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访祖

2019-04-17 12:55李晓东
福建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翼城绵山介子

李晓东

因学习工作需要,我到过全国不少地方,有10个省几乎“走透透”,地级市都到达,全方位考察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内容。这其中却不包含我的故乡山西。

我生在山西农村,长在山西煤矿,虽然地理课学得很不错,高三时,闭着眼睛就可以在地球仪上准确摸出各个国家、河流、山脉,对全国和世界山川郡国、气候物产如數家珍,但却是纸上谈兵。直到大学快要毕业,我才第一次走出三晋大地。

第一次“出远门”的目的地,是位于开封市的河南大学,为的是去看研究生考试的情况。在充满古建绿荫的河南大学校园,心中涌起的,不是体味书香、欣赏美景,而是一阵紧张和惆怅,算算路程,离家已1000多里。古典诗文中,“千里”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莺啼绿映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只有李白这样的“谪仙人”,才会“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而我居然也在千里之外了。

不料,接下来的岁月,离家越来越远。研究生录取,从河南大学调剂到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距离老家近1500公里。“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忽然发现,“三千里”也是古诗文中喜用的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李鸿章“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年轻的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都表示极远之意。再远,就是缥缈的“万里”了,也有“八千里”,但不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2年漂泊在外,故乡时刻未敢或忘,而且,真诚地以作为一个山西人,即“晋人”,而自豪。山西简称“晋”,众所周知,源起于周之晋国。简称如此历史悠久者,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唯山西、山东。

晋国之源起,并非今之省会太原,而在临汾。记得1994年,我正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读书,临汾侯马市侯百万郭千万大型盗贩文物案,很热了一阵。新闻里报道,学生之间也议论纷纷,同宿舍和邻近宿舍的临汾同学,成了大家竞相“采访”的对象。他们说,临汾有很大的晋国墓葬群,老百姓关起门在院子里挖,就能挖出周代文物,当地有顺口溜“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当时我们每月只有36元菜票补助,家庭经济状况大多很一般,“百万”“千万”无异于天文数字。我们很受了些震动,而越传越神的案件细节,更让我们这些以文学为专业的学生感叹“现实永远比文学更神奇”的无比正确。

可惜,直到参加2018年8月“中国作家看翼城”的活动,我才第一次踏上闻名已久、文物荟萃的临汾大地,而且,直接踏进了晋国起源地,以一名晋之后人,近距离探访先祖遗迹,感怀先祖精神。

著名作家梁衡的散文名篇《晋祠》,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也成了无数中国人熟知的典故。成王桐叶封弟,戏言成真,或许真是小儿游戏,还很有些暖心。其实,能载入史册,绝对不简单。仔细分析,大有深意。

成王13岁即位,直到20岁,都由其叔、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成王手中没有权力,所以,也无法用玉圭封其弟。剪桐为圭,蕴含了多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甚至不敢言传的深意啊!周公辅政,在孔子及儒家后学不断理想化推动下,成为贤相辅君的典范。然而当时却众说纷纭,“周公篡位”猜忌四起,高峰时爆发了管蔡之乱。成王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之一,“成康之治”的开创者。君王可成大事,必然智慧过人,仅仁心爱民是远远不够的。13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了,周前期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长。成王剪桐叶,绝不可能是小儿游戏为之,背后大有深意,其实是悲叹和测试并存。悲叹自己虽为天子,却无实权,如秋之落叶,随时可能被抛弃。同时,又在测试,看自己是否真的无权。

分封,乃国之最大事也,以最游戏之态度,行最重大之事业,成王之心,不可谓不绵密高明。果然,周公立即反应。柳宗元《桐叶封弟辨》中说,“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周公及时而准确地领会到了天子的心意,并立即做出回应“天子不可戏”,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忠心,维护了成王的天子权威。秦变法时,“徙木立信”,毛泽东1912年写过一篇文言论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开篇即言“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早于商鞅数百年,即有成王剪桐立信,同样是“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

周成王十年(前1033),叔虞被封于唐。当时,成王已亲政三年,可见,从游戏到落实,还要经过长时期考察考验,并非戏言成真那么心灵鸡汤。唐地,即今翼城一带。唐之源起,可追溯到尧帝时期。人常称“唐尧”“虞舜”,尧帝建立的唐国,就在翼城,故临汾又称尧都,今设尧都区,建尧都广场、尧门。

2018年初,国务院通过《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甘肃的天水市,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山西的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规划”开宗明义“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华夏文明发祥,甘肃、山西、陕西三省,其实是有代际差异的。甘肃天水,有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古人类遗址和伏羲传说,是华夏文明源头;之后,后稷、尧舜禹活动于山西之运城、临汾一带,稷山、夏县等至今仍沿用的县名,即可为明证,距今5000年。至周,3000年前,陕西方为文明照亮,周秦汉唐一脉传承。

在这文明谱系中,尧的作用至为关键。“尧”,本字为垚,意为高耸的土堆,又称陶唐氏。唐,通塘或鄌,烧制陶器时采土和水的地方,陶指制陶的部落或制陶业。由此可知,唐尧,即善于烧制陶器的部落。天水大地湾,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彩陶。尧部落,便是彩陶烧制最杰出的继承者。天水大地湾古人类,距今4800年时,离开大地湾丘陵地带,不知去向。依时间顺序,山西的尧,当是他们的传人。尧建立于今天翼城县的古唐国,成为最早的部落联盟,早期国家形态初现。所以,5000年文明,自此算起,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从古传到今。

叔虞之唐国,乃第三个唐国。第二个,是尧之孙刘累后裔豕韦氏商末在陶唐故地建的唐国。“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此唐国为周成王所灭,尧之后人被迁到杜国。于是,叔虞被封于此,称唐叔虞。三代唐国,其国土主要都在翼城,所以,追本溯源,翼城,不仅是晋国源头,也是中华国家形态的起源地。

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国名为晋。为何更改国名,一说因境内有晋水,固然是理由,但更深层原因,应该是唐乃被灭之国,国号用之不祥。

晋国自晋献公时开始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经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有为君主不断征伐,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古一部的广大地区。但初建时,其领地仅“河汾之东方百里”,晋大夫郭偃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内部也不稳定,“曲沃代翼”即一大危机。

此曲沃,不同于今天的曲沃县,而在闻喜。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称曲沃桓叔。曲沃面积比晋都翼城还要大。臣下城郭大过君主,本小而末大,有不臣之心。果然,58岁的成师在曲沃着力经营,很得民心,“晋国之众皆附焉”。

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昭侯而迎曲沃桓叔,但翼城人民自发起兵抵抗桓叔,桓叔败退回曲沃,翼城人民立昭侯之子平为晋君,是为孝侯,并诛杀潘父。

分封制,其实是部落联盟的反向体现。部落联盟,是先小后大,聚而成之,所以天子禅让。儒家宣扬有德者得之,其实,还是实力说了算。分封,则天子分封功臣或子弟,最亲近信任者各居一方,平时治国,战时勤王。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最适合的治国理政方式。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在今天甘肃天水的甘谷首置冀县,郡县制萌芽初现。直到秦统一中国,分封制才退出历史舞台,但依然为旧贵族所怀念,项羽、刘邦反秦,其最大的号召力,就是恢复六国旧地。

但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受封者可能坐大,并且都是血缘关系,起兵夺权,更换皇帝,并不动摇国本。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典型标志,就是周天子难以制约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曲沃代翼,无疑是最初的裂隙。

曲沃桓叔一击不成,遗憾而逝。其子鲜继位,是为曲沃庄伯。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派人到翼城弑了晋孝侯。翼城人在荀国等国援助下反击,庄伯退回曲沃。公元前718年,庄伯贿赂周王室,联合郑国、邢国一起讨伐翼都,晋鄂侯战败。后庄公背叛周桓王,桓王令虢公伐之,庄伯再败。

前716年,庄伯逝,其子继立,是为曲沃武公。9年后,发起第四次与翼都的战争。武公大胜,俘杀哀侯。但晋都人立哀侯之子小子为君,称晋小子侯。前705年,武公诱召小子侯并杀之。周桓王使虢仲率兵伐武公,立哀侯弟缗为晋侯。

前678年,武公攻晋侯缗,灭之。用抢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周嫠王,周王室遂任命武公为晋侯,称晋武公,都城仍在翼城。

经过67年,先后六次战争,曲沃小宗祖孙三代杀逐五位晋君,最终取而代之。曲沃代翼,开了弑君篡政的先河,武力战胜了谱系,天子和诸侯一起,揭起了礼崩乐坏的第一片瓦,中国进入了英雄时代。但这却是晋国崛起的开始。而且,曲沃武公仍都翼城,废弃了更大的曲沃城,说明对谱系的体认,因宗庙在翼。

晋国历史上,最为后人熟知的,是晋文公的故事。作为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挽救晋国危局,首开霸业宏图,为悼公全盛奠定基础。而且,他流亡20年,艰辛备尝,终于归国继位,数千年来,一直可归入最励志案例行列。这其中,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介子推。

1993年春,山西大学校学生会组织到介休绵山春游,我作为学习部的小干事,兴奋而忐忑地同去。介休绵山,被普遍认为是介子推和他母亲被烧死的地方。甚至“介休”这个地名,都会让人直观联想到介子推于此休矣。学生会集体去,也是寻访历史名人。到了一看,惊奇和失望一起涌来。喜者,绵山很大,失望者,名满天下的绵山,当时几乎未被开发。山前下车,上山几乎无路,幸亏我们都是20岁左右,正好登山,顺土径,踩乱石,上得山来。有窄路通向山里。边走,边听见水声巨响,山涧有溪水,奔流而出。行约半小时,见山峰,有庙宇。庙有些破落,进庙一看,佛像残损,“砸烂牛鬼蛇神”的标志痕迹清晰。有一二僧人,香火寂寂,斋房也颇凌乱,和我们熟悉之电视电影、武侠小说中的高僧,相去甚远。

有地方显施工迹象,石壁凿小路,仅容一足。我们贴壁手扶,战战兢兢,通过时,脚底都是汗。一年轻工人,两手插进裤袋,急奔而过,两脚交替,如走猫步,口中迎风吼吼有声。我自幼素喜冒险,便扒石壁而上,抬腿,却被卡住了。原来裤袋里装有细长开本的《茶花女》,人在绝壁,形势危急,只好弃名著于不顾了。掏出书,手一扬,巴黎茶花女便飘落绵山之涧了,不知25年间,命运如何?

心中怀想茶花女,也遥思介子推。很有些疑惑,绵山这么大,三天三夜怎么可能燒完?而且大山足够介子推母子转移,完全不必抱树而死。

听说介休绵山后来开发得很好,可惜一直未再到过。但偶尔看过一条关于介休的史料。介休地方,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始置邬县,战国时属魏。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因此置界休县。西晋时,杜预臆说界休为介休,此后延用。那么,介休和介子推之死,关系就有些存疑。

到翼城才知,翼城县城边,也有一山名绵山,极小,和介休绵山相比,就是一圆锥形小山包。山前竖介子推汉白玉像,言此为真死处。县人介绍,文公前期,介休尚不在晋国土,且离晋都遥远,介子推携老母,不可能走那么远。重耳归国继位时,晋国都城已不在翼,而在绛。绛在今天曲沃县城南2里处,距离翼城县不远,介子推随重耳流亡19年,重耳62岁当上晋国君,介子推也不会太年轻,母更老,不可能远走。翼城绵山,离晋新都、旧都都较近,熟人故旧多,便于生活。介子推辞官,但自己和母亲的衣食却要考虑的。

让介子推始料不及的是,他虽然主动退出权力圈,当权者却不肯放过他。传说晋文公烧山,为把介子推逼出来。聪明如晋文公者,怎么会不知道烧山会烧死人,而且介子推母亲年迈,如何可从大火中逃出?绵山很小,林再密,派兵细查,也能发现。其实,火一起,介子推就知道,是国君让自己死,于是抱树而尽。

介子推忠君不受禄,高洁之行,为何不为贤明的晋文公所容呢?可以推测怕重提当年奔波尴尬,甚至食介子推肉以续命,因而杀人灭口。但随重耳流亡,亲近者十余人,其他人也会说,甚至其舅父狐偃由秦入晋,过黄河时即要封赏。根本原因,还在分封制。介子推非文公血缘亲族,不在最核心层,却割股救主,居功至伟。封,不合礼仪,不封,有失公正,有损文公贤良之名。介子推看得很清楚,主动不受封,可依然不行,逃离,还是不行,只有一死,解脱自己,也解脱君王。果然,介子推活着时,晋文公忘记封赏他,死了,却极尽哀荣。以介子推抱死之树为履,日日叹息“悲哉足下”,全国寒食三日以纪念,君王贤良之名,空前大振,千古流传。

责任编辑 林 芝

猜你喜欢
翼城绵山介子
清明节与介子推
山西翼城王庄乡东庄村:苹果树变身“摇钱树”
山西翼城:创新服务防范极端天气
连翘成翼城农民持续增收“摇钱树”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绵山,绵山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
绵山一日游
母子高丽参
绵山—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