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央孔型ICL/T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9-04-19 11:49周继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孔型眼压晶体

高 妍,薛 旻,周继红*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北京 100021)

中央孔型ICL/TICL也称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它是一种用于矫正近视眼后房型的人工晶体[1]。目前针对近视的治疗方式还是传统的采用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等[2],但是针对高度近视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新型的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能够解决患者高度近视的调节能力,所以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由于患者在手术植入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所以围术期内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就探讨中央孔型ICL/T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018年门诊接收的640例中央孔型ICL/TICL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不存在其他的眼部疾病,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228例,女性412例;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45岁,平均年龄(27.2±2.2)岁。

1.2 方法

护理方式:(1)术前护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其了解程度不深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具体情况以及该技术的讲解宣传,鼓励患者具有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在手术前对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术前一日冲洗泪道、结膜囊等预防眼部的感染,术前3小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进行冲洗,术前半小时内使用浓度为0.5%的安尔碘溶液冲洗眼球。(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保持患者平躺,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核对好患者的各项信息及资料,保证细节零误差。(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配合医生对患者的人工晶体进行检查和对眼压进行测量,叮嘱患者减少行动,注意休息,并对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和不良症状进行24小时监护。(4)后期护理:患者眼部状况恢复出院后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注意事项,定时定期的进行复诊,如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具体指标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标比较(±s,分)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标比较(±s,分)

组别 n 裸眼视力 矫正视力 眼压(mm Hg) 前房深度(mm) 角膜内皮细胞(个/mm2)护理前 640 0.07±0.06 0.50±0.23 16.20±2.84 3.70±0.33 3029±291护理后 640 0.61±0.30 0.76±0.22 17.05±1.97 3.59±0.31 2985±265 t-13.435 6.328 1.905 1.882 0.865 P-0.000 0.000 0.059 0.062 0.388

3 讨 论

近几年,在治疗高度近视中主要是采用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两种治疗方式[3]。随着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研究发现高度数近视和角膜较薄类人群并不适用用这两种治疗方式[4]。随着人们对有晶状体人工晶体的了解和认知,该治疗方式因为其能够在原有的角膜保留的状态下,能够正常调节患者的视觉矫正近视度数被逐渐的应用在治疗高度近视手术中,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具有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虽然中央孔型ICL/TICL植入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在治疗高度近视过程中,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进行选择植入的晶体,随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手术前期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采用无菌化治疗环境,术后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的眼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提高整个手术的成功率。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患者的视力相比较护理前均具有明显的提升,且存在差异性;护理后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则无明显变化。表明对高度近视患者的中央孔型ICL/TICL植入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围术期内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具有关键性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采取整个手术环节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显著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加快患者的痊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孔型眼压晶体
Φ18mm热轧带肋钢筋三切分孔型优化及装备改进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孔型对弹簧圆钢成型后表面裂纹的影响分析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热轧棒材孔型设计探究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预防四切分K3掉肉孔型设计及操作简析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