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04-19 11:4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靶向规范化发生率

焦 慧

(江苏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随着人们工程习惯、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肿瘤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无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化疗都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损害,为了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在癌症患者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规范化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癌症患者靶向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1.3±14.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6.8.2±12.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症状改善

针对所有患者建立一套专门的闻记录档案,注明靶向药物的储 存运送,药物配置以及输注过程,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接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一般包括食欲下降、心率加快、皮疹、畏寒等,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一般包括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

1.2.2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饮食指导,做好饮食指导工作,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与鱼蛋奶类食物,避免摄入过于油腻、过咸、生冷、高热量食物。

1.2.3 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公开护理内容;(2)开展距离服务、关注服务,确保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可以随时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诉求,对于健康状态不够稳定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3)护理人员应能够从患者的体态、表情了解患者的需求,体现出新型护理模式的人性化特点。

1.2.4 规范化模式

根据以往的护理工作经验将可预知的护理工作提取出来,详细制定护理过程和结果标准,为日常护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所设计的护理工作内容既要满足高质量的护理标准,也要尽量将护理流程的实施方案精细化的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护士的言行进行规范、正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时限化、步骤化、定量化、科学化的护理工作目标。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调查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x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性护理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治疗环境 礼仪服务对照组 50 9.25±0.42 9.24±0.43 9.21±0.27 9.29±0.25 9.34±0.24观察组 50 9.75±0.23 9.73±0.14 9.75±0.17 9.79±0.22 9.64±0.15 t 7.062 6.308 6.983 7.1222 5.364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有效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为癌症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寿命。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长期忍受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能够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家属、护士、医生四方协作,共同参与护理与治疗。护士与医生与耐心聆听患者所提出的各种诉求,积极收集患者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现行的护理与治疗模式进行改进与优化,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动态化的分析,根据心理咨询师所提出了建议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任何心理问题,应立即进行沟通并给予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常规化护理得到了患者的解理与支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疾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所述,在癌症患者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各种并发症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猜你喜欢
靶向规范化发生率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