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管理理念对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2019-04-19 11:4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家属产后协同

董 洁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7)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分娩后6周内出现易怒、疲劳、哭泣、抑郁、悲观等临床特征,属于心理障碍性疾病,易降低产妇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多发生于初产妇,其原因为产妇缺乏分娩经验、角色适应不良等。有关研究指出,家属在产妇分娩后心理支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产妇分娩后角色转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在产妇围生期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1]。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管理理念应用于围生期产妇对产后抑郁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辖区地段产后修养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8.05±2.05)岁;剖宫产16例,阴道分娩34例。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辖区地段产后修养的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8.11±2.08)岁;剖宫产18例,阴道分娩32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心理疏导、指导饮食,教授母乳喂养与育儿技巧。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管理,分别在16周,21周,28周及37周有四次电话追访,具体内容为:(1)产前:开展家庭护理讲堂,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观看分娩视频,让家属认识到分娩的痛苦,给予产妇更多心理支持,教授分娩技巧,鼓励家属陪同产妇反复练习,积极发放我市、区级卫建委健康教育折页,播放婴儿视频,促进产妇及家庭成员角色的适应性转变。(2)产后:尽早让母亲与新生儿接触,尽早吮吸,改变家属传统思想,指导家属协助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合理清洁身体,指导产妇与家属正确完成哺乳、更换尿布、婴儿安全洗澡等活动,根据产妇饮食喜好,制定健康食谱,满足产妇产后营养供给,保证睡眠环境舒适、安静,让产妇获得充足高质量睡眠;指导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理解产妇产后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产妇主动表达身心需求。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后6周抑郁发生率及产后生活质量,采用爱丁堡产后调查评分表(EPDS)评估产妇抑郁情况,>13分表示存在抑郁;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来评估产妇生理、心理、精神及社会功能等情况,各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后抑郁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1例(2.00%)低于对照组9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1,P=0.008)。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产后6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产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生理 心理 精神 社会功能对照组(n=50) 79.35±7.95 81.04±6.98 82.21±7.06 79.59±5.88观察组(n=50) 90.28±8.61 92.24±6.76 93.04±6.45 91.27±6.68 t 6.595 8.150 8.008 9.28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涉及多方面因素,其中以心理适应不良为主,产妇产前未做好母亲角色的心理准备,围生期未获得充足的心理支持,产后缺乏正确的育婴及喂养方法,加之不正确的生活与饮食行为、睡眠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妇深陷心理困镜,最终引发产后抑郁;此外,新生儿黄疸、脐部护理不当等因素,不但危害新生儿健康,还会加重产妇产后抑郁程度。

全程协同护理是指由医护人员、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重视各方作用的发挥,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与护理效果[2]。本研究在围生期产妇护理过程中,引入协同护理管理理念,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实施全程协同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常规护理中,多通过护患间简单对话开展心理护理,其护理效果不佳,而协同护理管理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为目标,通过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分娩、育儿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鼓励与引导产妇家属全程参与护理,关注产妇心理动态与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在产前、产后获得更多关怀与心理支持,充分发挥家属对产妇随时性照护的优势,使其更快、更合理地适应母亲角色的转换,从精神、心理、生理各方面得到安抚,促进产妇生活质量提高,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3-4]。

综上所述,孕产妇在围生期实施协同护理管理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家属产后协同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