。科学的制度是优质管理的前提,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尚爱班级文化管理制度,以尚爱为核心,结合班级实际,由师生共同研究制定,并颁布施行。尚爱班级管理制度以学校尚爱教育为指导,注重激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尚爱团队意识。制度订好了,进行广泛征询意见,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合理修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民主表决,这样才可以获得每一位学生的认同和认可,推行起来效果非常理想,有效地达到了自主管理的目的。

三是精神文化。精神是内在的东西,反映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实效。精神文化是班级物质文化作用的集中体现,是班级的灵魂。作为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设立班级尚爱链。记录班级生活中师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连接班级中的你我他。当班级在某项比赛或活动中获得荣誉时,记录在尚爱链上;当班级打破某项新的纪录时,记录在尚爱链上;当班级中某个学生学习有了提升时,记录在尚爱链上;当班级参与某项重大活动时,记录在尚爱链上。一条尚爱链,团结了班级,激励了大家,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学生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2.设计班歌、班徽和班训等标识。当班歌唱响的时候,学生们精神饱满、自豪满怀。佩戴着班徽,学生始终不忘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处处洋溢着主人翁精神。班训让学生牢记心间,时时不忘目标,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3.设立尚爱知心信箱。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上碰到烦恼,班级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对老师有什么建议等,都可以悄悄地将书信、便条投进信箱,班主任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进行合适的尚爱回复,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解决困难,保护隐私,调剂关系,促进班级沿着尚爱的目标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就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要使学生润泽于心,就應该努力构建尚爱班级文化。有文化才有修养,有修养才有境界,有境界才能达到高格。尚爱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有品位,学校有发展,育人有特色,德育结硕果,它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班牌显性师生
电子班牌的发展演变及教育应用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收藏快乐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麻辣师生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