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及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对策研究

2019-04-18 07:44杨芝蒙朱梦洁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浙江省

杨芝蒙 朱梦洁

【摘 要】自浙江省部署实施文化礼堂建设计划以来,文化礼堂凭借其内传乡村精神、外宣传统文化的特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已完成了文化礼堂的初步建设,但仍有小部分地区存在建设工作难以推进以及文化礼堂管理机制缺失,作用不能凸显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促进文化礼堂的全面建设、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是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及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优化文化礼堂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化、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长效机制

一、引言

文化礼堂是建设在经济强省浙江省农村的基层文化平台。经过五年的努力,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涌現。文化馆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和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区域文化,发现分散在人民中间,存在于人民记忆中的文化元素,将文化馆与当地文化精密结合,提高文化礼堂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礼堂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随着文化礼堂的数量的增加,文化礼堂的发展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出现部分文化礼堂使用变少甚至开始闲置,各地发展状况差距较大,举办的活动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对当前文化礼堂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找准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结合文化礼堂的特点,为文化礼堂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化礼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农民群众是文化礼堂的主体,提高农民参与文化礼堂的积极性是文化礼堂发展的前提。目前为止,仍存在部分农民群众对文化礼堂的功能价值认知度低的现象,认为文化礼堂建设是政府推动的政绩工程的体现,政府才是建设中重要的力量。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对文化礼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宣传和动员方面仍不够重视导致群众对文化礼堂没有真正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激发群众对于文化礼堂的兴趣。

其次,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待提高。目前中共浙江省党委宣传部已经制定建立文化礼堂考评标准等20项运行模式。但从文化礼堂管理的实际出发,文化礼堂在建设与运行上仍存在不足之处。文化礼堂活动结构的单一,在发挥其文化传播、道德建设、历史传承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虽然文化礼堂在建设和运行上已有一些方案,但在实际的实施上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各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运行现况存在较大差距。文化礼堂在知识的传播,历史文化的传承,农村文明的构建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村庄对文化讲堂、图书馆、篮球场、历史陈列室等设施使用率偏低甚至出现将其作为摆设的情况,它偏离了文化礼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化礼堂的管理上,虽然政府部门对文化礼堂的建设提出来诸如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分级推行礼堂星级管理,强化考核激励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的运用程度不高。少部分的文化礼堂积极作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但大部分文化礼堂在管理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促进文化礼堂的发展和思路

1、多角度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形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发掘丰富新颖的活动形式。在组织与文化礼堂有关的活动中,积极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礼堂设施,组织开展节日礼仪、农村文明、教育培训、体育娱乐活动。注重文化活动的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互动模式,增强与民众的联系,从而促进农民参与,增强文化自觉,有效推动文化礼堂高效运行。另外,推进“互联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应用。在文化礼堂的新时期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网站、移动应用程序和wechat公共号码等方式,促进在线和离线交流和互动。利用互联网优势,为民众提供丰富实用、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

2、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程,促进各地特色化发展

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是促进文化礼堂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全面正确地把握当地的地域特点,对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实施分类推进原则,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多阶段分步实施计划。另一方面,将自然资源与人文特点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礼堂特色化、可持续性发展。注重各类活动的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礼堂,实现“一村一色”、“一馆一品”建设标准。

3、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普遍使用的发展模式

首先,在各层面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资源,确保文化礼堂拥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人员。鼓励引导高校学生、社会志愿者等人员走进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相关文化志愿活动,增强文化礼堂社会影响力。其次,完善文化培育及内容供给机制。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发掘乡村特色风俗文化,定期开展相关评选活动、展示活动、宣传活动等,标榜奖励优秀个人或家庭集体,为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提供基础素材。同时根据群众等文化需求,借助社会力量,建立文化礼堂公共文化服务的交流平台,促进文化礼堂发展。最后,健全文化礼堂建设成果考评的管理体制。文化礼堂相关管理机构需要对各地礼堂的建设发展状况制定一个规范的、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各地的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提供参照标准,同时考虑评价体系的灵活机动性,使各地拥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建设计划的空间。建立监督机构和激励机制,提高各方面人员的参与程度和响应热情,发挥各层级的建设作用,为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盛.农村社区文化营造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以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09)

[2]包海舟.新媒体环境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创新[J].新美术.2017(04)

[3]张金凤,李勇华.从规则治理、文化治理走向价值治理——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J].东南学术.2018(01)

[4]雷家军.“四自”:从经验到目标——以浙江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5(12)

[5]丁峰,李勇华.论文化礼堂与农村社区治理功能[J].长白学刊.2018(04)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省教改之星
——张脆音
发挥电力党建工作 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简谈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党建工作的长效性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浙江省 3D 打印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