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浔油10号的选育与制种技术

2019-04-19 02:35谢国强程勇陈国徽雷凯王斌强吕太华高冰可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芥酸十字花科中油

谢国强,程勇,陈国徽,雷凯,王斌强,吕太华,高冰可*

(1.九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西 九江 3321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2)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油菜生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2]。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是引领油菜产业发展的核心[3-5]。浔油10号是九江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A与恢复系C42配制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抗性强,芥酸含量为0,已于2017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登记号为GPD油菜(2017)420117。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

雄性不育系5A的母本为中油821和双低品系84039杂交后代中的不育株。中油821含油量高、稳产性强、适应性广,但芥酸与硫甙含量高。新品系84039植株矮小,只有155 cm左右,芥酸含量为零,硫甙含量低,抗性强,选用这2个亲本期望获得双低高含油量组合。

雄性不育系5A的父本(保持系)来源为高世代材料Q2。2002年青海夏繁时在中双6号核辐射处理后代中鉴定发现2株早花单株,生育期比中双6号早5~7 d。经套袋自交多代后于2007年春季在武汉与不育系进行测配。2007年7月青海夏繁鉴定时发现其中第2株对不育系能保持不育性状,且不育彻底,并将其命名为Q2。中双6号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配合力强,其本身能保持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全生育期210 d,与中油821相当。Q2对玻里马不育系的保持能力较好,双低品质,早熟性突出,在武汉生育期一般为205 d左右,在吉安等三熟地区,生育期一般为175 d。2007—2009年间,通过5代回交转育,在青海和武汉两个生态区鉴定回交后代不育性;在回交转育同时,利用不育株作为母本,与已经鉴定的玻里马不育系其他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测交,鉴定符合玻里马不育系的恢保关系。2010年获得早熟性好、不育彻底、经济性状好的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A,其保持系为Q2。

雄性不育系5A的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早熟甘蓝型油菜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植株长势强。幼苗匍匐状,苗期叶色深绿,椭圆顶裂叶有蜡粉,侧裂叶2~3对,齿状叶缘。2015年10月12日播种,初花期2月25日左右,花期集中,一般为25 d左右,花柄短,花瓣为中等大小的分离型花瓣,花瓣表面有皱褶且边缘呈不规则波浪形。全生育期在武汉205 d左右,在江西吉安等约180 d。一般株高160 cm左右,分枝数8个左右,分枝部位35 cm左右,株型紧凑,抗倒性强。单株角果数多,千粒重3.5 g。品质优良,种子芥酸含量0.00%,含油量41.8%,菜籽饼硫甙含量20.03 μmol·g-1。

1.2 父本

父本恢复系C42的来源为亲本材料9981和中双10号。2006年配制组合,对后代进行产量和抗病性的选择,其中后代株系中C42经测交表现对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为恢复,目前已为稳定自交系。C42表现株型紧凑,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性强。2011年与5A配置测交试验,恢复性能好。

1.3 配组过程

2011年利用恢复系C42与5A配置测交试验。具体选育过程如图1。

图1 浔油10号选育过程

2013年参加长江中游多点测试,2014年命名阳光145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阳光145于2017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命名为浔油10号。适宜在江西省冬油菜主产区秋播种植。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浔油10号属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杂交油菜。苗期半直立,顶裂叶中等,叶色中等绿色,蜡粉少,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3~4对,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中等黄色,花瓣长度中等,呈侧叠状。种子颜色花籽。全生育期204 d,与对照中油杂12相当。株高167.2 cm,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6.5个,匀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188个,每角粒数18.8粒,千粒重3.85 g。

2.2 产量

由表1可知,浔油10号参加江西省2014—2015年度油菜区域试验(中熟B组)产量2 867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 11.5%,差异极显著;2015—2016年度(早播A组)平均产量1 938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7%,差异显著。2年平均2 403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9.5%。

表1 浔油10号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3 品质

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的浔油10号测定结果(表2),该品种平均含油量40.17%,芥酸含量0,菜籽饼硫苷含量12.77 μmol·g-1,符合国内自用双低油菜标准。

2.4 抗病性

表2表明,2014—2016年度江西省油菜区试中,田间调查浔油10号菌核病发病株率平均10.6%,病情指数5.15,菌核病鉴定结果为高抗。

表2 浔油10号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品质与抗病性表现

2.5 转基因成分

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未检测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FMV35S启动子、Bar基因、HPT基因、NPTⅡ基因和PAT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

3 制种技术要点

3.1 亲本繁殖

种子繁殖田的选择。选择水肥条件良好、隔离条件理想、2年内未种植油菜、周围无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作为繁殖田。种子繁殖田无检疫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无蜂群流放。

除杂除劣。全生育期组织4次除杂除劣,苗期和蕾薹期拔除隔离区内其他品种油菜、自生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花期和成熟期拔除繁殖田内的杂株、变异株和异种株;成熟期拔除劣株和病株,保留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的单株。

收获与贮藏。对田间验收合格的单株或小区进行单独收获,分析检验种子的品质、含水量、发芽率等项目,淘汰不合格的种子,合格种子装入包装袋,注明种子来源,冷库保存。

3.2 制种

隔离区要求。制种田应为四周环山的丘陵盆地、湖心洲、江心洲,或由非十字花科植物形成隔离带。空间隔离距离不小于2 000 m。隔离区内不能留有油菜和其他开花的十字花科作物,也不能种植非当年父本的油菜。

制种田的要求。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被人畜危害,经过轮作换茬,且上年未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

育苗技术。苗床为经过轮作换茬,且2年以上未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苗床面积按计划制种面积计算,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10配置,父本以1∶20配置。播种时,父本与母本生育期相同的组合,父本可与母本同期播种,花期不同,则错期播种。播种期比当地大田油菜推迟7~10 d。父母本播种量均为5.25~6.00 kg·hm-2。

收获。父本植株在终花后砍除,并将残留在田内父本株及其分枝清理干净。母本收割前需清除母本行中的杂株、劣株、萝卜角株。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中旬播种,稀播匀播,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密度在30.0万~37.5万株·hm-2,及时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4.2 配方施肥,必施硼肥

底肥要重,肥料要全,一般施复合肥600 kg·hm-2,硼砂22.5 kg·hm-2;苗肥要早,抽薹至初花期喷施硼砂和磷酸二氢钾1~2次。

4.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及时中耕除草或喷施除草剂,疏通四沟,抗旱排渍。年前重点防治蚜虫,兼治菜青虫,年后重点防治菌核病,在花期进行药剂防治,一般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用菌核净防治2次。

猜你喜欢
芥酸十字花科中油
江西省不同品种油菜籽中芥酸含量的调查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基于皮克林乳液的低芥酸菜籽油基凝胶油的性质及应用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芥酸和硫苷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中油4号油桃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鲁花推出芥酸浓香菜籽油
“中油平台”正式上线旨在打造联动生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