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

2019-04-18 07:44胡伊雯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胡伊雯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盛行,其在各大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随着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结合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重功效,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将新媒体充分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

新媒体的盛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沟通以及信息获取的方式。对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交往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特点,利用新媒体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将新媒体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从而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备诸多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泛化性。首先,在传播层面,传统的媒体方式将信息进行分层,不同的信息有着自己的传播方式,而且相互之间有明显额界线,这就导致信息传播存在很大的限制。而新媒体突破了这一限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传统的线性方式转变为非线性传播,任何人都可以当作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效率,并扩大了信息的受众。其次,传播关系之间的泛化性,传统的信息通信情况下,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地域限制,往往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对外界的信息了解不多,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媒体信息,微信、微博等媒体工具的盛行打破了人们沟通地域的限制。最后传播主体的泛化,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有着明显的界线,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也可以作为客体去评论别人的媒体信息,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在线沟通和交流。

第二,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碎片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关系、市场关系以及思维意识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市场的占比在逐渐缩减,其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传播效力也大不如以前,此外,新兴媒体的崛起,其传播方式和传播信息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碎片性,新兴媒体将碎片性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二次传播,吸引受众的眼球。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一)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如今的大学生交往使用的社交工具包括微信、微博、qq等等,这些设计软件可以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更多的便捷,而且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力,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新媒体的熟悉。此外,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可以设置匿名发布,这就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不会因为别人的评论,而影响到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说,这也是新媒体受到诸多大学生喜爱的原因之一。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为当代大学生释放压力,吐露心声的平台,但是同时,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仅没有实现新媒体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反而逐渐的远离现实的人际交往,这些是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

早期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的学习,而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大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直接在互联网上查询到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当代大学生不去课堂都可以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和内容。此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扩大了大学生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識的渠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锻炼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了大学生对新世界探索的能力。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个性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学习方面,包括生活、工作等等。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活跃了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有更多创新的想法,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新媒体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更多优势,从而扩大自身的优势,为大学毕业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效及对策分析

随着新媒体的应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效

第一,新媒体可以有效的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学习交流方式以及兴趣审美等进行培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无处不在,是当前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国内外重大事件、娱乐新闻等等。充分的利用新媒体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事情,并对一些典型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宣传和报导,让大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对他们思想道德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通过新媒体可以让大学生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包括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并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匹配的校友,这对以后的生后、学习都有很大的版主。

第二,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聊天、网游、论坛等社交软件的频繁使用,势必会存在一些不良的信息,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甚至一些不健康、低俗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带来严重的毁坏。此外,一些学生利用手机等设备在考试中作弊,在一些论坛发表自己对社会、学习及同学的不满等等现状,这对学生自己还是对学校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策分析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得时候要充分得利用新媒体得优势和特点,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得质量。此外,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新媒体得使用技巧,加强对微博、BBS等论坛工具应用,熟悉新媒体得教育方式,对学生得思想教育予以在线得指导和引导。还可以建立一个思想教育得新媒体平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针对性得采取教学方式。教师还要加强自身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思维的培养,对网络一些流行语进行了解,这样跟学生沟通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网络上大学生意见领袖人物的培养,因为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吐露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跟别人沟通,但是在网络世界他们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并被诸多大学生所认可,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培养,进而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型人物。除此之外,要对大学生网络的使用进行规范和限制,避免出现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放弃了现实生活,这也就失去了新媒体教育的初衷。

其次,要加大大學生使用媒体得综合素养,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如何正确的使用新媒体,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引导,并开展专题研讨会,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此外,教育工作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这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实现。此外,高校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投入足够的资金到新媒体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知道高校对新媒体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在整个新媒体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工作者仅仅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进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监督学生不让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充分的利用网络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在线上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内容,在线下教师可以针对性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进而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高效教育。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科学的使用“疏”、“导”两种教育方式,“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而“导”能够对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避免学生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盛行,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不仅可以实现对大学生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培养,而且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需要注意新媒体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带来得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32-33.

[2]冯霞.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3-6.

[3]谭勇,易远淑,刘海丹,杨凤藻.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动态与路径分析[J].中国报业,2019(02):41-43.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