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定文心

2019-04-18 09:26江瑛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体命题考查

江瑛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颇受命题者青睐的题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其样式日渐丰富,从早年的单则材料发展到多则,从富有寓意的小故事发展到名人名言,从材料内容的统一指向发展到带有矛盾冲突性且多角度,从价值评判来说则是具有多元性,也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些均是新材料作文成熟的标志。那么,当我们面对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如何通过审读材料确定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立意呢?

一、参差披拂寻枝干

新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天,拟题的形式更加娴熟。命题者通过提供一定的条件或者营设一定的情境,考查考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概括提炼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面对给出的材料,考生往往第一感觉是无所适从,好像说得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仿佛是在参差披拂的枝叶中寻找到掩藏其中的枝干一样,你需要滤去表象,寻绎其主体。这正是命题者命题的高明之处,给出可以多角度解读的视角,让考生通过阅读与思考,理解包蕴其中的真实意图。比如2017年全国Ⅰ卷。

针对这道题,该如何确定立意?材料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乍一看很芜杂,这就需要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这其中“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属国家层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念。“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京剧”属传统文化。“广场舞”“京剧”代表着当下雅俗共赏的文化,侧重于精神文明。“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是中国科技文明。“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则是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体现的是我们国家敢于直面现实,敢于自我批评的气魄。根据这些梳理,从众多的材料中,我们初步确定了本次作文允许出现的立意。下一步就是确定适合自己的,有着比较丰富材料储备的立意来写作。

二、茫茫林海出秀木

材料内容提供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给考生更大的能动性,体现的是考查方式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多维解读,尤其是带有争议性的材料,其重点就在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何让自己的立意脱颖而出?要结合自己的阅历、思维方式及知识储备!比如上文提到的2017年全国I卷,哪一种立意最好?从理论上,都是好的,但从每个考生的角度来说,又是有区别的。对科技感兴趣的潮人,可以选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以及“高铁”,纵论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革命。酷爱国学的青年可以选择“京剧”“中华美食”以及“长城”,高谈传统文化给世界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盛宴。热衷于政治的年轻人可以就“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广场舞”,畅想国家领导人的国际视野以及关注民生,给百姓带来的美好生活蓝图。具有批判思维的哲人可以就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写作要求,我们需要驾轻就熟,方能在考场上纵横驰骋,自信满满。

在面对具有争议性的材料时,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将是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又是與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关联的。比如2015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

本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情境,需要考生对材料本身审慎理解。女儿举报父亲,父亲被处罚,警方将事件公之于众,网络舆论哗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小陈举报父亲这一做法是否值得肯定?交警将事件放到公众平台是否构成侵犯他人隐私?如果在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上出现了偏差,那就说明考生的价值观不正确,文采再好,估计也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作为当年的热点新闻,确实有人质疑小陈的做法有违人伦,认为她可以劝告父亲,多跟父亲交流沟通,不应该和父亲对簿公堂,以至于交警发布到公众平台,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还有人认为,小陈举报自己的父亲,该行为可圈可点,但交警却不顾及人家父女关系,是欠妥的行为。考生一旦在这两个立意上较真,那就输了。因为从材料内容和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看,他们的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方能保证文章立意符合命题者的意图,符合高考引导人、教化人的功能。因此,该题可以给老陈写信,阐明女儿的行为才是对父亲真正的爱;给小陈写信,对她的无奈之举表示赞同,是大爱的表现,爱父亲,爱他人,尊重规则;给交警写,赞许他们秉公执法,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了贡献。

三、常绿落叶任君意

这几年,高考作文出现的又一变化就是不再固化为议论文的写作。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驾驭的文体作文。这种变化应该说使用了当前多维价值观的需求,只要考生结合给出的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立意,将自己的思想理念用出彩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因此,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可以选择议论文体,偏重感性思维的可以选择记叙性文体。在2018年的7套试题中,全国I卷、北京卷、浙江卷、江苏卷均可以写成记叙文。这是一次命题、考查思想上的大转变,体现了考核的人文色彩,让考生各尽所能,给考生尽情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有效避免了一刀切套版模式。比如2018年全国 Ⅰ卷。

本题材料以省略号为界分成两部分,前五则材料展现了“世纪宝宝”的际遇和机缘,是他们经历过的,他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见证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后两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是他们面对的使命与挑战。两部分前后衔接,继往开来,长大成人的“世纪宝宝”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追梦、圆梦,继而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考生可以据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肩荷使命,再创辉煌。从议论文体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就个人、时代、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时代主题,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记叙文的角度看,考生可以畅谈自己追梦的历程,将个人发展与时代、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

时代在变,考查的价值取向不变。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通过素材的选择,题型的设置,着力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时代在变,考查的方式不断多样。这需要考生适应时代要求,提升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套作与宿构,从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提炼正确的、符合社会主流的立意,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核心素养。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

★季羡林经典语录

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3.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
文体命题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